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病人护理管理中的 应用

2015-09-07于继兰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开放式精神病病房

于继兰

大庆市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黑龙江大庆 163000

精神病(psychosis),是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疾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1],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一般人难以理解其动作行为;当患者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可出现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行为[2]。该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复发性高等特点。当一位患者首次发生此疾病时,患者及其家属都难以应对,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带来了挑战[3]。一般首发的精神病患者都难以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表现出极差的自控能力,情绪异常焦虑躁狂,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等表现[4]。因此,在首发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亟待寻找一种科学的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增强患者的护理效果为最终目的。为此,该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6例精神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验证在首发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开放式管理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和治疗的56例精神病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男性25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38.3±11.2)岁;诱发因素:有者38例,无者18例;分型:29例躁狂型,27例淡漠型。随机分成各28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2±10.6)岁;试验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39.9±8.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管理方式

对照组:封闭式护理管理。传统封闭式的病房,传统护理措施的护理管理模式。

试验组:开放式护理管理。①病房的设置:以家庭式的布置方式为宗旨,家庭的双人房,具有与家庭相同的独立卫生间,给予家庭应有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沙发、洗衣机、热水器等等。②病房外的设置:建设一系列的文娱措施,例如图书馆或是电子阅览室、羽毛球室、乒乓球室和棋牌室等③定期实施健康教育:定期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让他们知道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的必要性及治疗方法与前景,另外,利用多媒体设备如电视、电脑等对患者进行讲解,同时,鼓励并支持患者互相沟通。④心理干预: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由于患者病前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因此,需要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治疗方法,消除患者不接受不配合治疗的焦虑和抵抗情绪。护理人员应掌握实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从内心关心患者。⑤进行个体化的饮食指导:首发的精神病患者会出现拒绝进食或者暴饮暴食的异常行为,因此,要给予个体化的饮食指导。⑥文娱活动:定期开展组织一定的娱乐活动,尽量为每位患者举办生日庆祝会,特殊节日举办相应的节日晚会,开展不同类型的交流会,让患者多多沟通。⑦公告板与意见箱的设置:开展无记名的意见箱措施,如患者有什么意见或是建议可以以写信的方式进行反应,医护人员每周固定时间予以收集,并根据意见箱的要求作出相应的答复写在公示板上。⑧请假离院规定: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如提出申请,必须经过主治医生的审定与批准;对于病情不适很稳定的患者提出申请时,不应严厉拒绝,而是应耐心的询问其回家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劝导,打消患者离院的想法,安抚其情绪。

1.3 评价指标

实施12周后,评测所有患者的BPRS与ADL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PRS、ADL评分的比较

经过12周的不同的分组护理管理后,试验组通过开放式护理管理后,BPRS评分降低率(49.26%)明显高于对照组(35.82%),χ2=4.178,P<0.05。对照组的 ADL 评分降低率 (47.49%)明显低于试验组 (6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09,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BPRS、ADL评分(x±s)

表1 比较两组的BPRS、ADL评分(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BPRS ADL实施前 实施后 实施前 实施后试验组 50.34±3.76 25.54±2.48 40.81±3.83 16.24±1.48对照组 50.53±3.98 32.43±3.03 10.8±3.6 21.64±2.35 t-10.472 -7.425 p<0.05 <0.05

3 讨论

由于精神并具有很强的精神系统症状,因此,此疾病就给护理工作带来的极大困难[5],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来给患者减轻痛苦,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首次发病的患者,如若能够控制好患者的首次发病病情,有利于患者日后病情的控制与治疗[6]。目前,国内对于精神病的治疗仍停留在封闭式的护理管理模式,更注重于生物学的治疗效果[7],而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创建开设了一个新纪元。从其建设方面来看,一切以患者的心理、自由及自然生活为出发点,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患者既可以通过病房外的各类球室,增强患者的体魄[8];阅览室及棋牌室有利于患者情操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文娱活动,给予患者更多的沟通机会,增强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药物与精神教育的治疗,一点一滴改善患者的精神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是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的,取替了封闭式管理中的被动治疗模式。

该研究表明,经过12周的分组护理管理后,试验组通过各项干预护理后,BPRS、ADL评分等降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实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娱乐活动等等一系列的开放护理管理,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掌握了疾病的防治原则,主动进行规律的锻炼和遵守出院后的医嘱等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各个方面得到大幅度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盖海军, 朱志启, 吴景观, 等.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期间影响因素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19(7): 591-594.

[2] 陈永琴, 曾俊, 杨杰. 对首发精神病病人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 护理研究, 2011, 25(3): 609-611.

[3] 孙庆红. 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11中旬刊): 459.

[4] 王志友, 冯丽艳, 李淑艳.住院精神病人开放式治疗及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31): 255.

[5] 郭明英, 杜丽红, 赵春梅, 等. 精神科老年开放病房安全护理管理探讨[J]. 医药前沿, 2014(16): 245-246.

[7] 黄平, 黄燕. 精神科开放式病房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2): 29-30.

[7] 汪莹, 朱彤. 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对患者护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11): 1384-1387.

[8] 杜荣荣, 张景明.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IB): 96-98.

猜你喜欢

开放式精神病病房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换病房
都有精神病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