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犯罪与心理变态:埃德加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式意象

2015-08-12赵文苑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犯罪行为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是侦探小说、心理小说和科幻小说的鼻祖、唯美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不朽的地位。他的作品以叙事的方式体现了生活化且具有奇幻性的情节,却又不失现实感。他对传统哥特小说中的恐怖、言情、悬念、凶杀等元素加以杂糅,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关注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实现了与读者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上的心灵沟通。本论文通过分析爱伦坡经典之作《黑猫》中的哥特式意象,探究了他笔下人物隐藏在犯罪行为背后的变态心理,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已经扭曲了的心理状态:孤独、焦虑、恐惧、烦恼、绝望等。焦虑与孤独使人们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极度渴求: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处于一种安全领域,这一领域允许那些具有破坏力的对象给人们带来威胁和伤害,还可以享受恐怖、黑暗和惊险给他们带来的审美快感。

关键词: 哥特式意象;犯罪行为;心理变态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对哥特式小说的进行理论系统阐述的作家。他直接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法与行文风格,在作品的审美特征、读者的接受效果以及对主流文学强调的规范与秩序的颠覆上与传统的哥特式小说极为相似。继承的同时,爱伦坡还对传统的哥特式小说做了创造性的改变与发展。在吸收传统哥特式小说元素的基础上,他创作了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等新的文学体裁。他在作品中运用了人性丑恶、人格分裂、父子冲突等常见主题;也曾多次采用内心独白、第一人称叙事等现代主义文学惯用手法。爱伦坡改变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文学内涵与审美特点,使这种长期被边缘化的文学体裁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之内并开始受到重视:与此同时,他比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深刻的认识到了科技的力量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迅猛发展进步对普通人内心的改变。本文将从“犯罪”和“心理变态”两个方面探讨爱伦坡作品中的哥特式意象,最终对爱伦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独特贡献有更全面、更彻底的认识。

一、犯罪行为角度体现哥特式意象

1843年8月19日,爱伦坡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黑猫》。小说开头,主人公临刑前在监狱里回忆往事,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他与一只黑猫之间的恐怖故事。故事的开头,善心的主人公与妻子一起养了许多小动物,他最心爱的是一只叫普路托的黑猫:“那猫名叫普路托,是我最心爱的宠物和玩伴。我包揽下喂它的活儿。在家里,我一抬脚,它就如影随形。即便我要上街,想甩开它也不容易。”不幸的是,几年之后,他染上了酒瘾,脾气越来越坏,开始虐待自己的妻子和动物们。一天晚上,大醉的他用刀剜出了普路托的一只眼睛。酒醒之后,他也曾有片刻懊悔,可他为数不多的良知很快就被邪恶淹没了:“睡了一夜,酒醒了。神智恢复后,想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我的心头半是恐惧,半是悔恨。但这充其量不过是种暧昧无力的感觉。我的灵魂依然不为之所动。我又开始纵饮无度,很快就把那事忘得一干二净。”又一次醉酒后,他用套索把猫吊死在了花园的树枝上。在此处,尚有一丝人性的他回忆了自己可怕的罪行:“内心深处那股神秘难测的感觉,散发着惑人的气息,让我烦扰难安,甚至违背本性,为作恶而作恶——我被无形的力量推动着,继续对那只无辜的猫下毒手,最终害它送了命。一天早上,我残忍地用索套勒住猫脖子,把它吊在树枝上。我流着泪吊死了它。”杀死普路托当晚,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家。天亮之后,他发现卧室里未被烧毁的墙壁上出现了一只硕大的黑猫浮雕,猫脖子上的套索清晰可见。他既惊又怕,生怕普路托的鬼魂就游荡在周围,要伺机报复自己。为了压制内心的恐惧与愧疚,他找了一个很牵强的理由来宽慰自己:“火警一起,花园里片刻间就人潮汹涌。一准是谁割断绳子,把猫从树上放了下来,再从敞开的窗子扔进了我的卧室。那人可能是想把我从睡梦中砸醒。不过别的几堵墙倒下来,那可怜的死猫,就被挤压到了新刷的泥灰墙上。石灰、烈火和尸骸释放的氨气交互作用,墙上的浮雕也就赫然在目了。”火灾烧掉了他全部财产,巨大的打击让他从此一蹶不振,酗酒的毛病也愈演愈烈。为了减轻杀死普路托的罪恶感,他在酒吧里捡了一只神似普路托的黑猫回家。可是这只猫的存在又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自己曾对普路托犯下的罪行,内心十分纠结,终日惶恐不安。最终,他决定杀死这只猫。他的举动引起了妻子的强烈反对,争执中,他杀死了她。杀人之后,他挖空心思想要逃避罪责——把妻子的尸体砌进了地下室的墙壁里。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他带着前来调查妻子失踪真相的警察们来到地下室,得意洋洋的敲击着藏尸的那面墙壁发誓说自己毫不知情,可就在这个时候,墙壁里想起了凄厉的嚎叫声——他忙中出错竟然把那只黑猫也砌进去了。结局可想而知,他被逮捕了,等待他将是死刑。

