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2015-10-21李芩芩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

李芩芩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和经济增速放缓,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但根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很小。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包括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团队、创业执行力等,试图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几率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团队;创业执行力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李克强总理在近年的两会上提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以下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从而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

这些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不断扩招,能够进入大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数据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0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2014届大学生中约有191万人选择了创业。但是据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总体的成功率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而这一数据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约为20%,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可以看出困扰我们的是创业成功率普遍偏低,我们应该在校内时期加强培养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也有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创业环境

2.1.1 行政环境

国家为了支持大学生的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涉及到很多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不同的创业经营单位,分别不同形式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

2.1.2 融资环境

尽管国内的融资渠道还不是很健全,但方式比较多,主要是:(1)政府贷款;(2)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3)发行债券;(4)风险投资;(5)合资、合作、外资企业融资渠道;(6)发行股票;(7)转让经营权;(8)bot融资。多渠道的比较与选择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效率。

2.1.3 教育与培训环境

教育与培训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鼓励 支持大学生创业,高等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课程,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注重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基础的创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训。

2.2 创业网络

随着创业的发展,创业者与外部之间的联系也会影响到创业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创业网络对创业的影响。随着创业过程的不断深入,创业网络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构建创业网络,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影响创业网络演变方向及进程的各类要素,有效发挥创业网络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创业活动与创业网络的共同发展。

2.3 创业团队

团队建设是在现代管理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彼此是否信任,是否相互理解与坦诚将影响到团队建设的好坏。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团队建设,努力将创业团队建设成优秀团队。优秀的团队建设应该做到有合理的团队规模和结构、相互信任彼此合作的团队精神、可持续的行之有效的团队培训、与之呼应的企业文化等。所以“团队建设”是指以实现团队的共同效益及让团队达到最大利益化为目标,建设相关方面如团队结构、体制、奖惩制度、企业文化、激励办法等团队行为,团队建设是大家有效的沟通过程,该过程中彼此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对。

2.4 创业执行力

对于创业企业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反应了企业的执行力。现在创业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非常关键,决定了每项决策是否执行到位。

3.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合理化建议

3.1 国家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

国家的大环境对大学生的创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积极宣传国家的创业政策和优惠措施,广泛宣扬创业精神和创业成功案例,营造全民族“全社会崇尚创业、认同创业、支持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陈旧的择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

3.2 完善创业教育體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缺失和滞后,学校应转变教育思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一方面,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优势,确定自己的创业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从新生入校起就对其普及创业相关知识。优化配置创业师资,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

3.3 提高创业者的素质

主动学习,加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开发等方面得到发展,尤其是培养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具备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社交公关“风险承受”创新等能力#充分了解企业注册“税收优惠”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用好用足这些政策,节省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脚踏实地地创业实践,不断提高创业能力。

3.4 培养创业者的个人特性

拥有自信,自信的人有勇气敞开胸怀,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自信的人敢于面对别人在观点上的挑战;风险感知,有能力面对风险的人才能迎接挑战,同时应该具备科学规避风险的能力;要有警觉性,要善于发现市场机会、挖掘市场的价值。在市场中具有洞察力是不能缺少的,要努力培养能够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机会的洞察力。

总之,学生在决定选择自主创业的同时,要以对市场的调查为依据,以国家大的方针政策为导向,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创业项目,给自己做一个客观的评价。明确什么适合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也会增加创业成功可能性,国家的支持,学校的教育,个人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的努力才会进一步提升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 艳.全国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发布[N].科技日报,2013-01-09(008)

[2] 宁佳英.大学生创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生出版社,2012.

[3] 李闻一.基于创业过程的我国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1-08

[4] 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改革与战略,2011-11-20.

猜你喜欢

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
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中的高校协同作用
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基于大学生创业需求的高校组织环境优化研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微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