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教学理念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探索

2015-09-10李艳旸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新模式高等教育

李艳旸

摘 要: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多变的经济格局和日趋明显的大众化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得不转变方式,结合中西方不同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模式。西方高等教育的模式,先进的理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中国大学不断探索、革新,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西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 新模式

一、 引言

教育关乎一个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维系着社会的发展,牵动着每个人的发展轨迹,而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往往对其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教育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还不断服务于科技和其他社会文化建设,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和西方有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文化差异造就了其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千差万别。探索一套创新、高效、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需要将中西方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教育革新的新路子。

二、中西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差异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全球化,近年来,越来越热的西方留学潮引发了教育学者的思考。多年来的发展和改革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然而,尽管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受到各种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和阻碍,因此二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味追求专业的“多样性”而忽略“有效性”。大学之大在于校舍占地面积之大,专业之全面。这种一味追求专业的全面性往往会导致“专而不精”,大学的专业设置如果忽略自身的定位和办学能力,培养出的人才反而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西方的大学定位精准,专业设置合理,雇佣名师提高教学水平,自然能培养出更多的专才。

其次,中国的高等教育注重传授知识,而西方则注重教授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中国高校的课堂上,还会有老师争分夺秒教授知识,为学生标注重点难点,一旦出现课堂讨论活动,学生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在西方的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导,课本内容不是上课的重点,答疑解惑,组织激烈的课堂讨论才是老师的使命。

最后,中国与西方在师资来源和培养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的高校中,教师多数是学术型,大多数是在同一所大学中从助教做到教授,知识结构单一,社会经验闭塞。因为教师的晋升与科研有很大关系,因此很多教师将大部分经历投入科研而不是教学。国外大学的教授通常是从世界范围选拔招聘来的,他们经历丰富,与社会各界联系广泛,同时也为高校带来宝贵的资源。

三、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研究与讨论西方的高等教育模式,旨在汲取其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的新模式。通过这些分析研究,我们不难看出,教育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个体性,成功的教育模式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不能照搬,只能吸取其共性。因此,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而言,吸取西方高等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不断建立健全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一,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高等教育依然是一种十分稀缺的资源。面对多样化,多层次,不同规格的社会需求,高校应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剔除专业设置中的重合现象,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同时,拓宽专业口径,鼓励学生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修并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断适应多变的市场格局。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一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内容是否适应社会潮流等,因此,重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用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学位、外出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革新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校重视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教育,学生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综合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进程,避免学生接受过窄的专业化教育,避免文化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鼓励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正确面对压力,面对竞争甚至面对失败,培养健全的人格,坚定理想信念,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

第三,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坚持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改革办学体制,加强高校管理工作,鼓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不断改革、创新、提升、发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少直接体现在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设施不足,图书馆藏书量少,实验室利用率低,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等方面。香港高校的成功经验说明,教育资源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合理、高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加大对重点学科的项目支持,培养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新型人才,促进高校的转型和发展。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人才,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人才。西方的高等教育,融合其独特的教育理念,鲜明的教育特色,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通过借鉴西方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革新我国高等教育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凤明,等.我国的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J].高等教育研究,1998(1).

[2]张西茜.美国高校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评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新模式高等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