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为中心”视角下语文教学应关注两点

2015-09-10许鹏浩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重复学为中心品味

许鹏浩

2001年,中国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时,其中的文件里就把教育定位为“服务”,明确了师生的主客体地位。当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时,个别公开课中自我表演现象,如精致的课堂设计与学脉的错位、精美过渡语言的非课堂化、教师过度解读的个体作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课视角等都将发生改变。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必将发生质的转变。

我们应该从“学为中心”的视角,来关注我们的语文课堂。

那么什么是“学为中心”呢?张丰曾说过:“学”是指“学习”,且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概括一下其实就是:学生、学情、学法、学得。关注了“学情”与“学法”,语文教学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 ,才能促进学生有意义思维的学得,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因此,“学情”与“学法”是语文教学时最应关注的两点。

一、关注学情

学生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他们来到我们的面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各自的家庭、经历以及自我独特的个性、兴趣。当我们面前出现这么多个性迥异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相信他们对我们要学习的主题,一定已经有了某些方面或深或浅的了解。而这些了解中,一定存在着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方面,存在着孩子们知道的和未知的,存在着孩子们感兴趣的,也存在着孩子们不感兴趣的。因此,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方面去关注学情,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视角下,除了进行课前静态学情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动态学情的迅速反馈与分析。

因为课堂的生成性决定了师生在独学、问答、讨论、合作探究时,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各种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观点,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这样,教师能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很欠缺,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认知的可能出发,从学生学习心理和有效达成出发,顺势而动,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关注学情呢?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1.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山中访友》就两个问题——“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学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解决学生未知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学生的自主回答与教材的重难点是通过教师的指向来达到的,这一教师地位必不可少。

2.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马骉教学《河豚子》一文,先让各小组展示读了文章后的20多个疑惑,然后他根据学生的想知点与未知点,即兴提炼出4个与预设的切合点来进行教学。(4个切合点:A.小说从哪些地方看出当时的灾荒很严重?B.父亲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让家人结束生命?父亲是一个负责的男人吗?用文中词句回答。C.是什么使他们全家最终免于一死?D.灾害这么严重,为什么小说没有写到政府的救济,统治阶级干嘛去了?)

3.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俞志涛老师在全国课改展示活动教学《雨说》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内合作:这场雨如何点亮孩子们的内心?然后把各组答案用磁板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随机调整教学内容,或先讲第五节,或先讲第七八节;对“押韵、关键词品味、重复”等写法内容,根据学生的品味先后,不着痕迹地顺势而为,从而顺应了学生的需求。

4.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张春晓老师在区公开课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当学生只知“四盲”原因后即兴追问:能否去掉“盲目”?这一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从四盲背后指向了“人类”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意识。当学生仅停留在对作者痛惜感受但缺失家园意识时,张老师又随机设计两个层递性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消逝的仅仅是一个湖吗?我们消逝的难道仅仅是罗布泊吗?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合作时机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的时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张老师动态地干预学情,弥补课前对学情的估测不足,从而调控并提升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5.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或者不愿合作交流时,教师适时介入,或点拨提示,或表扬鼓励,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让他们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关注学法

现在教师普遍关注学的结果,忽视学的过程,这是知识为本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在“学为中心”的生动课堂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不是“问题的提出者”,也不是“学习的组织者”,更不会是“课堂的主导者”。其实,在站在“学为中心”的视角,教师应通过倾听、观察、引导、点拨、等待、协调等来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学、合作学、探究学生提供可能;学生通过合作、对话等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要关注学法,具体有以下四点做法。

1.倾听。让学生养成热闹展示背后倾听的习惯,是课堂合作对话的前提。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捕捉价值点,根据动态学情及时介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耐心倾听,发现与同学不同的想法,然后乐于表达,在质疑问难中思辨,享受思维的碰撞,浸润成长的生命。

2.对话。(1)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能够与教师和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且有自己的见解。当教师让学生展示时,学生们也能够积极响应。当小组讨论时或同伴交流时,学生也显得如此活跃。他们很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也对同伴的问题作出积极反馈。这样,学生主体的尊严被唤醒,自我实现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合作中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在互助中和谐发展、共同成长。这种课堂教学实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回归,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学中有“我”,激发了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心灵里种下我能行、我能做、我会做的金种子;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自信、自强性格的人。

如学生对“罗布泊消失了。”独立成句有一定的理解,但还缺乏深入的感悟。教师介入师生、生生对话之中,让学生比较句号换成感叹句的不同,使学生感受到句号里有作者残酷事实中的冷静,而背后压抑着作者揪心的伤痛,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触摸到作者的心灵。(2)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是无人能够代替的,因此,在阅读对话时,教师不能用导入语、背景介绍、图片、个人感悟、预设结果等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从语文学科的特质出发,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采用指导、引领和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品句悟情,与文本对接,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与作者所蕴藏的情感对接,产生情感共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充分体现文本细读的温度与深度,培养学生文本意识,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如有教师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把第22段课文改为诗歌形式,然后师生反复进行朗读。教师这样介入对话,架起了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关注停顿及重音时,以诗歌感性的情感去朗诵这段文字;同时,又配以悲凉而又伤感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地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同样,在学生感悟“善待家园”后,介入王开岭《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中的一段外部材料,学生思维进一步提升,打开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另外一个视角,使学生从一篇课文到一类课文,从一个主题上升到一个人生观、价值观。

3.合作。在“学为中心”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成功运用组内互相合作的方式,一起来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把问题的筛选权和解决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合作、组间质疑,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的目的。学生运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由自我构建到集体共建的转变,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提升积累、辨识、发现、创新的能力。

4.活动。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学活动既要有记忆活动,也要有理解、互动、情感、反馈和评价等活动。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学生的个体活动,又要有小组内活动和组间活动。就学习方式而言,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又要有在竞争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学习的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从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开放性问题、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在立足教材基础上又不拘泥于教材,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使课堂在活动中开放。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课堂应开放互动,它有知识的共享、多样化的合作共存和世界眼光;语文课堂应充满智慧,它有探究发现的启迪和伴随知识共生的智慧生成;语文课堂应富有活力,它有无限的生机和思维的深度撞击。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让课堂充盈生机,这是教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区

古林镇中学)

猜你喜欢

重复学为中心品味
品味六城:追溯中国的印记
品味中考 提升能力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创伤书写之“重复”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