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注重”做好都市报时政新闻

2015-09-10陈瑞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注重都市报谋划

陈瑞

【摘要】都市报“经营”时政新闻,要注重运用新工具提升时效性,要注重谋划,增强其权威性、可读性,使其发挥指南针效用,帮助读者拨开心头的迷雾。

【关键词】都市报时政新闻时效权威解读谋划

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一样,是都市报不可或缺的一类新闻。我们无法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读者需求的多样化,日益挑剔的读者关注时政新闻,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是什么”,更是更关注“为什么”、“怎么样”。这对都市报的时政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做好都市报的时政新闻,使其更契合都市报的定位,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时效,大餐才能更新鲜

面对新媒体的咄咄逼人之势,抢抓新闻时效性的话题无须探讨。但对于时政新闻来说,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抓住其时效性,进而向读者提供更多的独家新闻呢?

1、要与所联系口子建立良好关系

只有良好的互动,才能保证不漏稿,才能保证有独家的亮点不时出现。时政新闻记者应该与自己所联系单位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把握住这些单位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工作思路。同时,记着还应该对所联系单位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特别关注。值得警惕的是,记者不能成为坐在办公室的记者,成为网络的“寄生虫”。要经常、定期走进所联系单位。毕竟,只有在不断的沟通中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交流,往往会有独家新闻的产生。

此外,记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笔记,最好是为自己分工的部门建立档案。自己所联系的口子,今年有哪些重要活动或事项,分工单位近期工作的侧重点在哪里,这些都应该成为记者笔记的内容。记者只有持续对这些大事、要事进行关注,才有可能及时抓住好新闻。

2、要具备一定的敏锐性

所谓敏锐性,其考验的是记者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眼前的这则信息有价值吗,和读者有何关系,牵涉面有多广?这都是记者应该考虑的。

只有具备足够的敏锐性,记者才能迅速从繁杂的信息、冗长的会议中“取己所需”,最终写出有分量的时政新闻来。

3、要学会运用新工具及时发布

如今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很多记者除了携带“长枪短炮”之外,还会携带者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通过网络及时发稿。

都市报的记者应该树立“全能型”记者的观念,通过网络途径,将在现场抓到的新闻,以简洁的文字、简要的信息对新闻进行勾勒,发送到报社后方,经过编辑后在相关网络平台上迅速发布出来。

二、注重谋划,才能合读者胃口

新闻本身是不可以策划的。然而,针对一些题材重大的时政新闻,报社应该加强谋划,让其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这里必须要指出,一方面,提前谋划的结果应该来自于采编例会上的“七嘴八舌”,应该源自于采、编两个部门,乃至报社整个采编系统的大力沟通。另一方面,好的谋划来自于对所掌握材料的精心研读,也取决于记者对所分工口子工作的理解程度,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新闻敏锐性,毕竟,不少好时政新闻都蕴含在“文山会海”之中。

在合福高铁即将开通之际,新安晚报开辟了“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专题。该专题致力于“大力气挖掘合福高铁背后的故事、尽力展现这条铁路的魅力,为老百姓出行和旅游探路,做好民生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安晚报这次的采访并非单兵行动,而是皖赣闽三省主流都市报网一起行动,并在合肥举行了启动仪式,进行集中实地采访。对于合福高铁开通这一牵涉人数多,涉及面广的重大新闻来说,新安晚报和其他都市报一起进行了精心谋划。因此,这组经过谋划后推出的报道必然会引人注目,给读者有所帮助。

再来看自于南方都市报的一组报道。2014年10月份,广州各部门晒决算。南方都市报以多个版面对这个群众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关注。围绕着会议费、公务车、接待费、会议费等群众关关心的话题,该报采用部门间横向比较和部门自身纵向比较的方式,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展开解读。同时,该报还请中山大学的教授对这次晒决算情况点评。总的来看南方都市报的这组报道,内容很多,但条分缕析,可读性强,没有精心的谋划,这是办不到的。

从上述两个例子来看,都市报对时政新闻的提前谋划,不仅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还能够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人从中有所收获。

三、注重权威,让新闻站得住脚

受众对于新闻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准确。都市报的时政新闻权威性怎样树立,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做好新闻信息源的管理。

