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智慧闪光,让精彩呈现

2015-10-21余燕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设置课文文本

余燕

摘 要:问题教学法一直是众多教师推崇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教师越来越关注“有效性”的话题,这个话题涉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设计许多问题来组织教学,但这些问题有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为此,设想从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文本中找寻智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问题设置的有效性。

关鍵词:教学现状;尝试研究;反思总结

一、问题教学之现状

新课程推行到今天,“问题教学法”以其先进性而被教师们接受,从而得到了广泛推行。教师作为主导者,往往在思考设置怎样的问题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并促使他们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思维。虽然每位教师一直都在努力,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粗略归纳一下,我们会发现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问题缺乏深度,哗众取宠

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沉闷的局面,力求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使学生增强信心建立自信,一些教师往往会采用设置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模式,以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文时,老师这样问:“毛泽东是哪国领袖?”“文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是谁?”第一问实际是无问而问,但凡中国人都应有这样的常识;第二问或许有个别学生不清楚,但文本下有注释,再次提问显然有点多余。类似浅显或是无问而问的问题,采用这种故意哗众取宠的方式而达到所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在没有意义。

2.脱离学生实际,故作深沉

但也有一些老师,在授课时为了体现自己的水平,或是没有认真备好学生这一课,也或是有意让学生多作一些深沉思考,在问题设计时,提出了一些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如,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学生初次接触新闻,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请指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虽然新闻随处可见,但因为学生是第一次学习新闻,学生只能以自己的理解找出标题,至于主体、结语、背景等只能茫然。或许最终有几个特别优秀的学生回答出了问题,但那也只能算是猜准,而非真正地了解。这样的课堂自然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3.问题过于随意,缺乏联系

问题设置随意,会致使学生不清楚学习的目标。如选自《水浒》的《智取生辰纲》一文,教师提了如下几问:①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②杨志替谁押送生辰纲?③文中虞候、老都管对杨志好像颇有怨言,为什么?连续几问虽然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但因几问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致使学生对本课学习失了方向感,不清楚回答这几问意欲何在。如若问题设置时稍稍注意其内在联系,那么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目标及重点了然于心,回答起来也就顺畅多了。

4.远离文本主线,天马行空

备课,旨在通过预设一些问题,使教学有效围绕文本目标进行,促使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顺利地把握文本主题。因此,教师看似有意无意的提问都因循着文本主题的方向设计,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阅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看到只为调节课堂气氛而进行一些与课文无关的提问:如学习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教师这样问学生:你有过孤独吗?你因什么事而孤独?孤独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你最终有走出孤独吗?这些问题让学生陷入了一段曾经孤独的回忆,学生虽然有话讲,但对把握文本杜小康如何由孤独最终到心灵的成熟成长无多大作用。我只想说,要真正把握文本的创作意图,任何脱离文本解读的理解都是空洞无力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导者。而教师要能顺利引领好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通过事先设置一系列基于文本的、有内在联系的、有助于理解文本的有效问题来达到预设目标。问题提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课堂目标达成度的成功与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围绕着文本来精心设置问题,教学活动就会流于形式,盲目的行动,并将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对重要概念的认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成了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

二、有效性问题教学尝试

课堂有效性问题,我认为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基于文本、能引导学生快速读懂文本并能调动学生围绕文本充分思维、较快把握并领悟文本的问题。长期研究课堂的美国专家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的五种关键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够为学生预先构制思考的框架,使教学过程朝预设的方向深入发展,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增强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本人觉得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中找感觉,让学生有话说

从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往往跟他们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那些源于生活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成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习惯,深入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富有生趣、直观形象的问题,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个人的疑问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有话说。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在分析情节和人物后,围绕是听从“母亲”走大路和顺从“儿子”走小路的矛盾时,设计如下问题:

①面对“母亲”选择走大路和“儿子”选择走小路的矛盾,最终是怎么解决的?

②文中“母亲”或“儿子”有让“我”左右为难吗?

③现实生活中你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如何做的?

