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自动气象站防雷应对措施

2015-10-21邝泉莫颖妍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防雷应对措施

邝泉 莫颖妍

摘 要:自动气象站作为气象部门的基础业务,同时也是获取气象资料提高气象观测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应的大气综合观测体系建设项目得到全面实施和更深层次贯彻,自动气象站作为地面大气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成为为民众提供气象服务,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所不可或缺的气象信息来源。但是充分考虑到自动气象站本身在安装过程中其位置的特殊性,结合其结构特点,遇雷电天气自动气象站遭受雷击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了其安全运行。其主要是因为自动气象站由采集器、传感器和主控微机等三个部分构成的自动化电子系统,它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获取所测的气象资料,从而满足民众的气象需要,其具有网络密度大等诸多特点,因此在安装前应当考虑各方面因素,而这也正是其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所在。该文以分析当前自动气象站防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而找出行之有效的自动气象站应对措施,以此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防雷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047-01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相應的人们对气象服务就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的提供气象资料,在预防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安全气象决策也提供了坚实理论依据。自动气象作为气象部门业务的重要部门之一,充分考虑到其结构以及系统特殊性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但是也正是因为其这样使得其较为容易遭受雷电干扰,影响其正常运行。再者说来自动气象站的投入使用,根本性提升了大气探测的自动化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了确保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新形势下做好自动气象站防雷工作具有迫切性。随着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雷击事件也同许多气候事件一样,是当前我们遇到的又一难题,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1 自动气象站在防雷工作中存在或者潜在的问题

1.1 观测地点选取欠合理、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合格

气象台在建立观测场间就应该对地点等多方面因素予以全面考虑,对周围都要研究且进行测验或者研究分析,最终得到结论地点是否适合兴建观测场,在这个基础之上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为避雷针保护范围提供坚实理论依据,采取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自动气象站被雷击的可能,可以保护气象站不受雷电干扰,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却并非如此,尽管专家在前提相关工作开展比较到位,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也是自动气象站会遭受雷击的原因所在。

1.2 传感器的铁塔与避雷针混合安装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在特定条件下风向传感器应该将其安装在风塔上,但是充分考虑到风塔位于最高位置,因此其不仅仅要在原有基础上承载风向风速的力度以外,还要保护自动气象站不遭受雷电攻击,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避雷针。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相关条例计算中发现,独立避雷针的支柱与接地装置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其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避雷针在于雷电接触过程中危害是比较大,因此也就需要划分一定范围进行有效管理,从中也就不难看出造成风向传感器最为直接原因是与避雷针距离太近,尽管安装传感器的铁塔与避雷针混合安装初衷是好的,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

1.3 总电源以及气象站内各种通讯系统没有安装避雷器

一旦遇到雷的袭击,必定会有电流通过,而避雷器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放大电流,在断路器有新的动作之前把电流迅速放掉,这是保护电路和其它设备一种新型的用电设备,从某种意义上也提高了安全性。从中也就透露出气象站的电路和相关设备承受雷击时其遭受雷击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2 自动气象站防雷的具体措施

2.1 单独设立避雷针

单独设立避雷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避免其在接受雷电时产生的电流损害到其它方位,也就是风向传感器和传输线的直接影响,在依据实际情况对防雷进行调整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就是其上面单独设立避雷针,高度大约可以在16米,其遵循的原理主要是当原避雷针与金属管等进行电位连接后,而这将会在观测场同时存在然后依据按滚球法的方式计算,这样既能够保证其他设备不受损害,同时也确保自动气象站不会遭受雷击。

2.2 将避雷针与金属管做等电位连接

采取此种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避雷针的U型螺杆与金属管电气之间的不连接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全面把握各种因素,首要任务是将两者之间存在的绝缘体材料通过其它手段予以去除,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好接闪器的安装工作,避雷针的引下线,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自动气象站遭受雷电攻击的概率。

2.3 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做好接地网工作,使其更具科学合理性

在开展接地网相关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程序开展相关工作,制作接地电线并将其合理利用,使其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再者应该对其电阻加以处理,使其达到规范要求之内。再者值得一提的是充分遵循接地共网不共线的原则,对原来集装箱的静电接地线科学合理进行拆除,使得信息集装箱、金属固定件与采集金属箱三者有效连接起来实现电气贯通,形成等电位连接,根本性降低自动气象站的雷击机率。

2.4 安装电源避雷器,根本性降低气象站雷击机率

在安装总电源避雷器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处理好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关系,在自动气象站种设备的基础上加装电源避雷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降低自动气象站的雷击机率,其作用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突显,为向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3 结语

自动化气象站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气象站开展防雷工作过程中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自动气象站本身的特点,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新形势下要求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好当前自动气象站防雷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自动气象站各方面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根本性提高我国气象站对天气采集信息的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淑兰.雷击后的自动气象站故障及修复方法[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2(4):12-13.

[2] 贺永超,张雷.变电站二次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措施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2):45-46.

[3] 于红岭.浅议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设计[J].科学之友,2011(4):71-72.

猜你喜欢

自动气象站防雷应对措施
自动气象站维护和技术保障思考
自动气象站指示灯在日常维护中的应用
自动气象站发生故障时报表数据处理研究
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设计
高压送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和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