时政新闻的信息来源,必须是权威的,是可以“溯源”的,而不能是道听途说甚至是个人编造。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应该详细介绍这则新闻的来源,如某次会议、活动或者是新闻发布会。没有清楚的来源,也没有经过认真仔细的采访,听风便是雨,这样的新闻,只会误导读者,损伤媒体的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时政新闻应该避免“有专家指出”,或者是“相关人士表示”字眼的出现。新闻报道应该是严谨的。在采访到具体的人物时,应该是有名有姓,并应该准确地标注出受访者的单位和职务。

但有消息源的新闻一定真实吗?也不见得。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各类消息遍地可见,其中不乏一些假新闻。如某晚报微博如是说:“‘降落!!!!!’马航总经理现场讲话,航班已证实在越南南宁(音)地区降落。”也有媒体发布消息:据CNN报道,马航MH370航班已确定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北100公里境内坠落。事实证明,这些消息并不可靠。

另外,在现实中,少数记者未经扎实采访,在网络上复制一段文字后,再冠以“专家”二字,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

四、注重解读,接地气才会有市场

让时政新闻接地气,更“都市”,这是很多都市报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何“接地气”,让时政新闻不再干巴巴一团?对时政新闻进行解读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每年午收季节,秸秆焚烧都是热点话题。2014年6月12日,新安晚报推出了大型报道“秸开新篇”,对秸秆焚烧这一新闻进行了关注。报道既见事(秸秆焚烧),又见人(政府部门、农民、专家、企业);既提出“怎么解决秸秆”问题的疑问,又从“疏”、“堵”两个方面予以全面关注;既指出了秸秆焚烧存在的难题,又就秸秆出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现场(“雾霾天里,烟火味淡了许多”),又有思考(“高压”并非长久之计,应让市场发挥作用实现秸秆利用的良性循环)……这则关于秸秆焚烧的报道,充分展示了都市报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深入浅出,却又发人深思。

怎样才能做好时政新闻的解读?首先是解读的选题应有代表性。如政府重大决策、新规出台等,或者是相关民生的话题。如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19此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表示,力争在明年出台《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按照“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思路制定相关内容。该消息一出,“有位购车”这短短四个字,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对于这类时政新闻,且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都市报可进行多方位解读,甚至可以本土化;其次是解读应该注意全面、科学。时政新闻的解读,应该讲究全面,即全方位解读,为人们剖析问题的各个方面。解读还应该注意科学性,应该请业内人士进行专业探讨,而不能讲外行话。如上述提到的秸秆焚烧报道,报社用了六个版报道,以秸秆禁烧现状、禁烧存在难题、秸秆出路、专家学者建议为思路,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阐述,让人从中有所收获。另外,解读时政新闻形式可以更鲜活,如采用图标、漫画形式进行。6月11日,南方都市报一则《广东公积金增值收益全国居首》引起了人们关注。除了正常解读外,该报还使用了“2014年全国公积金缴存放贷一览”、“2014年广东公积金整体情况”两张图表,让人一目了然。

五、注重互动,让时政新闻成为沟通桥梁

所谓互动,即以“时政新闻”为媒介,在报纸和读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对于每一条关系自身利益的新闻,读者可能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报纸围绕时政新闻加强互动很有必要。

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电子信箱、网站投票等形式来进行,当然也可以采用传统的信件方式。

新安晚报的“厅长零距离”栏目已经成为该报的一个金字招牌。来自安徽各省直机关的负责人,经常受邀参加该栏目,和读者进行交流。比如该报在2014年5月,便邀请了安徽省环保厅主要负责人做客“厅长零距离”,就环境违法、秸秆焚烧、空气质量等一系列公众关心的问题和读者进行交流,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无独有偶,楚天都市报在2014年承办了由湖北省纠风办主办的“市民有约·厅局一把手接听热线”活动,同样也是邀请湖北省各厅局一把手到报社,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与读者互动,甚至是现场办公。

政府官员到报社接听热线,体现出的是报纸为了更好的适应读者需求,力图实现从“我供新闻”往“读者DIY新闻”过度的一种体现,即让读者来“点单”新闻。这同样也是都市报为适应形势发展而主动变革的一项举措。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注重都市报谋划
谋划好论证思路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企业发展战略谋划浅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关于首都功能疏解的若干设想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