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10-14杨韬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5年4期
关键词:数控教学应用效果

杨韬

摘 要:行为引导型教学主要是通过团队合作的模式来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行为能力最终有所体现。同时,行为教导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项教育开展模式,其有利于促进学生行为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数控专业结合行为引导型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将对行为引导型教学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数控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52-01

一、前言

数控专业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多都体现为纸上谈兵型,其教学枯燥乏味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在实践教学中,过于形式的表面往往让学生无法真正地学习到数控专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这无益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就要从现状中入手,结合行为引导型教学,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基础作出实际性的磨练。

二、行为引导教学的目的

行为引导性型教学最初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同时在90年代初开始在德国推广应用,直到近年来我国浙江、河南、山东等地结合自身的特点将行为引导教学应用于数控专业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让学生能够以更为灵活自由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了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中转向新型教学中,引导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通过学生的行为能力来体现出行为引导教学的最终教学效果。

数控专业属于一种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其要求的实践能力非常高,因此,数控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要得到充分的培养。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践的知识融入到理论课堂中,教师再以间接的方式传授相关的实践经验,但事实上,仅仅靠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描述,根本无法让学生真正地学习到专业的重点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隐藏了实践能力,歪解了实践教学的目的,从而忽视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要求的教育理念。行为引导教学的出现必然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它复原了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时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困惑。行为引导学的出现为数控专业教学带来了新的篇幅,它能够实实在在地发挥其良好的作用,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下面以数控线切割实训为案例来讲述行为引导型教学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三、行为引导型教學在数控教学中的实施

(一)数控实训前期准备阶段

数控实训开始前,教师应该先准备好实习教学的计划,以实习教案及教学安排开展实践教学,对学生详细讲述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任务和内容,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明确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实操,并制定一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负责监督和协调小组的实操过程,这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和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出良好的团队精神,顺利完成教学计划[1]。

实训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思考之中,例如:“我们在学习线切割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的内容是什么?”或者“学习线切割有什么目的,它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帮助?”

(二)数控实践教学阶段

当学生开始第一堂实训课时,学生对实际操作的理解还仅限于理论课上,因此,当实训教学开始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对实训操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通过示范对实操的内容进行一步一步的详细解释,在每一个重点过程作详细引导,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理解度。例如:校正电极丝的垂直性。教师先就这一项操作进行示范性的正确操作,边操作便讲解,加深学生对实践过程理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操作的原理,便于学生开始动手实操时可以根据原理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实践的方法。待教师的示范操作结束以后,给学生安排任务,按照内容要求去完成,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实践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和应用性,切忌盲目操作。

(三)情境模拟阶段

实训操作开始后,学生便可以进入到情境模拟的阶段之中,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操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中学习到真正的实践经验,而教师则需要在旁观察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数控专业的相关技能。在此阶段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时刻观察学生操作的过程,在必要的时候要结束操作,防止危险因素产生,确保学生的安全。(2)在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出现过的错误马上进入讲解,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以及正确的示范性操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3)督促学生尽快将任务完成,对于散漫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激励。(4)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要通过互动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实训操作[2]。

(四)实训后期讨论阶段

在学生结束实训操作后,教师可以要求每个组别上来展示自己的实践结果,并说出实践过程的心得体会,就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作为实训后期阶段的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分享出更多的经验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其次由教师对各个组别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针对不同的实践情况提出对学生有帮助的意见,帮助学生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应用于数控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不再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行为能力,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因此,行为引导型教学不仅在数控线切割的实训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数控教学领域中有巨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苑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12):97-98.

[2]秦明洪.如何在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下实施实训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2):125-126.

猜你喜欢

数控教学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建设高职数控教学实训基地的若干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教结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