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2015-10-21宋克勇张浩矫丹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辅导员

宋克勇 张浩 矫丹

摘 要: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基本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辅导员的工作越来越繁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他们既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辅导员、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员,也是学生突发事件处理的消防员,同时也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服务员。日益复杂的工作内容和90后年轻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对高校辅导员自身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成为了新的课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是需要高校辅导员个人积极进行自身生涯规划;二是需要辅导员管理者为他们提供政策制度的支持。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生涯 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241-01

1 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作用

第一,在当前阶段,高校开展大学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保持辅导员队伍工作的稳定。大学的辅导员都是80后,对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不足,对自己的认识也不够深刻。高等院校开展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通过自我探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制定发展规划。而且通过详细了解辅导员的需求,逐步完善辅导员的管理和培养机制,可以最大限度的使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使其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他们也会始终从事并喜欢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目前提倡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的三化,即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高校开展辅导员生涯规划,将促进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生涯规划可以使辅导员尽早完成角色定位,确定职业目标,让辅导员朝着专家的方向发展,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团建设、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家。

第三,在高校开展辅导员生涯规划,将有力推动辅导员个人的长远发展目标。通过职业培训、个人自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培养辅导员成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的认同感,自觉提高工作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产生职业倦怠,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

2 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1)通过宣传鼓动来提高辅导员的规划意识。第一,高等院校要确立“以人为本、教师优先”的发展理念。学校管理干部梯队建设要把辅导员干部队伍建设纳入进来,并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要让辅导员把个人的发展愿望与学校对后背干部的要求有机相结合。适时调整辅导员的不断前进发展的理念。第二,积极帮助辅导员,帮助他们树立生涯规划目标。向辅导员宣传学校的建设规划和目標及人才培养的策略等,帮助辅导员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帮助帮助辅导员认知生涯发展的前景。要充分了解辅导员的性格和工作想法,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和对岗位的期待分类指导。第三,积极帮助辅导员,帮助他们不断及时正确地修订完善个人发展目标。高校在生涯规划过程当中,要结合开展中遇到的问题,适时帮助辅导员对个人生涯目标进行调整,为辅导员的职业目标成功实现创造条件。

(2)高校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加强辅导员业务能力提升。他们的生涯目标能否实现和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是分不开的,高校要持续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宽提供便利。第一,注重上岗前培训,也不放弃工作后继续培训。刚参加工作的辅导员在上岗前要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对工作职责认识更加深刻,对今后的工作确定合理的心理预期;已经工作的辅导员通过平时的培训可以提高能力,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技能。第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结合个人特点分别分类培养。高等学校可以依据根据辅导员的个人性格、兴趣和职业期望,组织辅导员参加不同形式和主题的培训,比如:心理健康、创业指导等方面,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和专家化。第三,创造他们将来职业不断发展的空间。作为管理者要创造辅导员从事思想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机会,在形势政策课、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等方面为辅导员创造条件支持他们结合工作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激励辅导员对工作的认同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3)高校要积极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绩效评价的机制,注重对辅导员的激励和鼓励。对辅导员的考核引入绩效评价,进行量化考核。公正公平科学的考核体系是对辅导员工作的比较、评价与认定,也是对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激励。要建立公正、公平、制度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对辅导员开展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奖惩等挂钩,这样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辅导员个人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更好地明晰生涯发展的思路,正确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探索。判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认识自身的兴趣、性格、技能和工作价值观,然后及时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通过这些及早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2)根据不同阶段的自身情况及时调整生涯目标。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并根据自身的变化作出调整。辅导员在进行科学的自我探索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涯目标。辅导员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时,要注意切实可行、明确具体、可以分解为详细目标。

(3)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及时地修订并且充实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动态的、发展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层工作者,辅导员与学生亲密接触。学生的特点在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对辅导员个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也要不断获取收集和工作发展有关的信息,突破新的能力,了解更多的知识,不断更新技能。这样才不会为时代所淘汰,也可以为个人下一步的发展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刘辉.浅谈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6):26-27.

[2] 何泽彬.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6-87.

[3] 高燕.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位与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71-73.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