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99%到99.99%的“工匠精神”

2015-10-21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培训师讲师工匠

摘要:每年飞行20万公里,行程可绕地球5圈,走遍全国各个省份;累计服务2000多家企业;培训学员5万人次以上;参与开发《STT企业培训师快速提升》、《沟通式管理》、《销量Ⅱ》、《引销学》、《第六项修炼》、《玩转课堂》、《正确学习》等众多精品课程……他就是我国核心人才复制大师、中高层管理者与培训师培养权威、速赢商学院院长廖衍明老师。

廖衍明老师是个热情洋溢的人,相信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他说话声音宏亮,神采飞扬,好像一句很普通的话语经由他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都能汇成一首激昂奋进的诗,极富感染力,让人有进一步交流的欲望。换句话说,他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培训师!

当然这种感觉是极其肤浅的,在我接下来与他认识与采访的过程中更是深有体会。

廖老师极其繁忙,行程被各地的各种培训占据,为了完成这次采访任务,我们除了通过微信及电子邮箱沟通,我还特意去了一次他的培训现场,2014年10月13日广州大华酒店《第六项修炼》培训现场。当天是一次公开课,有10多家企业的30多位学员参加,现场培训结束后,很多学员对此次培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当我问他们:对这次培训效果满意么?他们纷纷表示:这些内容是其他培训课或者分享会上学不到的,感觉弥足珍贵,对他们日后工作起到很多推动性和突破性的作用。

对于一个记者,能有机会参与这次培训也感觉获益匪浅,廖老师独特精辟的观点及崭新的思维,也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对“培训”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我六年的职业生涯中,也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培训,可是每一次培训完成之后,好像空空如也,只是记得培训过,可是实际运用的时候却感觉完全用不上。而廖老师的培训,完全杜绝了纸上谈兵,效果是现场就看得到的,其中一个学员由衷地说:我觉得今天培训实施部分在接下来能经常用到,因为我司正处在建立培养内部讲师的阶段,马上能够学以致用,真好!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廖老师“本尊”,意料之外的年轻,言谈举止温文儒雅又不失稳重大气,说话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尽显师者风范。不得不说,这是一位非常有个人魅力的培训师!

他,不停奔波在全国各地的路上和培训课堂上;

他,可以为了一个企业的课件熬上通宵;

他,可以为了一页PPT反复修改数小时。

勤奋严谨的态度让他在学术上不断成长,也让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一年4/5的时间奔波在外,培训行业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着他?让他放弃在国企、外资企业担任管理的位置而选择培训师这个劳心又劳力的行业?带着一连串疑问,对他做了一次采访。

采访从廖老师亲切的微笑开始,这个微笑,在之后的访谈中不时地自然出现,“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我想说:爱笑的培训师,是一位让学员如沐春风般温暖的老师。所以,这微笑,让我完成了一次朋友般聊天,极其温暖的访谈。

1、您为什么会选择做培训师?您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名资深的培训师呢?

廖老师侃侃而谈:我2006年决定成为商业讲师时候,初衷非常简单:一是看到身边的商业讲师能赚钱,一天等于别人几个月的收入;二是在多年提供服务的经历中,大胆地与很多老牌商业讲师们进行了专业探讨,发现成为一个商业讲师并不是那么难;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培训公司,需要自己的核心产品。

当时选择了“培训师培训”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市场上几乎所有培训师培训的课程,都陷入了教演讲和教模型的误区,脱离企业的实际,一味的追求所谓的生动和专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很不落地、很不实用。

很多商业讲师经验丰富、专业很强、口才好、会讲故事,但能落地的真的很少,不是他们本身能力不够不能落地,而是他们不懂培训,既然市场上连培训师培训的老师对培训的理解都有巨大的错误,我想自己建立培训师的培养方法会是一条比较好的路。于是,我们实地在国内外考察了众多权威品牌课程(诸如蓝海战略、行动销售、关键时刻等)、TTT/PTT等同类讲师培养课程和优秀培训师授课现场。在海量信息采集基础上,我和我们的研发团队一起对好课程的共同点进行研究、提炼和分析,并且在实践与研究中发现传统TTT的设计框架存在缺陷,不适合企业实际需求。于是我们就另辟蹊径,把我们提炼出的好课程好讲师关键点,用全新的框架更适合企业需求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发现培训效率提高了不少,效果更是立竿见影,上台达到合格培训师的时间大大缩短,也更能贴合企业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

后来STT的成功,以及至今所拥有的持久的生命力,其实也验证了当时对企业培训工作需求的认识。在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我的过程中,以及随着自己和公司经济状况的改善,慢慢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所以就开始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大胆的推出培训师培训全国终身免费复训的举措,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举措,逐步延伸到了速赢商学院的所有课程。

