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探索

2015-10-21王宗磊张天蕾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17期
关键词:集约土地利用城镇化

王宗磊 张天蕾

摘要:现如今,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土地资源也日渐紧缺,土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已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怎样最大程度的保护耕地,并节约集约以及高效合理的利用建设用地,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在节约、集约的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要科学、高效、有序、合理的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制定系统的、长远的规划,提高城市的建设同地效率,从而减少土地浪费,确保能够使城市土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利用;集约

前言:我国的城镇化当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口大涌入城市,使得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因而城镇建设各项用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速扩张,城郊的优质耕地大面积被占用,农业用地加快向非农化转变。通过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找出方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土地持久利用的目标,同时对于完善和丰富城镇化的理论体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①城市规模盲目大面积扩张,土地遭到严重浪费。盲目扩大城市的规模,不重视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以及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城市聚集效应,这导致了土地资源遭到大量浪费;

②城市的人均土地占用面积过大,而建筑容积率过于低。我国城市建筑容积率偏低,据测算,我国城市平均容积率远远低于国外一些城市,一些专家认为,我国能够提高城市的平均容积率。我国城市当前的土地效率还特别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问题刻不容缓,节约土地资源势在必行。

二、集约用地能够保障城镇健康发展

(一)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

人口众多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我国的人均耕地资源稀缺,后备资源极为匮乏。这一国情导致我国城镇化道路不能粗放式发展,绝不能盲目的增大城镇的占地面积。伴随人口持续增长,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及国际环境的变换,我国势必要保障土地产出能力。就经济意义来说,城镇土地的特点是高投入和高产出。因而相比较农业土地来说,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以及集约利用水平要高很多。城镇化需要城镇土地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从时间和空间上都能充分的挖掘城镇土地的潜力,以求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由此可见,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走内涵式的、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二)集约用地能够使我国土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它为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提供着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但我国的现状是人多地少,优质耕更加珍贵。我国目前处在快速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迫使人类必须要节约用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不但能够保障粮食安全,同时能够提高城镇土地的运用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活、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三)土地集约利用能够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增长的长远发展,要求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也不会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能力。当今时代,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而多度的索取资源注定损害后代的利益。因此,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既能够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进行。

(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能够为城镇发展带来资金和空间

城镇发展中实行的是有偿使用土地,用这种方式起到以地生财和以财兴镇的目的。城镇的发展应当对土地供应总量实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使城镇土地资产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示。反之,不但不能达到以地生财的目的,还会导致资金沉淀,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三、集约节约土地的策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就日渐突出。因此,要不断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争取最集约度和最佳节约度,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到共同的提高,这样才能根本解决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

(一)源头上集约,利用好增量土地

1.建立土地资源完备的占补平衡指标的交易市场

一是建立区级的耕地资源的占补平衡指标有偿的使用机制。利用价格机制来起到调节作用,使企业不得不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产出率。二是进一步完善工地用地的竞价机制,提升工项目准入标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三是着手招商源头,用“招商选资”来替代传统的“招商引资”,用科技技术含量来提升土地投入的产出率,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2.实行全程监管产业项目制度

一是加强工业项目准入。区域内工业用地所有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用地评估。二是采用开工建设的保证金制度。三是盘活存量,控制总量,集约节约。

(二)环境优化,保障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1.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硬环境

一是按照“用地集约、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重点把关工业用地关口,着力研究产业发展的前瞻性以及战略性。二是完善用地结构,缩减工业用地项目。

2.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软环境

一是实行集约节约用地评价体系,将量化参数向招商引资提供,以确保集约节约用地的施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二是采用科学准确的国土资源的管理与考核机制。三是让公众更多的参与到国土资源的管理中来。发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踊跃的参与,形成一个几层检查执法的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的,部门监督的,公众广泛参与的新型土地执法监管机制,从而优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环境。

结束语:随着城镇化的步伐日渐加快,我国的土地资源也日益稀缺。这种情况决定我国既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不再减少,同时在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土地,使城镇化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道路。处理好城镇化和耕地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富喜,林炳耀.新世纪山东省城镇化可是续发展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263-267.

[2]马庆斌,王真真.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与政策取向建議[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214):64-66.

[3]刘新卫,张定祥,陈百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2008,63(3):301-310.

[4]于诗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讨—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1.(4):387-389.

[5]韩学山,郝光前,徐峰,王康军.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集约土地利用城镇化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在土地利用、能源与碳排放研究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留用地安置制度分析及完善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日本“缩小意识”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
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