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新课改下音乐课的五个“注重”

2016-12-27宋晓燕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注重音乐课新课改

宋晓燕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我们翘首着新课程改革的新变化,吮吸着新理念带来的新养分,热情投入新课改,找准新变化,发现新的音乐课更贴近人性化的五个注重:

一、更注重“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去音乐课常常脱离鲜活的音乐形象去教抽象的音乐知识。课改后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用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

二、更注重“学法指导”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去“教”,较少考虑学生的“学”,致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现在教师备课一方面备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备“学法”。教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出发,加强教学与其生活经验的联系,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从而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如在《非洲音乐》一课中,学生了解了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舞蹈风格,教师分给每一小组的学生空间和乐器:鼓。让学生自由创编节奏,并开展一系列的形体活动,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有足够的空间展示,有的小组学生是打鼓进行节奏律动,有的小组学生是进行非洲土著舞蹈的模仿和创编,还有的学生进行的活动是非洲人民音乐生活场景的模拟。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更注重音乐课的“活动过程”

音乐课的实践性很强,音乐教学活动实际上离不开学生演唱、演奏、创作和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新课改提倡除重视“活动结果”外,更看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索、发现和创造。如鉴赏教学中,把音乐作品当成无标题音乐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讨论音乐的情境及音乐画面,并为自己心目中的音乐描绘主题,活动过程中,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四、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让每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是我们音乐教师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以往有这样的现象,音乐课堂是“学优生”表演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他们在这里体验和感受不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喜悦。课改后如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包括兴趣不浓的“学困生”,让学生都能从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从中受益,显得格外重要。课改后,课堂中涌现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表演、创编、探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

五、更注重“音乐文化”的点睛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外国教师有《大纲》没教材可以上课,而中国教师有教材无《大纲》可以上课。”教师觉得把教材上的内容讲完,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如今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广大音乐教师的共识,音乐被置身于文化背景中,同其他领域相互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1831年肖邦离开祖国还不到一年,华沙起义失败了,使他在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悲愤的心情下所写的这一乐曲。在聆听中要让学生能听出:曲中具有英雄气概的刚毅主题,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体验音乐丰富、震撼人心的表现力。

高中音乐新课改为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现在,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欢声笑语撒满了课堂的每个角落,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贯穿于整个教学流程,学生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注重音乐课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喜欢的课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江苏省射阳县三个“注重”强化村书记考核工作
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把握好四个“注重”提高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