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的媒体宣传和广告,从名不见经传开始,一个一个客户打下口碑,从怀疑到认可,从认可到传播,直至拥有《STT企业培训师培训》的授权讲师团队,直至今天开始独立培养大量速赢流派的覆盖各个主题的商业讲师,一步一步走来还是非常扎实,没有泡沫和浮夸。

廖老师非常感慨地说:从一个程序员,慢慢走到今天的状态,很多不了解内情的人会觉得是我的天份让我可以成为商业讲师,其实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自己就是一个没什么天份,严格说起来也不算特别努力的人,但商业讲师就是一个职业、一个技能,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一颗心,愿意努力,就可以做得很好。我们本着这个理念,用1-2年的周期,将很多有商业讲师梦想,甚至自己都信心不足的人,通过商业讲师班培养成了商业讲师,活跃在市场上,这些成功案例坚定了我们对这个假设的信心!

2、我們大家都知道培训有用,但培训有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很多的培训经理和培训老师都不敢去做承诺,据我所知您对自己和速赢团队讲师在效果方面的要求极高,“培训必须现场见效,培训必须出成果”,不知道您怎么理解这句话?您是如何做到的?

廖老师:首先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培训并不能立刻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业绩产生直观影响,但如果我们真的认同“培训是慢慢见效”这个观点的时候,其实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培训可以没效果的台阶,这会导致我们在培训无效的时候显得很淡定,甚至接受一个无效的结果,就不会致力于培训效果的改进了。

正是因为速赢的团队在内心坚定地认为“培训必须现场见效,培训必须出成果”,甚至认为“培训不落地就是犯罪”,我们才会在STT效果已经很好的时候,还不断的对它进行升级改版,尝试着培训的效率能不能更高一些,培训内容能不能再实操一些,能不能更接地气一些,我们在超越的其实不是客户的期望,我们一直在努力超越我们自己。

同时,由于我们把焦点放在培训的效果改进上,而不仅仅是在培训能不能更生动、培训师能不能更有魅力的这些花哨东西上,才形成了大多数学员的口碑相传。所以我们自己调侃自己常常说:我们不是理论派,也不是实战派,我们是落地派。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现在比较流行的“工匠情怀”?

3、我们大家都知道您是空中飞人,一年4/5的时间在做培训做项目,您这么忙是如何保证课程品质和完善课程的?

廖老师:我们非常强调“知行合一”,所有的培训内容必须源于自己的真实体验,这个恐怕是速赢讲师团队在业内的一个鲜明特色,所以当我们已经对培训内容非常熟悉,快速随时调整培训内容其实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大多数客户都会期望通过课前调研来保证课程品质,但事实上调研来的信息很多时候跟真实学员情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通常我们会对调研情况分析后与培训管理者在授课思路大方向达成共识,同时也会告知对方,现场也会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做调整,你们可以先听一下,课间休息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可以随时跟我说。如果我们的培训内容是百度派的或堆积派的,客户要我们调整可能就要抓狂了。我做这么多年的培训,很清楚好的课程不仅仅靠课前调研,更重要是是靠平时不断调整、不断总结来保证品质。我在每次授课之后,都会进行反思,把课程打磨得更好。

很多的课程优化工作,我们在接触学员和实施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相长”吧。平时我们也有一些阅读的习惯,由于强调知行合一,所以我们完成阅读之后,一般喜欢立刻在课堂中进行实践,这也使得我们的培训现场的内容常讲常新。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只是经常对学员反馈好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决定哪些内容要更新,哪些要添加,那些要删除。

当然速赢商学院作为中国人自己的版权课程基地,研发课程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完成,虽然在客户面前是一个老师,其实背后是整个课题组的经验在做支撑。早期的时候,我个人保证课程在每年有一次版本升级,后来在我们各个课题组里慢慢的出现了季度课程拍砖会,年度课程研发升级会。由于有了团队的力量,所以虽然经常外出,课程仍然可以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个讲课个体户难以完成的。

4、不知您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取得平衡的?

