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家训中有关惩罚的现代启示

2015-08-15余夏华

杭州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子弟教化家训

文 余夏华

古代家训中有关惩罚的现代启示

文 余夏华

当今中国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家庭规模由原来的“大家族”变为现在的“小家庭”,家庭教育面临着众多新的问题。尤其是对待子女过错,面对着子女有时候无理取闹的乱发脾气,对物质要求挑三拣四,不遵守社会纪律与要求等问题,家长是该一味地宽容忍让子女的过错,还是应该学习“虎妈”“狼爸”式非常严厉的教育方式,许多年轻父母往往处理不当。而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家训中有关“惩罚”的内容,学习古人在教育其子弟家人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又颇具特色的家教之要。

家训即“言居家之道,以垂训子孙者”。主要指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也包括兄姐对弟妹的告诫、夫妻之间的嘱托,以及后辈贤达对长辈,弟妹对兄姐的希望、要求等。从家训文献资料分析来看,古代家庭教育尤为注重的就是对子弟家人学会“做人”的培养,其中,“惩罚”是辅助家庭教育“行教”的一种重要方式方法。

古代家训中有关惩罚的内容体系

在各大家训中,关于惩罚的专门人员、场地,关于“惩罚”的对象是谁,哪些行为需要惩罚,如何惩罚,惩罚的原则又是什么等都有具体明确的条例。

惩罚的规范。在“大家长制”的古代,家长是家族或家庭之首,一般来说,包含家族或家庭内部大大小小事务的家训就出自于他们之手。在各大家训中,有些还规定了考核、教育、约束子弟家人的专职人员,比如说在《郑氏规范》中,就提到了“督过”和“监视”两个职位。“督过”负责监察族人过错,“监视”则纠正整个家族的是非。另外,家训中也指出,处罚违反家训或者训诫、教导家族或家庭成员的地点大都就在各家的祠堂,而祠堂是家族或家庭中最具威慑性的地方。

惩罚的原因。封建时代的人们受“忠孝节义”的纲常礼教等儒家学说影响很深,大多数人都在遵循“忠孝节义”这个礼制下度过一生。而违反“忠孝节义”,是受处罚最多的情况。比如说,包拯在他短短37个字的《包公家训》中,都在告诫子孙为官必为廉,若后世子孙犯了贪污财物罪,则“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惩罚的原则。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实施“惩罚”,往往遵循着“有错就罚”“有据”“有度”“有时”等具体的原则,而不能滥用惩罚手段。比如说惩罚有度这一原则,《郑氏规范》中认为,“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需适厥中。”《庭诰》中也提到,“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不如无惠。”认为只有适度的惩罚才是有效的惩罚。

惩罚的程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代不少家训训主认为,家训的作用在于“借法行教”,惩罚不是目的,所以古代的惩罚程序也讲究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过程。首先,在平时利用一些工具如《功过格》、《劝惩簿》或者家庭聚会之际,对子弟家人的善行进行表彰,恶行则进行批评;其次,若子弟家人犯错,家长则对他们进行反复的劝诫教化,自省改过;最后,若劝诫无效后,才会面临家族内部的惩罚,再犯则送入官府处置。

惩罚的方法。从家训文献资料分析来看,关于惩罚的方法,由轻至重主要是分为“经济罚”“肉体罚”“精神罚”“资格罚”四种。其中,经济罚主要是通过罚钱、罚祭、赔偿、没收族田等与经济挂钩的处罚达到惩罚目的;肉体罚主要指违反家训之人处以肉体的折磨,比如罚跪、鞭笞等;精神罚主要是对犯错之人进行公开训斥、警告、面壁思过等;资格罚则主要是对违反家训的有关成员给予驱逐、除籍、革谱等。

古代家训中有关惩罚的现代启示

随着大家族的解体和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训中的各种教化思想也随之衰弱。但是,家训“提撕子孙”的重责,有关于教化的许多积极、合理的内容却不会因此失去其价值,比如说前面所提到的古代家训中制定的有关“惩罚”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内容体系,现在一些家庭制定的家规和古代家训也有一脉相承之处,古代家训中的合理内容可以为现在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首先,家庭教育中“惩罚教化”的理念不可或缺。古代家训以惩罚辅助教化的方式,不仅有利于约束家人子弟的不正之风,避免因违法犯罪导致整个家族罹难的危险,保护家族的生存与发展,还维护了封建统治与社会秩序的稳定。而这种教育方式表现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仍有一定价值,比如说有些家庭中就制订了现代的家规家法,对于子女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进行了规范,避免了家庭溺爱现象。关于现代有些家庭溺爱子女,归避惩罚,古人早就对此表明态度,如曾国藩则预言,“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颜之推则直言,“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始终要有惩罚教化的理念,不是说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如夸美纽斯所说,“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去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其次,在内容上,借鉴古代家训中严慈相济、有理有据、有度有序等原则。在我国古代家庭中,家长责罚家人子弟会频繁地使用罚跪、示众共攻、鞭笞、革谱等严厉的手段,在当今崇尚民主法治的社会都是需要驱除的,但古人在对待子女过错问题上坚持严慈相济、讲究依据等却值得我们反思。比如说古代讲究养正于蒙,认为教育子女应宜早宜严,一些惩罚效果在孩子年幼时期反而表现得更好。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说,“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现在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习惯性格品行培养的关键期,孩子在幼儿期没有完全成熟的认知能力,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认识社会。因此,适当的惩罚效果会明显。另外,等到子女认知能力增强,如果幼儿期的教育没有成功,再选择使用严厉惩罚,则很容易导致父母关系恶化等。

再者,在途径方法上,借鉴古代家训中言传身教、循序渐进、环境熏陶、奖惩结合等做法。其中,“言传身教”指的就是家长要做好榜样的作用,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个举止的注意,这都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这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就要求制定的惩罚条例要一视同仁,家长犯错同样会面临被惩罚危机;“循序渐进”指的是在家庭教育时要注意教育程序,先教育,再进行惩罚,运用惩罚手段更是要慎重;“环境熏陶”则是指要利用周边的所有资源对子女进行教化,比如古代家庭中会经常举行训诫仪式、召开家庭会议等,及时矫正子女不良行为,预防犯错;“奖惩结合”指的是对子女有功即奖、有错就罚的态度,明清以后,许多家族中还出现了可数量化的《功过格》、《劝惩簿》等物件,对照进行自我考核,形成对待家庭教育良好的态度。

猜你喜欢

子弟教化家训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Class Action
秋夜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家训伴我成长
围炉夜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