纵观整篇小说,哥特式意象是非常明显的。爱伦坡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展开写作,故事的情节在倒述中慢慢展开,层层推进。忏悔式的内心独白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追寻后面的故事。《黑猫》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背后却是发人深思的寓意。故事开头主人公的善行与情节发展过程中逐步升级的罪行产生了强烈对比,启发读者思索人性的善与恶。爱伦坡从“酗酒”这一缺点入手来刻画主人公的癫狂形象,情节十分铺排合理,因为“疯狂而变态的酒鬼”这一形象本身就是典型的哥特式意象。从酗酒、虐待动物的小罪行到残杀妻子的大罪行,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冲突也在慢慢升级。爱伦坡用普路托的死亡、妻子的死亡和主人公的被捕一步步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点出了人性的丑恶和人格的分裂,控诉了物欲纵横的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唤醒了他们潜藏多年的劣根性。

二、心理变态角度体现哥特式意象

《黑猫》这篇小说中,酗酒使得温和善心的主人公变成了一个心理变态的虐待狂。他虐杀普路托的行为违背了本性,但他抑制不了内心深处的邪恶念头,替自己找了许多借口,一步一步滑向罪恶的深渊:“谁敢说在明知干不得的情况下,自己干的坏事蠢事没有一箩筐?难道我们不是常常明知那么干犯法,还是全然不顾,飞蛾扑火一样管不住自己?”为了弥补对普路托的内疚,他从酒吧带了一只与它相似的黑猫回家,可他觉得猫胸口的白色纹路像极了绞刑架,令他心惊;这只猫也被人剜掉了一只眼睛,它空洞的眼眶时刻都在提醒着他曾对普路托犯下的罪行。这只猫十分亲近他,简直寸步不离,几次差点将他绊倒。终于,他忍不住内心的暴怒他向它抡起了斧头,却被妻子拦住了,于是“她这一拦不当紧,我被激怒了,狂暴得热血冲顶。我挣脱她的手,一斧子劈在她的脑壳上。她都没来得及呻吟一声,就当场送了命。”杀害妻子后,他没有感到痛苦或慌张,而是冷静的把尸体砌进墙里藏好,反复完善细节以防罪行败露。警察四次搜查都找不到尸体,这给了他极大的成就感,他开始语无伦次的挑衅警察,神经兮兮地抓起藤条,故作姿态向藏匿尸体的砖墙用力击打,得意洋洋的说道:“这地窖可以说建造得太好了。这几堵墙,先生,要走了么?这几堵墙砌得很牢。”。这种变态的喜悦和神经质的行为彻底暴露了他人性当中的阴暗面,他的心理已经完全扭曲了。爱伦坡纤毫毕现的的描写凸显了主人公的变态心理,使人毛骨悚然,再加上地下室这样阴森恐怖的环境,完全符合哥特式小说的特征。层层递进、顺序铺排的情节终于在墙中尸体被发现时达到了了高潮,对主人公变态的心理、血腥的行为的描写创造性的推动了哥特式小说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发展,将哥特式小说推向巅峰。

三、结论

爱伦坡在《黑猫》中对主人公的犯罪行为和变态心理的描写不仅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而且是为了向人们展示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进而呼吁人们要摒弃邪恶,充满爱心,用理智和道德约束自己。他把人物放到他设置的特殊环境中,利用恐惧的力量,剥掉人们的伪装,直指他们心中最隐秘的念头,暴露那些他们自己都不愿或不敢面对的丑恶。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激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怜悯与同情,挖掘出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丑惡,引发人们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Cai,Yuhui. [蔡玉辉].多义、独特、自觉——爱伦.坡短篇小说浅论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J].3 (1996):12-16.

[2]Li, Huiming.[李慧明].爱伦·坡人性主题创作的问题意识探讨[J].学术论坛,2006.

[3]Li , Ling. [李玲],哥特文学与爱伦·坡 [J]. 学术报, 16 (2006): 15-17.

[4]Liu Song.[刘颂].论爱伦·坡对现代小说的开拓与创新[J]. 湘潭师范学院报, 28 (2006): 18-21.

[5]Zhang, Xiuli and Zhu Chunyan. [张秀丽],[朱春燕]. The Tell-Tale Heart—Selected Short Stories of Edgar Allan Poe.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 2010.

[6]Zhang, Zijuan and Liu Tiantian.[张自娟],[刘甜甜],《浅析爱伦·坡的哥特小说<黑猫>和<泄密的心>中的心理冲突》[J].《文学语言研究》,11 (2007) : 19-21.

作者简介:赵文苑(1990-),女,汉族,

山东省青岛人,山东省济南市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MTI笔译。

猜你喜欢

犯罪行为
利用“短信嗅探”技术实施网络侵财犯罪行为的定性研究
严防边境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的有效措施探析
从楚某案看羁押必要性审查现实意义
刑事照相的“证据”
论故意伤害罪入罪标准
民用航空领域警察权中侦查权行使问题研究
违法行为犯罪化问题的法理基础探讨
网络传播失范行为概念与具体情境适用
诱惑侦查合法性之认定及此措施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界定
贪污罪的心理诱因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