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9-07马汝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品管圈新生儿发生率

马汝荣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质控科,山东青岛 266300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around,QCC)是一种新的护理工具法,主要是发挥团体的优势,解决现场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并降低工作成本。而新生儿科是临床科室中较为重要的科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1]。该研究为了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特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100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儿60例,女性患儿40例,年龄6~26 d,平均年龄(12.36±1.25)d。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实施步骤:

①建立品管圈:选取12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并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圈名,充分发挥团队护理的优势;仅仅围绕品管圈所设立的主题,设计相应的圈徽,便于日后的宣传。全体成员均自愿产生,并有护士长担任组长,充分起到辅导、管理的重要作用[2]。

②选定主题:成立品管圈小组后,组内成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新生儿科护理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来圈选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问题作为该次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综合分析,得到新生儿科红臀发生率较高,且对新生儿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最终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

③分析原因:品管圈小组成员对新生儿红臀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绘制鱼骨图,根据分数的统计结果,最终确定导致新生儿红臀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高;新生儿自身皮肤薄嫩.皮肤抵抗力差;尿不湿更换不及时;换尿不湿动作粗暴损伤;更换尿布未外涂护臀霜;医护人员手卫生不合格;未及时交接班。

④拟定对策:首先,建立和完善红臀风险觋警报告制度并进行预警性护理干预。其次,护理人员根据新生儿红臀发生原因中各个因子的分数加以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并将其记录下来[3]。尤其对高危患儿,应设置特定区域加以护理管理,由责任护士长将患床号、性别、年龄、大便次数等记录在黑板上,便于查看,并在床头挂预警牌;明确职责,落实到个人;加强护理巡视工作,对婴儿尿布的更换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换取尿布的过程中,动作宜轻柔,切忌用力擦拭;每次擦洗婴儿屁股后,在臀部或周围皮肤褶皱处涂抹护臀霜。再次,对于出现红臀婴儿,在治疗原发性疾病基础之上,给予局部护理,记录红臀出现时间、皮肤破损度等,从而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法。最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n(%)]

1.3 观察指标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给予评分,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级,分别为≥90分、80~89分、70~79分、<70分。

1.4 统计方法

红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红臀发生情况

对照组,红臀发生6例(12.0%);观察组红臀发生1例(2.0%);两组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3 0,P=0.012<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

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0.0%,观察组患儿则为96.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638,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临床中对新生儿红臀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较多,如:局部吹氧治疗、地塞米松治疗法及湿润烧伤膏法[4-5]。尽管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工作,才能够避免红臀发生。伴随着品管圈在我国医疗领域的不断深入,在各个科室均得到广泛应用,并起到较好的护理管理效果[6]。所谓品管圈则是一种品质管理活动,主要是指同一专业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在小组内确定护理管理主题,分析原因,最终制定护理对策。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使护理人员从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7-8]。该研究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在小组内部确定新生儿科护理管理的主题,定为“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然而分析新生儿科红臀发生因子,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监督方案。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生儿科实施品管圈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红臀发生率,具有重要价值。

[1] 王岚平,京娜,刘文清.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59,61.

[2] 商存平,童频,廖冰,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6):5-7.

[3] 杨洋.品管圈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25):34-35.

[4] 苏娜,李显梅,周初萍,等.品管圈活动提高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14):9-12.

[5] 郑小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3,12(9中旬刊):350-351.

[6] 党珂,王建,王晓娜,等.应用“品管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中国卫生产业 ,2014,2(5):177-178.

[7] 于相举.品管圈活动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1.

[8] 胡晓芳,郝立新.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老年病科患者意外发生率的探索 [J].中外医疗,2014,2(14):142-143.

猜你喜欢

品管圈新生儿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