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激情飞扬的历史课堂照亮孩子金色的童年

2015-09-10申林

考试周刊 2015年105期
关键词:真爱历史课堂激励

申林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在历史课堂上飞扬。

关键词: 真爱 历史课堂 激励

课堂是“小社会”,是“舞台”,其间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有生命的涌动。他们有观察、有体验、有讨论、有交流、有喜乐、有悲泣……生命原本如此,课堂本该如此,我们应该还历史课堂以真实,让其充满生命的无限活力。

试问,有哪位教育者喜欢如“死水”般的课堂,又有哪位圣贤能“主宰”课堂。课堂中不能没有“生命”,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课堂,应该是鲜明地体现和谐性、激励性的课堂。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一、真爱学生,让课堂充溢亲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一个没有爱和同情心的人是“不健康”的人。只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爱,才能享受人生的真谛;只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

教师真爱学生,还要实施民主、平等教学,学会宽容和等待。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建立在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才能还学生以自尊、自信,才能真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进取精神。基于此,我们在课堂上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在变,变得机敏,变得有活力。一个学生说:“我很内向,原本安静的我,也被‘活化’了,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另外一个学生讲:“老师,我们有时不愿下课,每当听到铃声,我们总有遗憾……”“真爱”是课堂灵动之根本。

二、关注问题,让课堂切进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离开生活,历史价值就无法体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课堂。而历史课堂又以“问题”为载体,“问题”是历史的心脏。因此,我们要以“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

1.课堂提问要有现实性

从熟悉的生活发现历史,并把它作为历史课堂的材料,可以使学生发现历史就在身边,感受到历史应用的广泛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活动。在《大运河》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事情进行提问。流经宿迁境内的大运河,哺育一代又一代宿迁人,沟通宿迁的交通,促进宿迁经济的发展。那么它开凿于什么时期?开凿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什么作用?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启发他们探究未知的领域,学生了解历史其实与我们并不遥远,就在身边。这样用熟悉的历史事件讲解教材中的枯燥内容,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趣,使其充满求知欲望。

2.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的一种倾向,它表明为一种好学的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如明朝对外有郑和下西洋,而我国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对外交往。那为什么清朝政府要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呢?讲到这里,学生纷纷议论,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可以想象课堂热闹的景象,以此“活化”我们的课堂,推动学习更持久,使课堂更精彩。

三、注重激励,使课堂良性循环

“好风任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激励就是唤起他们这种内驱力的有效做法。

1.表扬激励

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以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堂中,我们就听到这样的一些声音:你真聪明,你很用功,你真棒,有进步,真不错,你是敢于迎接挑战的孩子,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这些语言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闪亮着光芒,催人奋进。当然表扬不能廉价、泛滥,造成“捧杀”。

除语言激励外,还可配以物质刺激让其不断进步。陶行知先生教育学生“四块糖”的故事,耐人寻味。某些老师的做法给人启迪,诸如金苹果、七色花、聪明本等。这些做法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此这般,课堂怎么不出现“我说我说,我去我去”的喜人景象呢?

2.批评激励

没有批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犯错误后,适时批评是一种勉励,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定位,重塑自我形象。

当然,批评应讲究点艺术,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英语老师上课,组织学生完毕,正要回头放录音,被一声响亮的“报告”给怔住了,原来有学生迟到。老师提高嗓门道:“你怎么回事?迟到了,知不知道?连上课都迟到,你还能干什么好事!听到,这些挖苦的话,好强的学生转身跑开了。班内的学生不敢吭声,教师里很静。同样的事情,另一位数学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走到学生面前,抚摸着学生的头和蔼地说:“你路上没事吧,老师和同学正为你着急呢,不信你看,同学们见到你,都在笑呢!”同样是批评,后者,教师善意地提醒学生改进,语言幽默,有批评,有关爱,既不丢学生面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励学生通过自省,认识自己的过错,完成自我教育。

四、积极评价,倡导合作创新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评价,倡导学生合作创新。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积极的评价,但感觉收效甚微。这是因为第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结构没有改变,教师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机械呆板,对于学生的开拓创新思维就无法真正地给予重视。第二,教师虽然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开拓思路、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主体性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从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课堂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纽带,维系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负担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下工夫,努力营造民主包容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孩子温馨的乐园,促使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课堂”是永远开发不尽的圣地,我们何不让历史课堂激情飞扬。

猜你喜欢

真爱历史课堂激励
富婆妈妈迷失“真爱”陷阱,假病历护家遗祸绵绵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从《沉睡魔咒》看迪士尼的苏醒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