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野下杭剧的生命力探究

2015-08-15

杭州 2015年11期
关键词:非遗剧团杭州市

文 夏 强

“非遗”视野下杭剧的生命力探究

文夏强

自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概念及2003年公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传播等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活态、动态发展特点的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精神文化范畴,具备可变性、行为传承的特点,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求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杭剧的兴衰

杭剧,是发源于杭州市区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曾经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水乡和上海﹑苏南地域,并在赣西﹑浙东略有涉足。

杭剧源于宣卷,宣卷是始于元明﹑流行于江浙﹑直到现在还零星存在于民间的一种宣讲佛教经书故事的艺术形式。1923年底,杭州织绸业的几位工人受来杭演出的淮扬文戏的启发,组成民乐社,沿袭传统的宣卷调,加入“梳妆台”等唱腔,用胡琴﹑小锣﹑三弦﹑鼓板作伴奏,于1924年1月,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公演根据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女》,人称化妆宣卷,这就是杭剧的雏形。

杭剧诞生后,不久就建立起民乐社﹑金记武林班﹑虞记舞台﹑民新舞台﹑公记舞台﹑德记舞台﹑明星舞台等16个班社。有的活跃在杭﹑嘉﹑湖地区,有的扎根宁波﹑绍兴﹑金华,还有的则游走于上海﹑苏南一带。1949年后,新中国戏曲改革开始,杭剧迎来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除长期在杭州演出的杭州春秋杭剧团外,流落到江苏宜兴的德记舞台就地登记,后改名为宜兴杭剧团,并于1957年回杭成立杭州杭剧二团。1958年两团合并成立杭州杭剧团,1961年3月为抢救﹑振兴杭剧,相关部门把散落民间的老艺人和编﹑导﹑音﹑美专业人员及部分青年演员﹑演奏员集中起来,组成新的杭州杭剧团,全面改革杭剧。

1961年国庆前夕,杭剧《银瓶》在杭州新中国剧院首演,受到观众和专家们的普遍欢迎。1962年启动新剧《李慧娘》,田汉看后评价“与北昆相比,各有所长”。其后,杭州杭剧团又创演《雷锋》《王杰》,改编《年青一代》《雪里红梅》等现代戏。可是好景不长,到1968年,杭州杭剧团被有关部门撤销。

好在经过近30年的沉寂之后,杭剧在新世纪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2005年5月杭剧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列入保护名录。随后,作为杭剧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林调和杭摊都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关于保护和传承杭剧的若干意见》(杭政办〔2008〕9号),从国家政治高度﹑文化策略两个角度对杭剧进行实质性的保护。这一切,除了国家“大文化”概念的提出,还得益于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力的支撑,才使我们有了机遇。

如何保护传承杭剧

在科学发展﹑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建立两个相对完整的演出团体,完善杭剧的表演机制。

杭剧于2008年重新建立起两个专业创作表演团体。分别是杭州杭剧团﹑黄龙杭剧团,其中黄龙杭剧团以保护传承传统戏﹑古装剧为主,杭州杭剧团以创演现代戏﹑时装剧为主。这两个剧团作为杭剧史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单位,抢救﹑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并进行整理﹑改编;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记录﹑保存好杭剧老艺人以及优秀剧目的影像资料,创建杭剧剧目数据库;逐步完善《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的杭剧资料。此外,还要开展创作演出新剧目,扩大影响力。力争两个剧团每年都能创演一台杭剧现代小戏,每3年创演一台杭剧大戏。从2006年至今,已经排演了新编杭剧《苏小小》《新龙凤锁》《母亲的泪》《永远的雷锋》等大戏,而每年演出的小戏专场则有《富裕之后》《中国梦》《和睦一家亲》及折子戏《龙凤锁》《游龙戏凤·卖酒》《天雨花·对鞋》等,都以崭新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加强杭剧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作水平,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杭剧行当齐全﹑唱腔丰富﹑曲调优美﹑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长期处于无序状态。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再不抓紧培养﹑传承,过不了几年,杭剧就真的会到“无人会唱”的地步。只有充分利用两个杭剧团的现有编制,将他们纳入杭州文艺人才库,开展继续教育,聘请杭剧老艺人组成专家组,对年轻演员进行传帮带;在艺术学校开设杭剧教学课程,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让杭剧专家和基层团队能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只有这样,才能延续杭剧薪火,培育新的杭剧接班人。2014年3月,杭州市首期杭剧传习培训班开班,邀请3位杭剧省级“非遗”传承人,从杭剧起源及发展﹑唱腔及曲牌等方面,全方位讲述杭剧的演变历史﹑唱腔特色和演出风格。来自杭州各家文艺院团﹑学校的35名年轻演员﹑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参加培训。组织者还从两家专业杭剧团挑选出10位青年演员,在3位省级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下,从呼吸技巧﹑曲牌﹑唱腔﹑念白等多方面,结合杭剧生旦净丑等角色的表演特点,特别是把一些杭剧特有的身段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给新一代。

特别重要的是,杭州市还在不断创造机会把杭剧等戏曲艺术介绍给中﹑小学生,通过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开设地方戏曲欣赏课,开设“特色培训班”,向孩子们介绍本地戏曲艺术,直观地让孩子们领略到特色文艺。通过在富阳区多所学校进行“杭剧培训班”﹑在下城区中小学试验“一听一唱”,有力证明了此举不仅可让中小学学生了解本地文化,也能够培养杭剧观众,还能够培养出一批将来有可能让杭剧艺术发扬光大的人才。

营造一种研究杭剧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全社会了解杭剧﹑尊重杭剧﹑爱护杭剧的价值观。

营造一个研究杭剧的良好环境,就必须组织一批艺术研究力量对杭剧进行史论研究和艺术批评,制定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文化部门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之士已经确定了杭剧的主要研究项目,对杭剧发展史﹑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艺术创新﹑艺术家﹑音乐﹑唱腔﹑风格流派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基础性研究,相关成果在全国各专业性戏剧刊物上发表,使杭剧研究规模化﹑常态化,使杭剧理论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目前已经完成的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杭剧研究》,对杭剧的诞生﹑发展﹑传承与剧目建设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总结;由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编撰的《杭剧汇考汇释》;新出版的《杭剧辑佚》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有两出全本大戏目﹑3个传统小戏目和38个杭剧传统剧目。一部收录有杭剧历史文本﹑非遗传人作品以及新编杭剧大戏和折子戏剧本的大型文献集成《最忆是江南——杭剧历史及新编精品集成》正在策划之中。与此同时,由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完成的大型文创项目《杭剧》纪录片及折子戏集成,已完成拍摄和制作,正准备发行。

除此以外,一个剧种的生存, 必须有一群熟悉﹑了解﹑喜爱该剧种的观众,如果没有观众支撑, 戏曲也就失去了作为剧种存在的意义。为了保护发展杭剧,杭州市内各新闻媒体持续地﹑不间断地﹑常态化地加大了对杭剧和杭剧艺术家的宣传评介,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微博等各类媒体,常年对杭剧的历史沿革﹑艺术价值﹑经典剧目﹑演出团体﹑青年才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报道。这些举措,增加了观众对杭剧的了解﹑熟悉。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联创研室)

猜你喜欢

非遗剧团杭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玻璃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