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5-09-29罗忠辉

亚太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德育

文/罗忠辉

摘 要:语文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开始接触,想必大家对小学语文的不少记忆并不模糊。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它也是健全小学生心灵的重要学科。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除了它本身所应表达的思想与应具备的作用外,它还须肩负起德育的重任。语文同样如此,这么重要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不渗透德育未免过于可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文/罗忠辉

摘要:语文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开始接触,想必大家对小学语文的不少记忆并不模糊。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它也是健全小学生心灵的重要学科。其实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除了它本身所应表达的思想与应具备的作用外,它还须肩负起德育的重任。语文同样如此,这么重要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不渗透德育未免过于可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

作者简介:罗忠辉(1989-),男,汉族,湖南娄底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11-0005-02

小学德育是培养合格国民的基础性教育,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起始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德育对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指引和导向作用,因此,绝对不能轻视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们现今所处的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太多不利因素对我国小学德育工作造成不少负面冲击,不正之风盛行于世、贪污腐败事件不绝于耳、家庭与学校开展德育的不一致性等都是其具体体现。而在学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不少困境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不明确和具体、德育内容与活动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重道德说教而忽视学生体验等等。鉴于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存在的问题,各科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显得完全合理与必要。其实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教育性教学”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加以确立。他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①他认为个体道德素养的培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教学必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与道德素质,这就是教育目的的内核。回想赫尔巴特的这一教学原则,再联想到重智育轻德育的当今教育状况,确实对该原则的科学性深有感触。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德育渗透。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兼顾到二者就成为我们备课与上课时必须关注的问题,因此在我们备课与上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应科学合理地将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一、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与此类似,课文知识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离不开课文。

(一)通过课文朗读进行德育渗透

朗读无论是对语文教学这一活动还是对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情感的传输。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理解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塑造。既然朗读有这么多重要的价值,我们就可以在朗读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渗透的过程中如有必要教师应以身示范来引导学生朗读,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周恩来先生的图片和视频来引导学生对周先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正式朗读的时候可以播放与此文情绪情感相匹配的音乐(注意调节音乐的音量大小),然后教师要充满感情地引领学生朗读该文,在朗读中带领他们感受周恩来先生的远大理想、博大胸怀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也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朗读部分,在朗读完后要引导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情感,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德育渗透

要想德育与语文教学更好地结合于一起,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渗透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有些词语和语句能够突出体现出德育的意蕴。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有一天早上在海边散步时发现很多小鱼被困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而不能回到大海,当他继续向前走的时候看见一个小男孩正不停地捡起水洼里的小鱼,然后用力地将它们扔归大海这样一件事情。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要牢牢抓住“甚至有几千条”、“吸干”、“干死”、“不停地”、“用力地”、“头也不抬地”、“这条小鱼在乎”、“他不停地捡鱼扔鱼……”这些词句,带领学生明白在这么多鱼很快就会被干死的情况下,小男孩却不停地、用力地挽救这些小鱼,面对作者搭讪的时候他头也不抬,而是继续施展他的救鱼“重任”,他的这种举动的确令人十分感动!教师应一步一步地通过这些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小男孩保护动物、关怀生命的可贵精神,然后再向学生阐明:“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与逆境。当别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如若你能够稍微施以援手,那你就是最美的花朵。”这样就引领学生将小男孩的这种精神过渡至助人为乐。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了珍惜动物、关怀生命以及助人为乐的意识。

