APP下载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教工党支部建设

2015-10-21肖洪筠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党建工作创新

肖洪筠

摘 要: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完成党的各项工作的战斗堡垒,抓好教工党支部的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高校党务建设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握时代主流,认清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传承和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关键词: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创新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势必要求基层党组织具备更加坚定的群众立场、拥有更加深厚的群众感情,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教工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与高校教工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完成好党赋予高校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作为高校党务建设的基层工作者,我们应该把握时代主流,认清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传承和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教工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推动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1.选好党支部领导班子,着力加强教工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党支部领导班子是党支部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党支部工作的组织者和具体推动者。没有一支善管理、能干事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班子,没有一支团结协作的支部班子,高校党支部的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此要十分重视教工党支部书记的选拔配备和培养提高工作,把那些党性意识强、热爱党务工作、有较强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具备一定党务工作能力的同志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党支部委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党建工作建设队伍,要努力形成支部书记尽职、支部委员分工合理、支部党员共同参与的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新局面。

2.探索和推广“教工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或者教学团队上”的教工党支部建设新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学生、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些正在努力建设教学研究型或者创业型大学的高校,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优化学科设置成了学校的中心任务和目标,当今科技的竞争更多体现的是团队协作的竞争,高校肩负使命的完成和自身的发展,最终都要依靠发展强势学科和组建积极向上的团队。因此教工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或者教学团队上,有利于体现党组织在学科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优势,发挥政治核心、舆论导向、目标指向作用;有利于强化中心意识,促进党的基层工作者认清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的关系,把为中心工作服务作为党支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利于紧贴中心,寻找结合点,为中心工作提供保证。科研团队党支部的组织模式,保证了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党对学科中心工作的指导,有利于党支部把学科中心工作难点作为党支部工作重点,有利于发挥党支部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作用,有利于党政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同步落实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

3.明确责任,严格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

发展教师党员工作,是高校党建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担任着培养我国21世纪优秀人才的重任,对我们国家的青年成长成才影响深远,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在教师中发展党员的重要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高校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发展研究生党员工作中必须严格把握党员标准,坚持党章规定的条件,把发展研究生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首先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可以采取“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的“三早”途径,来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通过多渠道严格考察,在确保研究生党员质量的前提下,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教师早日吸收为中共党员,使教师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同时要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和生活改善,及时吸收优秀青年教工加入党组织。

4.以创新党支部活动载体为基点,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高校教工党支部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要符合高校建设的需要,就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地创新支部工作方式方法,建设支部活动载体,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实效性和支部活力。要高度重视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强化党的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及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意识,维护组织生活的严肃性。组织生活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服务广大教职工的原则之上,要将党支部生活以学院发展以及学科建设等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围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合格人才开展组织生活,将其扩展到学院改革发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学生管理与教书育人等方面,减少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要創新组织生活方式,建立活动的新型载体,比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组织生活形式。“走出去”就是教工党员与有关单位建立联系,了解社会对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积极寻求校企合作机会,探讨建立校企联盟、确立产学研合作方向,为完成学院科研、就业等工作目标进一步拓宽渠道,同时也可为学生社会实践建立基地,拓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请进来”是指请兄弟院校或者校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到学校做讲座等方式,甚至可以采取聘请兼职或者客座教授等方式,来加强教工党支部与校外的学术和实践交流,也可以请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参加组织生活,听取他们对支部、党员的意见、建议等,使教工党支部真正成为完成党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1(1).

[2]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通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3]熊耀康,陈刚.高校党建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党建工作创新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墙化”更需“强化”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运用“热炉法则”做好安全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