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有一种感动就够了

2015-08-15石武琴

语文天地 2015年20期
关键词:新媳妇百合花通讯员

石武琴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的标题是“小说家谈小说”,引用了大家茅盾“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一文,评的是短篇小说《百合花》。在实际教学中,这一课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可能并不如其他课文,但是学生却非常喜欢读《百合花》,对其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茅盾先生的文章,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在教学中进行深度思考也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一、“挺让人感动的!”

选择在课堂上着力于本文,完全是因为在曾经的教学中听到过的学生的一两句话,其中一句就是“挺让人感动的!”而之所以能够听到这句话,又是因为笔者亦喜欢此文,并时常为之感动。另外笔者注意到的是,学生的阅读甚至是多次阅读,常常是在教学之前。这可以理解,毕竟,《百合花》作为小说,其可读性要强于前面的散文与后面的文言文。

如教材后面的《探究·练习》所说,学生及笔者是被小说的结尾“深深打动”的。一个通讯员,一个新媳妇,另加一个“我”,就是小说中的三个人物,此处且不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只从最基本、最细微的人情来到读,便是寻找到了阅读该小说的最佳途径。人为什么会被感动?那一定是因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扣动了人内心深处最柔弱的那根心弦:一个天真无邪的19 岁的通讯员,在生与死的瞬间选择了义无反顾;一个结婚才3 天的新媳妇,在留与舍之间,将唯一的嫁妆给了战士,然后又永远给了通讯员……笔者相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没有想到太多的崇高,他们只是在阅读到结尾的那一瞬间被感动了。也是在那一瞬间,他们可能就读懂了通讯员,更读懂了新媳妇。对于像这样的小说而言,还有什么比那一瞬间的感动更珍贵呢?

又如笔者在小场合跟学生聊天时学生所说:“几乎每一次读这篇文章都会被感动!”笔者相信这是学生的真心表达,即使学业再重,阅读小说的时间还总是有的。而当笔者细思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多次阅读这篇小说时,并没有刻意去到他们那儿寻找答案,因为笔者坚信是内心中那份感动在召唤着他们。

由此去想包括小说在内的初中语文教学,似乎我们很少珍惜学生读完文本后的第一感觉,笔者以为这是不妥的,因为第一感觉从课程论的视角看就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整体感知”。什么是感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指感觉与知觉,其直接建立在学生阅读文本的感觉上,是文本阅读中最值得珍惜、最有教学价值的资源。

二、“有感动就够了啊!”

有意思而又略有些尴尬的是,当笔者试图从小说写作的角度去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时,当笔者想从“小说家谈小说”的“高度”去引领学生时,一个心直口快的学生说:“为什么要教这些呢?干嘛要这样呢?有感动就够了啊!”而这声“呐喊”竟得到了许多学生的附和。这便是笔者听到的学生的另一句话。

在那一瞬间,笔者立刻意识到:学生此时需要的不是别的,他们只需要呵护他们内心里的那份感动,他们不想自己的这份美好的感觉在教师的“分析”之下变得支离破碎。面对这一生成,笔者只好中止了原来的教学程序,让学生面对着《百合花》继续进行着他们没有任何粉饰的素读。

这个素读的过程几乎是无声的,似乎在那个瞬间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世界里,笔者竟然也走了神:在自己的回忆当中端详着通讯员,思忖着新媳妇。眼前新媳妇脸色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的情形,“那条枣红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那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的情形似乎也越来越清晰,但又真的越来越模糊。当笔者和学生略微湿润的双眼互相对视时,各有一丝强装笑颜的表情闪过,也在那一瞬间,其实师生已经读懂了对方。笔者以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这段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说得对,读完《百合花》,有了一种感动就够了!

当然,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优秀文本而保持一份理性也是必要的,因此这里说“够了”更多的是指对学生情感需要一种完整体验的尊重,并不意味着放弃语文教学自身的责任。

三、感悟

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茅盾先生作为大家,其“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亦是对此文的最佳评判,在大师的作品面前,曾不止一次地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先生之文对《百合花》的写作特点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对小说创作者亦应有提携之效。

但教学总是面向学生的,学生在阅读《百合花》时却总想不到小说的作者,想不到小说的结构,更想不到自己学习小说是为了从“故事”中品味“精致的细节”,那个时候他们纯粹是一个阅读者而非小说的创作者。阅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自己的内心交给了小说,意味着内心的脉动会随着小说的情节而跳动。于是通讯员的青涩——带“我”的途中总是与我拉开一段距离、不敢面对“我”等情节;通讯员的简单——借被子时说过与“我”同样的话却借不到被子;通讯员的倔强——不要新媳妇替他补衣服;通讯员的伟大——生死抉择;新媳妇的“气汹汹”——“是我的(被子)——”等等,便在学生的面前成了故事的脉络,亦成了他们内心情感的音符。

在这样的阅读面前,任何与小说创作相关的“技术”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技术相对于情感而言本就是多余的。笔者相信,对于学生而言,小说的精妙不是体现在对小说的解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对小说细节的直接体验上。小说创作者亦如是,创作小说的过程首先一定是情感赋予的过程,写作技术应当只是用于让情节更丰满而不能替代情感的赋予。因此,对这一类小说来说,有一种感动,就够了。

猜你喜欢

新媳妇百合花通讯员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百合花
《百合花》中新媳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一朵百合花
春光明媚
百合花
第一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