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野下小说阅读教学刍议

2015-09-10蔡芝清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视野美学理论

蔡芝清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需要引入多元教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无疑是最为实用的。所谓接受美学,是从受众群体出发,强调读者对小说的接受、反应、阅读和学生的审美经验等内容,通过阅读过程中的问答诠释等方法,研究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展开,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与接受美学理论有极高的契合度。所以,将接受美学恰当应用于小说阅读教学之中,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小说鉴赏能力。

一、接受美学理论,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

接受美学理论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无论什么样的作品,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这个观点和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法是一致的。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高中教材中的小说都是名家名篇,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教师需要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行多维度探讨。如《林黛玉进贾府》,这是鸿篇巨著《红楼梦》的片断节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存在较大认识差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需要拓宽阅读视野,从作品内涵品质方面多做研究,透过故事情节获得本质认识。

二、凸显学习主体,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说阅读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知思维对作品进行知觉、联想、想象、综合和分析,并从中获得个性认知。高中生有一定阅读能力,对作品也会产生一定感知,可教师还是要做好阅读引导,注意对小说关键点进行解析点拨,校正学生思维方向。让学生通过阅读理顺各种信息,将系列感知信息符号转化为自身思想。小说阅读是受动行为,但并非是被动吸收,而是对小说的消化再创作,是学生的个性体验,并从中获得更多成长的力量。

教师要注意阅读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维,要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心得、自行判断、自行评价,要做好阅读笔记。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时,为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作品中,对人物进行到位感知,我将《雷雨》中人物关系展示在大屏幕上,然后针对人物找个性化描写,鉴赏这些经典描写,让学生从中领悟人物个性特征。通过独立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逐渐厘清人物关系,并对几个主要人物有了清晰认知。有的学生对人物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周朴园表面上看是封建卫道士,其实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对待鲁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其冷酷和自私意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鲁侍萍是一个具有复杂经历复杂情感的人物,只有走进其内心才能领悟其无奈和痛楚有多么深重。

引导学生根据接受美学观点阅读小说,教师需要进行针对性点拨。教师在引导上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掌控,又不能过于刻板,这样才能让学生阅读获得更多实效。

三、完善期待视野,实现阅读结构多元性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阅读是学生认知活动的一种形式,而学生在阅读小说之前,已经建构了认知结构,这就是接受美学上所说的“期待视野”。学生在阅读前的这些基本阅读能力如文学素质、审美体验、生活体验等,对阅读本身自然会产生重要制约作用。教师需要利用自身“期待视野”优势给予学生以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建立更为完善期待视野结构,为深入解读研究小说内涵搭好平台。

期待视野对小说阅读有制约作用,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期待也会有质的提升。在学习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我从题解入手,激发学生思维:

同学们看一下题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在什么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呢?这个题目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学生通过思考都能够找到这个特定环境,即加西莫多在广场受刑后,爱斯梅拉达却给他水喝,加西莫多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加西莫多为什么要受刑?随着问题的深入,人物命运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自然也更深刻了。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认知体系,这是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顺利完成这个构建任务,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作出针对性教学设计。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引入接受美学理论,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层次,强化阅读感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体验中获得认识升级。教师在接受美学理论引导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对教学内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掌握文本阅读关键节点;对学生阅读个性特征有清晰认知,采取针对性引导策略,实现文本生本思维的自然对接等等。

(作者单位:如东县丰利中学)

猜你喜欢

视野美学理论
印花派对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纯白美学
盛满理论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