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015-10-21钟晓姝

2015年37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钟晓姝

摘 要: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它不仅阻碍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还影响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以提高我国农村金融的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在市场上的发展现状,进而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在改善农村金融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村发展的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金融;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农村经济的发展接近于城市化发展,有些农村地区甚至不存在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针对不同条件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我国农村发展在金融组织的带动下,改变落后状态,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一、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市场上面临的问题

(一) 在农村发达地区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外进口只存在与城市的发展,相对于农村企业面临的难度还很大。农村资金需求难以供给,农村经济主要是以家庭生产为主,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生亏损状况;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量大,但分配较分散,导致获得的收益也较少。近几年虽然农村受政府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资金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贷款的需求,产生资金短缺大量外流问题。由于我国发达地区的经济较好,有些临近城市为了获得较大的利润,将一大笔资金投入城市中,导致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能力不足。发达地区的金融市场还比较单一,它与城市发展不同,没有证券、货币的组织形式,农村在保险方面的风险大、投放率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二) 在农村较发达地区

较发达地区为新型的农村金融模式,起步晚、市场份额小,对企业的联系发展力度不够。而且商业保险的覆盖率低,人们对农业的保险知识还比较薄弱。在资金投资上,很多农户为了减少利息方式,多数农户采用非正规渠道,使正规渠道的金融行业受到较大的压力。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个体户与专业户对资金的需求大,在收入与支出上很容易将剩余的资金流向城市,使农村的总体资金需求量下降。

(三) 在农村的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放不足,政策严重缺失,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地区。由于资金的外流,欠发达地区在金融发展上严重缺少资金的支持。而且农业发展的单一性幅度大量下降,农村的生长条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本身就较弱,在实行贷款上由于抵押物品相对较少,导致农村信用支持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农户对资金贷款的需求[1]。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只能维持正常的基本生活,若要想投放一些资金改造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很难的,而且农民的负债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借贷环境更加困难。

二、 提高农村金融发展的解决措施

(一) 提高农村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

为了加大金融资源,可以将新型农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组织相结合,传统的金融组织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技术与人才支持,新型农村组织可以扩展传统金融业务,两类金融组织能够互相整合。这样的合作方式满足了大规模的贷款需求,促进城市金融向农村方向进行延伸。而且还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力度,在农业人民的支持下,根据实际情况对未来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规划,在建立新型农村金融发展上增加强有力的支持者。加强政府方面的带动,政府充分利用信贷作用支持农业的建设,从而降低农村的融资成本。而且在信贷模式上,推行多样创新化,根据了解农村地区的不同发展条件进行信贷模式,使相对较小的产业也能带动农村企业的利益。对于发达地区,要不断发挥创新型的金融产品,进而实现更充足的金融资金。

(二) 提高农村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

较发达地区的金融模式较传统,所以在政策的支持下调整它的功能定位。将我国企业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农村银行中去,增加充足的資金支持,而且还要适量调整农村银行的政策,加大对信贷的支持力度。同时引进大量人才,建立完善的政策保险措施,使较发达地区的农业能更快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允许民营企业的资金融入农村的金融领域,可以适当启用中小型民营组织,以其弥补在金融组织上的不足,从法律的角度适时推动民间金融组织在制度上的提高,增加市场上的利用[2]。建立较发达地区的金融体系,更新对农村金融的监管过程,使各部门能积极合作,提高人员的监管素质水平,使较发达地区融入一个安全的政策环境中。

(三) 提高农村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

欠发达地区在金融上的发展主要是解决资金政策。首先要强化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根据农业结构的调整,保证基本粮食的供应,承担农业开发的重大责任。实现多样化的金融业务,保证在发展上实现合理的盈利水平。而且要调动信用社的合作,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3]。努力开展产品的创新,提高资金的运转。在收益资金的情况下,加强商业银行对该地区的资金投放力度,从而使欠发达地区能够全面改善金融体制,促进银行的支农作用。

不论在哪个地区的发展,在实行金融改革上都要改变农村政策目标,根据资金的来源通道转变经营方向,从而推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发展新型的合作模式。引导商业性的金融改革与农业的服务政策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由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都相对落后,放宽对该地区的政策支持,缩小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间的差距。(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 陈思.普惠金融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 梁希震.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

[3] 于敬.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