(三)通过提问进行德育渗透

任何一门学科都涉及到提问,语文也一样,提问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为提问能够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欲望,进而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须意识到在提问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当然,要想顺利又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则须注意一些事项,譬如,问题的设计要恰当,既要考虑所提的问题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要顾及到能否激起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应将德育“因素”合理地渗透其中。另外,所提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与逻辑性,不能从成人的角度来对待小学生,所提之问不能超出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万年牢》为例,该文主要讲了作者的父亲是卖糖葫芦的,他做的糖葫芦用的是最好的材料,重视制作的工艺和手艺以及糖葫芦的质量,当父亲受托帮一个老板做糖葫芦的时候,由于看不惯老板弄虚作假的作风而辞去了这份工作。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为什么文中的父亲要用最好的材料做糖葫芦?”、“你们认为如果作者的父亲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他这种经营生意的行为会不会吃亏?为什么?”、“父亲明明可以在那个老板那里工作,根本就不需要走街串巷,但他还是辞掉了那份工作,他是不是很傻?、为何?”、“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父亲做事相当认真?”、“文章中万年牢总共出现了多少次?为什么取名叫万年牢?”、“这几个万年牢分别是指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教师提完一个问题后要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虽然有的问题他们并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之所以还提出也是基于德育的需要。如果学生对有些问题的回答不符合德育本有的价值取向,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如上面有一个问题是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作者的父亲这样子经营生意会不会吃亏?应该会有不少学生给出“会”的答案,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立刻反驳并指引学生明白:“倘若作者的父亲身处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保持这种经营生意的态度,一般来说,他不但不会吃亏,反而是正如我们文中所说的那样,他的生意会万年牢。”同时也要引领学生知道“有时候出于诚恳守信而造成的吃亏并不可怕,至少我们的内心是充实的。”

二、通过各种类型的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有必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各种类型的活动当中去。好动、贪玩是小学生固有的天性。开展富有德育性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开阔他们的眼界、扩展其知识领域,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同时这种形式更容易为其所接受、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也会更好。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去年的树》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树和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来临的时候鸟儿必须飞到很远的地方去而不得不离开树,但它答应明年春天一定再回来唱歌给树听,当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找树的时候却被告知它的好朋友树已经被做成火柴点燃的火。其实教师在教学完这篇文章后,如果在条件准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植树,以组为单位完成植树的任务,教师应协助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植完树后,教师可再向学生讲述:“好了,植完树了,你们真是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我们今天所植的树就算是对课文中那棵被砍伐的树的弥补吧,我想以后就会有很多鸟来这些树上唱歌的,并且他们也会成为好朋友,以后这里的环境也会更好了,你们可要好好保护好这些树啊!”通过教师带领学生植树以及再向他们这样讲述,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已经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这样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让他们加深了文中小鸟信守承诺的印象、更深刻地理解了树和鸟之间真挚、高尚的友谊,同时也向他们传递了爱心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开展这样的活动以另一种高效的方式畅通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应进行德育渗透。首先,作文的选题应具有德育意义。富有德育价值的题目如“母爱”、“做点家务活让我更快乐”、“祖国好美”、“雾霾是怎样产生的”等等。学生在接触及写作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无意间就受到了德育的熏陶。“母爱”让他们懂得感恩、孝顺,“做点家务活让我更快乐”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素质,“祖国好美”树立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雾霾是怎样产生的”帮助其产生保护环境的念头。其次,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生活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真实来源地,当他们与生活接轨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写出真实的自我和世界。若与生活远离,他们就更有可能捏造事实、凭空说假。而写作的真实与虚假刚好是德育的两个对立面,从这个意义上对于写作而言,走向生活就是走向德育。第三、开展德育活动,为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奠定基础。小学生凭空杜撰往往是写作材料的缺少,因此,为帮助他们写出真实的作文而开展一系列使其受益的活动显得很有必要。最后,在作文改评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的改评不只是对作文作为一篇文章进行评价,还应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述评。所以,对于学生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的道德倾向教师要积极表扬和赞许,对他们闪现出来的负面、错误道德情感教师应及时对其加以引领和改正。

四、通过语文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进行德育渗透

榜样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榜样传输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鼓舞人心的精神动力,有利于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美好的象征。其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为学生树立一个优良的榜样从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可现今他们中的很多并未做到以身垂范、为人师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学生做到,这给教师这一职业增添了不少暗淡的色彩。事实上,一个人格不高尚的教师不但不能为学生起到道德示范的作用,相反,他的恶习都会被小学生看在眼里、不断吸收,这给正处于模仿能力强的孩子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而一个道德品质优异、言谈举止优雅的教师则会成为学生的良师,学生从他那学到的东西也会受益终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地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就应该每时每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遵从的良好榜样。

五、结语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还有很多其他形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懂得善于发现,刻苦钻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自身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注解:

①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57.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57.

[2]孙秋白.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5.

[3]王海燕.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