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P理论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2015-10-21魏晓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魏晓波

摘 要:CIP理论把生涯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这一理论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该文通过梳理职业生涯选择和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从而提出基于CIP理论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CIP理论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掌握自我知识、职业知识、决策技能和元认知技能。因此,从学校角度而言,要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服务体系。从学生角度而言,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的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CIP理论 高职高专院校 职业生涯 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39-02

1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概述

当前,国内外关于职业生涯选择和发展的理论主要有结构取向理论、过程取向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结构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霍兰德,他的主要成果是人格特质——环境匹配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个人与环境相匹配,不同类型人格的人往往会对相应职业类型的工作感兴趣,实质在于人格与职业的相互适应。这一理论到现在还在职业咨询中广泛应用。过程取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舒伯,他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简称CIP理论)的代表是彼得森等人,彼得森等人依据CIP理论构建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以此来表达了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知识领域,中间层是决策技能领域,最顶层是执行领域。

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指的是高校学生需要了解自身的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职业知识指的是高校学生要理解特定的职业及其分类、学校的相关专业及其组织方式。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不仅要深入理解职业的分类及其最新发展状况,而且要掌握获取职业信息的方法并通過相关培训更新其已有的职业知识。作为金字塔的最底层,知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作为中间层的决策技能领域,主要解决高校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和决策的问题。这一环节是CIP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环节,彼得森等人将信息加工技能五步骤运用于加工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并运用CASVE循环表述个体做出决策的过程。CASVE循环即沟通(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估(valuing)、执行(execution),简称 CASVE 循环。职业生涯发展和决策是沟通、分析、综合、评价和执行之间循环的过程。高校学生需要分析自己的决策风格,评估哪些因素制约着生涯的有效决策的,最终选择对策。这一过程中的沟通有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之分,内部沟通就是依据已有的职业认知信息与职业理想进行对比,找找差距,外部沟通就是和老师、同学、父母之间关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交流。通过沟通可以使高校学生意识到需要做出职业选择。沟通基础上的分析主要是了解自身及自身的职业选择,分析自己的知识储备状况、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综合的实质是“扩大并缩小我的选择清单”。高校学生需要把自身和所选择职业的信息集中到一起,先扩展后缩小到自由选择的范围以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现实的差距带来的不利影响。到了评估阶段就该对所选择的几个职业进行排序并最终选择一个职业了。执行阶段就是“实施我的选择”的阶段。高校学生应该在职业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计划或策略。

作为金字塔顶层的执行领域实质是执行加工领域,需要思考决策的制定过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要了解自身的局限并寻求资源帮助;还要意识到自己决策的策略,并找出解决的问题,进行规划和程序策略和持续的自我监督。

运用金字塔模型,CIP理论不仅弥补了结构取向理论和过程取向理论的不足,而且可以帮助高校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决策及技能等一系列问题。

2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对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研究及职业生涯辅导理念的推崇;二是从实践方面对高校学生职业发展技能、创新能力、就业求职技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及规划研究较少。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是被迫选择读高职高专,本身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目标很不明确,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更谈不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此外,他们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从而自信心受挫,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心理,因此即使在面临生涯选择时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虽然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构建时期,这一时期的生涯发展决策将会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状况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高校对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投入不足。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缺乏深入的认识,职业生涯设计的技能较为欠缺,有的甚至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尽管开展了“订单培养、就业指导、就业咨询服务”等针对学生就业的各种帮扶措施,但仍然存在职业生涯服务和指导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在日本,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被当作是时髦的教育思想,而且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为促进职业生涯教育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律,不断加大财政预算、投入,积极完善实施机构和措施,真正将职业生涯理论转变为实践行为。

第二,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自我认知较为模糊。

学界普遍认同职业生涯发展先后经历生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大学阶段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期,职业生涯自主和责任意识普遍较为欠缺。尤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错误的外在归因往往会对自己的生涯发展失去信心,当旷课、玩手机、等占据主要时间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对职业甚至自我的否定。当然不可否认,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了希望,但苦于找不到生涯设计和决策的有效方法。有的学生在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面前出现了“顾此失彼”现象,有的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学历、成绩好、多种证书就可以获得一份好职业;有的则认为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比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外来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学生的职业生涯元认知技能和决策技能较为欠缺。

对于金字塔顶端的元认知技能而言,有些学习成绩好而且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缺乏元认知技能。因为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信息量大到了令我们无所适从的地步。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必须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生涯决策,并通过控制监督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如果缺乏金字塔顶部的元认知技能就会导致不能自主生涯决策,甚至不能权衡和控制生涯决策中的强迫和冲动行为。例如有的学生每次做出生涯决策后,总会产生对之前做出的决策是否对错的怀疑,总是不能控制生涯决策中的强迫行为。

对于金字塔中间层的决策技能而言,依据理查德·约翰逊提出的人的四种决策风格:系统型、外部型自发型和内部型。有的高职高专学生苦恼于升本和工作之间的矛盾,缘于对自己的决策风格缺乏了解。相比较而言,前两种风格的学生在职业生涯决策方面有更多的优势,后两种风格学生则可能在职业生涯决策中遇到较多的问题。总之,处于核心位置的CASVE循环对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高专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3 基于CIP理论的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增强职业素养,而且可以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运用CIP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掌握自我知识、职业知识、决策技能和元认知技能,将有助于学生就业、成长和成才。

3.1 要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普及和服务体系

针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投入不足的问题,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先进经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高校不仅要细化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还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建设,提升课程的可操作性和质量。专业课及基础课教学中要渗透职业观、职业素养、职业意识等,实现了职业生涯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选择,更有助于各专业教学的发展。

3.2 要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的知识和技能

依据CIP理论,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高职高专学生要了解自我,改善自我知识和技能。还要逐渐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技能方面,要学会利用各种生涯干预服务的工具,如霍兰德兴趣测评、北森朗途职业规划测评等等,并运用CASVE循环对职业生涯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3.3 要对职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收集职业信息获取技能

高职高专学生要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去了解未来的职业,要摒弃传统的职业偏见,要以职业习惯的思维方式去关注职业信息并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信息,还要运用各种工具提高职业信息的搜寻技能,并通过职业信息的把握来指导自己进行职业选择和培训。

3.4 要改进职业生涯决策

CIP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决策技能领域,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决策技能较为欠缺的问题,职业生涯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反思自我的决策风格,选用适合自己的决策风格,以便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要逐渐掌握职业生涯的决策技能。要依据CASVE循环,从沟通开始,通过分析、综合、评估到执行,实施生涯选择之后再往复循环来验证决策是否合理。

参考文献

[1] 李振跃.CIP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71-73.

[2] 杨振,许婧.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J].出国与就业,2011(19):74-75.

[3] 刘长江,尤扬.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及其辅导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14.

[4] 藏刚顺.基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的影响[D].河北師范大学.

[5] 王本贤,姜南.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领域中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6):51-52.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院校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体育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在医学类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医学英语的有效途径初探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