散步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可能是跟朋友,也可能是跟家人一起。这篇课文的内容本身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因其生活体验丰富而有话说、乐于说。学生通过结合自家人的相处模式及对亲情的独特感悟,较好地理解如何与家人亲戚相处之道。对文本主题的正确解读,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生活无小事,道理皆通达。教师基于对学生内在需要的深入体察,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循着从文到人的脉络,密切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实现了文道统一。学生不仅熟悉了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触摸到文本更深层次的东西、换位思考、亲情和谐、承担责任等等,这些正是学生现在或者将来的生活所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围绕原始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而不是教给他们现有的答案。语文学习被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被置于问题解决者的角度,直接去面对反映真实世界情境的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切身感受到知识和他们所处世界的联系。朱熹语:“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如此这般,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有效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从生活找到感觉,并让学生积极回答并有效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2.从问题中受启发,促动积极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这样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能否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积极思考是閱读教学中衡量是否为有效提问的重要参考。

(1)问题呈现要有梯度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他认为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个适当的要求,这个适当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现有水平和能力又高于这个水平和能力。要求过高或过低,学习的效果都不理想。

琦君的《春酒》课例设计问题如下:

①课文叙述了作者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

②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③作者如何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描写风俗?

④是什么使作者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向前发展,让学生理解起来水到渠成。

(2)问题设计要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渐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思维时往往带有独立性和批判性。这阶段的学生表现为喜欢独立思考、寻根究底、质疑争辩等现象,思维日趋成熟。此时,要触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和可能性的思维,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多样化的可能性和多样的方案。

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我提了这样的问题:愚公移山,愚公真愚,智叟真智?你怎么看愚公移山。

这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它涉及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学生中有些会觉得愚公他们耗时费力,劳民伤财;有些认为他们坚持执著,精神可嘉;有人认为愚公的话有长远思想,也有人认为智叟的话不无道理,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观察和人生体验来进行思考,并且在这些在多样理解多角度思维的碰撞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更深层地进入某个主题,深度分析事实和挖掘道理。

要做到问题有效性,就要求我们提出问题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以他们的技能水平及认知能力为出发点,有的放矢,使学生有所思、有所得。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精神和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文本中发现,让智慧开花

文本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如果忽视文本的作用,那阅读教学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汲取文章养分,挖掘文本精髓,由此来丰富学生知识领域,进一步提升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问题源于重点目标

学生对文本的自觉认知的程度和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学生理解领悟的正确方向,提升学生理解、领悟的深度,就需要教师设计好问题,把教学的重要目标内化成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讨论中,充分理解文本的内涵。

如课文《孔乙己》的重点目标是学习小说多角度刻画人物的写法,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同时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在分析了人物形象后,了解到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的人。或许正因此,“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乐的空气。”此时设置问题:“这哄笑孔乙己的都有哪些人?”生答:“掌柜、短衣帮、小伙计!”师问:“短衣帮、小伙计在当时社会地位怎样?”生答:“并不见得比孔乙己高!”师问:“既然如此,他们自身也是遭社会凉薄的人,为什么又会哄笑孔乙己呢?”在一问一答中,不难让学生发现作者通过本文还反映了当时国民的麻木不仁、冷酷无情。

强化学习目标,围绕重点目标设计问题,能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避免纠缠于课文中的其他细枝末节,迅速掌握文章结构和主题。

(2)提问明确学习任务

要实现深入解读文章,我们在教学预案中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些教学环节中,我们常常设置或生成许多的问题,在此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每一步问题的提出是否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如学习鲁迅的《故乡》,在请学生初步理清文章情节后,为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时隔多年,重回故乡,“我”看到了儿时的玩伴闰土,他见到“我”是怎样的一种表现?

②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怎样的一番模样?

③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④在故乡“我”还看到了杨二嫂,这个生活在城镇的市民生活如何?二十年后的她生活怎样?

⑤是什么让杨二嫂也发生了如此变化?

设计好教学预案后,我作了一番思考,觉得这些问题设计得欠妥,虽然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有事可做,但却不是学生自主地探寻“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故乡的原因。我认为有效性问题不仅仅只在解决课堂的主要学习目标,而应激励起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自主思考问题的所在。因此,我对教学预案稍作了修改:a.“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为什么“我”会不怎么留恋?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我”好像对故乡有点失望?可以归结为哪几方面的原因?c.“我”离开故乡干什么去?问题不多,却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整堂课学生表现非常活跃。

(3)要将问题编成“问题链”

猜你喜欢

设置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