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

2015-09-29翁丹枫

亚太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文/翁丹枫

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

文/翁丹枫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教学观念陈旧等现象。为了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效果,在幼儿园中提出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特点、分类进行分析,帮助幼儿掌握音乐知识,从而增加良好的情感体验。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教学现状,提出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001-01

一、前言

游戏化教学能够从适合幼儿学习方式出发,将音乐活动通过学生需要的游戏方式开展,在活动中能让幼儿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并提升音乐感悟。游戏能为幼儿带来欢乐和满足,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认知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那么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是幼儿教学中一项重点课题。为此,下文以幼儿教学实例进行分析,优化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

二、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社会环境认知中,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应试教育思想在家长心中根深蒂固。近年来,幼儿园教学逐渐向着无趣化以及小学化方向发展。幼儿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孩子玩耍中找寻学习的快乐,并对自然以及生活有一个兴趣探索过程,而不是教学上违背自然规律,揠苗助长。因此,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小学化现象打消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形式枯燥。而游戏学习的基本方式是孩子们能在玩耍的隐性教育中认识世界,并开发想象力。幼儿园音乐活动缺乏趣味性是当前幼儿教学中普遍现象之一[1]。

(二)教学观念需转变

幼儿音乐活动的本质应该是提高生活质量,音乐教育是一种形式化的人格教育。在幼儿学前启蒙阶段中,音乐教育的功能不只表现在提升唱歌、跳舞能力上,还表现在音乐的创造力上,更加注重的是幼儿健康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很多家长与教师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观念存在偏差,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学得的音乐知识越多越好,而不能注重孩子内在音乐素养的养成。因此,家长在音乐活动教学中的观念需要转变[2]。

三、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实践研究

(一)歌唱教学游戏化

1.歌唱教学意义

幼儿园歌唱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与观念,并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初步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换气、吐字发声,教师帮助幼儿学习最简单且基础的歌唱技能,增加歌唱表现力。

2.歌唱教学特点

3到4岁幼儿能达到的音区从d1到b1;4到5岁的幼儿可以从C1唱到b1;为5到6岁的幼儿可以从b唱到C2。幼儿歌曲在结构上应该简短、方整且朗朗上口。幼儿在情境性的教学游戏化方面比较感兴趣,游戏化的方式能够让幼儿尽可能投入到各种游戏动作与表演中。表演与歌唱同时进行,增加幼儿身体动作协调性。

(二)韵律教学游戏化

1.韵律教学界定

幼儿园韵律活动是指伴随着音乐而开展的各项有节奏身体运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韵律的教育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幼儿节奏感养成,提高幼儿对音乐情绪的辨别能力,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动作协调性[3]。

2.韵律教学特点

韵律教学中伴奏音乐多短小,并且节奏鲜明,旋律便于幼儿学唱,并且动作多以基本动作为主,易学易记。其中,幼儿园韵律教学分为:动作模仿、舞蹈、身体节奏动作等。

3.游戏化教学实例分析

(1)教学步骤-以歌唱教学游戏化进行分析

游戏化的幼儿园歌唱教学注意事项如下:①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不能从静听示范开始,而是从游戏化的表演形式开始。游戏化的开展形式不仅局限于讲故事,也可以是看图说话,还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开展教学。②对于幼儿歌唱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学生在第一课时不能完全进入状态,需要在第二课时之后循序渐进的引导。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先身体动,然后进行歌唱。

幼儿歌唱教学游戏方式诸多,不同歌曲会有不同的游戏化教学方式,由于歌曲在歌词内容、音乐风格上的不同,教师采取的游戏化方式也不同。在幼儿园歌唱游戏化教学方式存在开放性。

(2)歌词诠释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谁饿了》这首歌曲时,首先需要学生对歌词进行了解“一只小狗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看见了肉骨头,咔吧咔吧吃掉了,咔吧咔吧吃饱了;一只老狼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这边找那边找,啊呜啊呜找不到,啊呜啊呜还是找不到”。首先幼儿对歌词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于这类游戏方式歌舞表演,在幼儿园中比较常见,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进入角色扮演,在表演中加入身体动作。

在歌曲第一段中,第1-6节中,教师带领幼儿一拍一次的模仿小狗走路,双脚并拢直立,双手捂着肚子,做小狗饿肚子状。在音乐节奏强处,幼儿一拍一下指着肉骨头。在歌曲第二段中,幼儿扮演许多小狗出来场景,并随着音乐表演动作,这其中教师可以扮演大灰狼,边唱歌边捂着肚子寻找食物,此时小动物们都趴在草地上,防止大灰狼发现。当大灰狼没有找到食物灰溜溜走远时,小动物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兴高采烈的出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园音乐活动是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近年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阻碍,传统的音乐活动不能与教育发展相适应。在音乐活动教学中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并呈现出小学化趋势,不能发挥幼儿音乐活动在幼儿音乐能力养成方面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林曦.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金鑫.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音乐素材选用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贾慧慧.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