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2016-10-18刘佳佳

中国市场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

刘佳佳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保证中国在新常态下继续取得骄人的成绩,就必然需要做好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其次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目的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适应的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052

回顾中国经济一路走来的光景,虽然道路崎岖,但是总体发展良好。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在双重压力下,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规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或者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够发展进步的基础。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新常态,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历了重大、剧烈的变动后所呈现出的面貌已经不同于以往,这种新面貌说明事物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发展同样符合这个原理。新常态源于旧常态,是旧常态的变革(扬弃)和继承。

以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为基础,从中国经济旧常态的特征中可以窥探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中国经济旧常态的特征如下:一是经济增长迅速(年增长率 10%以上);二是通胀率不高;三是以资源环境掠夺式开发和粗放式(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为经济优势;[1]四是经济发展缺乏平衡(具体表现:外延式大规模投资建设扩张、房地产业过度投资和入世后外贸出口爆发式增长);五是投资率、储蓄、杠杆率普遍较高,但消费率过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如下:一是经济走向趋向于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二是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三是经济发展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以往是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四是经济结构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以往是增量扩能);五是经济发展动力为新的增长点(以往是传统增长点)。这五个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是针对各个方面(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的趋势性变化进行分析得来的。

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目的及其原因

2.1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目的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尤为关键。实施合理干预战略就是为了稳住宏观,通过当前形势下的政策实施防止经济出现过度减速,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宏观经济环境,实现中高速经济增长的目的。[2]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目的是激活微观,在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发展的目标要求下确保经济转型升级。在此期间,要激励大众把更多的资源推向技术创新方面。实施新型开放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突破我国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实施要素调整战略是全面改革的要求。由于要素的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我国要素状况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人口红利消失、资本积累速度下降、“干中学”技术进步效应消减、制度结构对效率改进的阻碍),因此,才会实施要素调整战略。

2.2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因

在国内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进行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机遇。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是我党历来重视的一项基本思想,以此为基础,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果断进行决策。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角度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迈出新的步伐。[3]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已经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理论基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尚未消失,但是,这种环境(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有利条件。中国正处于国际地位提升的特定历史时期,从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发展方面认真分析,对于判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的变化有积极作用。

在当前中国经济态势下,我党和人民要清醒看到又必须沉着冷静、积极主动地应对化解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是一次新的挑战。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经济的现有发展格局中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即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是否充足方面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否亟待提高方面,此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趋紧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以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分析,现如今中国主要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质量效益过低,亟待提高;第二,资源环境负担大,不堪重负;第三,健康状况不理想,令人担忧;第四,消费水平过低,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第五,国内市场利用或规划不合理;第六,品牌建设方面不够。

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适应的路径

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以宏观角度分析,与经济结构是否优化、拉动力量是否均衡、投入产出是否高效有非常大的相关性。以资源消耗率、创新贡献度、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为衡量基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在主观态度上,要确保有信心和主见,且有冷静和客观的判断。另外,从方法论方面进行分析,以一个具体时间段的经济数据为依据,将其作为对经济形势的把握的基础,提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预测,是当前十分需要的。[4]同时,在此基础上,要确保对经济政策进行调适。为了掌握或者了解国家的经济大体状况及走势,就需要从生产制造水平、市场消费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入手进行分析。

3.1 增强消费拉动力

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方针之一,由于增强消费拉动力已经成为理论上的共识,因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应该将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原则进行到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从增加人民收入入手达到增强消费拉动力的最终目标。对于此方面,可以将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制度、创新社会治理等作为实施和推动消费的着力点。同时,还不能抛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的出发点。此外,为了促进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化发展,还应该从政策上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3.2 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与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一种新的经济态势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种新的经济态势,即新一代信息与互联网经济。信息与互联网经济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存储、传播信息资源,由于其区别于实物经济,且介于并连接实物经济和非实物经济之间,因而它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驱动源泉。[5]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信息市场、信息需求、信息消费成为了经济的拉动力量,使得物质能量能更高效的转换,形成了一种新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具有创新集成性、关联带动性、集约节约性与成长无限性。

4 结 论

综上所述,回顾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由于发展的内部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此形势下,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找出中国经济发展适应的路径,才能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李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和结构动向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1):7-12.

[2]武鹏.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03-108.

[3]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7,9.

[4]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5-18.

[5]陈江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前线,2015(10):45-47.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