廖老师笑着说:我是一个追求快乐的人,我相信一件事情如果让你觉得不快乐,这件事情一定是错的。其实作为一个商业讲师,看起来比较忙,但是除了每天6小时上课的时间,其他绝大多数时间还是比较自由的。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的角色很多,这个观点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史蒂芬柯维先生提及过,我在《沟通式管理》的课程中,也会跟同学们分享这个内容,如果一旦有些角色没有分配时间去关注,我们的人生就会失衡。所以不是我们没有时间,关键是我们用这些时间来干什么。

比如我需要应酬、需要学习,也需要发呆、需要休息,还需要保持与家庭的连接,所以我不会让应酬很枯燥,会在应酬的时候,选择有特色、没去过的餐厅;我能够在晚上七八点钟早早睡觉,早上三四点钟爬起来趁着清醒赶快工作;我会在每次外出不同的城市的时候,大包小包的买有特色的东西寄回家,努力与家人分享快乐;也会在不想工作的时候,扔掉很多东西让自己发呆……当然这些也有赖于速赢商学院团队,依靠我一个个体讲师,不可能撑起这么大的工作。严格来说其实我是一个经营者,速赢商学院的团队为我承担了很多,凡是我不想做的事情,团队都会帮我消化掉,让我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能够通过授权避免整个事业的运作停摆,客户能够享受到连续、稳定的服务,我也能够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我也在试图让我的团队成员未来也获得一种充分的平衡。

5、作为速赢商学院院长,未来速赢商学院有什么样的规划?

廖老师:速赢商学院的规划其实非常清晰,就是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版权课程基地。现在国内充斥着打着洋品牌的所谓“版权课程”,不是说西方的专业东西不好,他们在理论研究层面确实比中国要先进的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本人参加了《蓝海战略》、《行动销售》等不下十门来自西方的官方原版课程,但严格的说,官方版真的没有国内很多山寨讲师的演绎版好,这主要是因为基本上国外的内容与中国本土实践结合的是很少的。

比如在20年前,台湾的管理顾问在大陆非常热门,但是现在台湾的管理顾问日渐式微,就是因为其实台湾已经走过了人力密集型的历史阶段。真正的生产管理经验,现在在大陆而不在台湾,而大陆的教育水平和台湾又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外来的内容作为早期普及是可以的,到了今天,我们需要有更多接地气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只能由中国本地的团队来完成,我们已经过了追求洋品牌的时代。

廖老师呼吁:我真诚地期望更多有志于帮助职场人士快速成长、希望在中国的管理思想崛起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加入我们的团队,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版权课程基地。

6、平时爱看什么书?可以给我们推荐一下您认为值得一读的书籍吗?

廖衍明:培训这个专业领域其实本身是非常窄的,当你研究到前沿领域的时候,值得看的领域专业书其实真的是凤毛麟角。國外的专著会系统一些,国内的培训领域书籍无论炒的多热,可以说我读过的国内培训领域书基本上都是经验碎片集合,当然里面也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只是高度还是不够,不过我对国内未来会出现高水平的培训书籍还是充满信心的,我们自己也在努力。

所以在阅读方面,我主张还是从国外的书籍看起,做一些基础性的阅读。比如《ASTD培训经理手册》这个厚到令人发指的大部头虽然恐怖,但是可以有很好的普及作用,还有ISO10015读本、学习路径图,这些都是不错的书籍。用友大学田俊国校长写的两本书籍也有很多实操的经验点,也可以看一下。

目前我的阅读重心其实不在培训领域,更多课程的改进源于跨界的阅读和经验,培训和人才成长只是我的一个通用方向,专业方向是管理和销售,所以我能够把培训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我想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企业来说才是更有价值的。因此我会阅读比如《绩效改进》、《蓝海战略》、《行动销售》、《销售圣经》、谢尔的谈判这些都是不错的书籍,只是专业领域不属于培训。

还有一些通用类的思维书籍,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五项修炼》、《影响力》等都值得一读。至于心灵鸡汤和各种伪心理学类书籍基本上我是持远离态度,我会选择用阅读这些书的时间来睡觉,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采访结束,我特意去网络搜索了一下“工匠精神”: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这段释义讲得很明确,从99%提高到99.99%,我想这不是和对手较劲,而是自己的精益求精,而这种精益求精如果不是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狂热的喜爱是达不到的。

古有莫邪以身铸剑,终成千将莫邪名剑;司马迁以一生之力著作《史记》;曹雪芹历经十载完成《红楼梦》;黄公望三年才画完一幅《富春山居图》……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追求。

工匠精神,是一种持续精雕细琢的、永不满足的、永不妥协的、永远跟自己较劲的、追求完美的态度。

工匠精神,追求的是极致。是一代又一代产品的推陈出新,把产品做到极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坚持和耐心。

廖老师完美诠释了“工匠精神”,也就是他所谓的“工匠情怀”:不满足于目前培训现场的高满意度,对自己的课程不但追求落地,要求培训现场就要见效就要有成果,而且对课程持續不断地优化,努力提升培训效果与学员落地转化难度,实现从99%的满意到99.99%的满意!

猜你喜欢

培训师讲师工匠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Research on College Education Based on VR Technology
许珂作品
致敬!老工匠
重新培养培训师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模式探析
肥豆豆的一天
如何打造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