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RDA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发展前景

2015-10-14方丝雨

卷宗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方丝雨

摘 要:RDA作为一部新兴的准国际编目标准,必将对世界各国的编目工作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世界编目工作也必将随着RDA的到来而发生根本性的巨大的变革。本文旨在通过对RDA这一新兴元数据标准的简单介绍与分析,展望RDA在中国各高校图书馆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RDA;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

1 RDA的发展概况

1.1 RDA的定义

《资源描述与检索》(即RDA)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联合编制的元数据内容标准,是以《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即AACR2)的为基础,建立在FRBR以及FRAD概念模式下,满足数字环境下资源描述与检索需求的新标准,也就是新版编目规则或称元数据的内容标准,其名称充分体现了其在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上的理想和抱负。

1.2 RDA的特点

RDA作为对AACR2的完善与改进的产品出现,在天然上就具备了AACR2所不能具备的新的优势与特点。首先RDA是基于网络并适于网络的编目规则。在内容及结构的安排上主要考虑了数字化环境的需要,使利用RDA产生的编目记录适用于网络环境。其次,RDA以新的国际编目原则为基础,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开发背景下,同时也支持其他语种,有望成为新一代国际通用的编目原则。第三,RDA以独立格式应用于书目信息交流,这也就意味着它不仅能应用于图书馆界的信息资源描述与检索,也能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信息系统,达到与其他资源描述与检索标准兼容的目标。最后,RDA相比于AACR2更加简洁明晰,也更容易有效使用,更加适用于Web环境的操作。

总体上来说,使用RDA产生的编目记录适于在网络环境下的获取和利用,使得整个编目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合作性强。

2 RDA与其他国际编目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2.1 RDA与AACR2

RDA正是脱胎于AACR2,是对其的继承与发展。RDA的总体框架仍然延续了AACR2的模式,在内容结构上,两者是十分相似的。RDA除了继承了AACR2的优点,还对它进行了创新性的修订。这种创新实质上反映的是二者在编目理念上的差异。RDA的概念基础是FRBR和FRAD 的概念模型,它应用FRBR的实体一属性一关系模型来构建自己的概念框架,全面支持FRBR的查找、识别、选择及获取等用户任务。

RDA在编制中吸取了AACR2的优点与经验,同时摒除了AACR2落后的编目理念和著录模式,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始终把握住图书馆学科前沿,统领国际编目潮流的变化,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这一切,都使RDA拥有更加强大的适应力与生命力。

2.2 RDA与MARC

RDA和MARC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标准,RDA可以说是内容和数据显示标准,而MARC更多的是一种编码模式。

然而,MARC与RDA应当具有,也必须具有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首先,基于RDA的数据必须能够实现与MARC数据最大限度的整合。其次,与RDA合作也可以使MARC保持乃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RDA与MARC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持与相互合作的联动关系,最终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在不断进步社会及技术背景下,在不断发展和延伸网络环境下,共同适应了人们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编目工作的变革提供了契机,最终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进步。

3 RDA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与发展

3.1 编目理念的更新

目前,我国中文文献编目采用的编目规则主要都是依据AACR2制定的。面对迅猛发展的RDA,我国各高校图书馆首先要转变原有的落后的编目理念,树立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时代为前提,以帮助用户更方便快捷地发现、选择与获取资源为目的,进行书目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的先进理念。

3.2 编目规则的统一

RDA想在我国图书馆界得到采纳,就必须及早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地化RDA规则。在RDA规则的本地化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着眼于世界编目体系中,对我国已有的两大编目规则进行彻底的修订和统一,借RDA起航的契机,使中文文献编目完全纳入国际轨道中来。

3.3 编目人员的培训

对RDA的推广与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正是工作在各大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第一线的编目人员。所以,提高我国图书馆编目人员的职业素质,积极开展面向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培训与研讨会,组织图书馆编目人员的学习与自我学习正是RDA在各个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

4 结束语

RDA的编制与出版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它的出现必将带来世界编目领域的一场变革。RDA对我国的编目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融入到这场变革中来,这一趋势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来说是势不可挡的。我们应该做的是随着变革的春风,转变编目思想,提升编目工作,早日走上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编目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小菁,RDA的国际化设计与本地化实施[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01期

[2]胡小菁,RDA:从内容标准到元数据标准[J],图书馆论坛,2014年07期

[3]吴跃,AACR2与RDA的联系及在图书著录部分的区别[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4期

[4]张秀兰,RDA对其它国际编目标准的继承与发展[J],图书馆论坛,2011年06期

[5]姜火明,图书馆编目原则呼唤统一[N],新华书目报·图书馆专刊,2006-04-21

[6]罗翀,RDA在中国的实施设想[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1期

[7]张秀兰,RDA与我国编目工作的变革[J],情报资料工作,2013年01期

[8]单晓红,RDA:未来的资源描述规则及其发展[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7年08期

[9]徐涌,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发展概况与应用前景[J],现代情报,2007年1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