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公允价值问题研究

2015-10-21刘玉杰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管理层

刘玉杰

摘 要: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与盈余管理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公允价值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客观上赋予了管理层更大的自主权,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文章阐述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减少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管理层

IASB和FASB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应用和发展的会计准则。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于2012年5月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公允价值得到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致认可。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迎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的不足。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之间并无天然的联系,引入公允价值只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很可能使其成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1.公允价值的概念

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成为除历史成本之外其他计量属性的代名词。FASB于2006年9月发布的SFAS No.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将能收取或转移一项负债将需支付的价格”。IASB于2011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第13号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我国2012年5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将其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与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相同。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定义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持续经营。(2)公平交易。(3)交易主体必须是熟悉情况和自愿而非强制的。(4)计量对象包括资产和负债。

2.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也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既包含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也包含非法的利润操纵行为。目前普遍接受的是Healy和Wahlen(1999)提出的概念,盈余管理是管理层进行经济交易及编制财务报告时,通过自身主观判断粉饰财务报告,导致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济收益产生误解,或者对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采用此观点来定义盈余管理。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与实践产生的时滞性,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的空间。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存在的空白地带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因此,公允价值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操纵空间,使其成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1.利用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改按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后,其价值一般都会大幅增长。公允价值重新引入,使拥有金融工具的上市公司中超过70%的公司股价远远高于大盘的股价涨幅,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价值发现功能,其所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同时上市公司為实现平滑收益、避免亏损、免除摘牌等目的,通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获得高额收益,从而进行利润操纵。对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披露转为表内确认,使会计信息得到了全面反映,但也因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有很大程度的人为估计成分,从而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2.利用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盈余管理

新准则规定,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使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当且仅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才准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所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并确认当期损益,这将促使公允价值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点,房地产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或用途不同,即使是用途相同但楼层不同的房地产,要确定房地产的活跃市场价格进而确定其公允价值都相当困难,管理当局便可通过选择使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进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若债务重组是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方式实现的,则会面临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首先,债权人要确认债务重组损失,而债务人要确认非现金资产转让损益。具体而言,提高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会低估债权人的损失、高估债务人的利润,这便产生了利用债务重组调整损益的主观需求。其次,参与债务重组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需借助一定的估值技术,估计因素的存在,就为管理层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可操作性。最后,对未来资产价值的高估或低估,资产在未来期间实现的价值计入经常性损益,而当期债务重组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故上市公司可通过调整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在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之间进行盈余管理。

三、防范滥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

企业借助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上的灵活性,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利润操纵。不能对公允价值进行可靠的计量,会使其成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与国际相比,我国在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提、范围和计量方法上更加审慎,但这些还不够,为此文章就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的不完备性及会计政策的可选择变更性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在确保会计准则系统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大限度的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尽可能避免模棱两可的词语和概念的使用,明确规定公允价值的适应范围及原则,根据我国2012年5月颁布的征求意见稿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独立完善的具体准则,从而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注重会计准则的连贯性和前瞻性,将现有的或未来经济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新型业务恰当的纳入会计准则中,缩小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加大外部监管力度

大量的国外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很大的关联,可见,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导致过度盈余管理的重要内在动因。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使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得到充分适当的发挥,形成高级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大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使管理层做出的判断更加真实公允,从本质上控制管理层的利润操纵行为,为公允价值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内部制度保障。

3.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其计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获取源于活跃市场上的公平交易价格。在我国当前市场条件下,为获取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则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利用信息资源的公开化,逐步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化体系,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促进公允价值的有效实施,有助于会计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合适的参数,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盈余管理[J].甘肃科技,2010(13)

[2] 吴越、屈瑜君、沈星元.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与[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5)

[3] 戴经斌.公允价值视角下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2013(01)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盈余管理管理层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