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与《取经诗话》之唐三藏形象对比

2015-08-12王慧莹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唐三藏西游记

王慧莹

摘要:唐三藏是《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除了有些许懦弱外,唐三藏在吴承恩笔下是完美的如来佛祖转世“金蝉子”。但在作为“西游”故事主要蓝本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他的形象却是工于心计、鼓动偷盗的“小人”。本文以《取经诗话》第11则《入王母池之处》与《西游记》第24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这同一故事对比分析唐僧的形象变化。

关键词:唐三藏;形象对比;《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

一、《取经诗话》:工于心计、鼓动偷盗的“小人”

《诗话》是一部明代以前典型的说经话本,全书三卷一万多字,每则篇幅不长,符合艺人表演提纲的精炼特点,对唐三藏形象的塑造也是简单粗暴,前后不协调的。

在《入王母池之处》开篇,便借猴行者之口交代了西王母池偷食蟠桃的故事背景。听闻这般旧事,唐僧第一反应竟是希望有机会再偷一次。

法师曰:“愿今日蟠桃结寔,可偷三五个吃。”猴行者曰:“至今肋下尚痛。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法师曰:“此行者亦是大罗神仙。元初说他九度见黄河清,我将谓他妄语;今见他说小年曾来此处偷桃,乃是真言。”[1]

当猴行者表明原因后,唐僧才表明自己开始相信猴行者之前诉说的个人经历。事实上,此时猴行者已经与唐僧共同经历了过半的取经行程,唐僧竟还对他的来历心存疑惑,没有充分信任这位时刻保卫自己安全的伙伴,这与《西游记》中解救孙悟空于五指山下并教其为人处世的师傅形象大相径庭。

随着故事推进,唐僧一行人果真见到了传说中的蟠桃树。唐僧迫不及待“此莫是蟠桃树?”[1]反倒是猴行者心生畏惧后,唐僧又开始鼓动猴行者:“何不去偷一颗?”……“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1]最终猴行者经不住再三劝说和引诱,再次偷盗。

在双方口头和思想同时博弈的过程中,唐僧首见蟠桃树时的迫不及待,了解其延年益寿三千岁时发出“不恠汝寿高”的羡慕,在猴行者面露难色时适时夸赞他神通广大,不必担心后果。这一切都赤裸地表现出唐僧早已对蟠桃垂涎三尺,但却不自己动手,忌惮于猴行者“至今肋下尚痛”的下场。因此,唐僧鼓动猴行者再行偷盗,自己既可享用三千年美味蟠桃,又可在事发之后因不是直接责任人而脱身,可谓渔翁之利,一石二鸟。虽然最终因害怕人形果并没吃到嘴里,但这“如意算盘”还是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二、《西游记》:善良有礼、浩然正气的君子

人参果是绝世珍品,人人梦寐以求。在《西游记》中,唐僧是镇元大仙的旧相识,大仙特意吩咐徒弟备好两个人参果来招待这位客人。从侧面反映,唐僧人缘人品俱佳,即使过了五百年,转世受苦,亦有故人相知。连两位徒弟也不禁“暗自夸称不尽道:好和尚!真个是西方爱圣临凡,真元不昧。”[2]

当二人取来人参果给唐僧食用,唐僧却表现出错愕的表情,坚决不吃,连连发出:“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拿过去,不当人子!”[2]

吴承恩对徒弟二人与唐僧之间的相互推诿不惜笔墨,着重突出唐僧的怜悯之心,即使面对“仙家异宝”和苦口解释也不为动心。虽能被挑出迂腐不化的毛病,但唐僧的形象在这里还是绝对正面的。

当徒弟二人发觉悟空八戒等人偷吃人参果,对着唐僧破口大骂、不依不饶时,唐僧依旧谦谦有礼,耐心询问事情原委。

“消停些儿,有话慢说不妨,不要胡说散道的。”……“不要错怪了人。”……“你且莫嚷,等我问他们看。果若是偷了,教他赔你。”……“常言道,仁义值千金。教他陪你个礼,便罢了。也还不知是他不是他哩。”[2]

唐僧这般斡旋十分恰当稳妥,始终不动肝火不卑不亢,堪称“危机公关”的典范。由此看出,唐僧在《西游记》中是一个善良有礼、浩然正气又情商颇高的楷模。

三、形象不一之原因分析

《诗话》虽是为了宣扬佛教思想的作品,但其体裁就滋生了很多缺陷。首先,作者是市井卖艺谋生的底层人民,本身素养有限,对佛教文化并不精通,难免出现谬误。另外,话本是表演提纲,并非成熟的故事,语言简陋,篇幅长短不一,并不追求故事拥有连贯合理的主题和丰满统一的人物形象,本身文学价值不高。再有,用于表演的特性就决定了话本必须迎合市场。所以为了具备吸引观众的趣味性,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故事添油加醋,并不是纯粹地讲佛。偷盗是佛教戒律所禁止的,身为一心取经的僧人,唐三藏鼓动猴行者为他偷蟠桃是明显不合逻辑的,应该是艺人为了吊观众胃口而特意设计的桥段。

佛教是魏晋传入中原,兴盛于唐,到了明代已有些衰败,不再高僧辈出。可能为了继续繁荣佛学,《西游记》选择塑造高大全的唐僧形象来挽救僧侣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四、结语

毫无疑问,从《诗话》到《西游记》,唐僧的形象产生了变异。在《取经诗话》中,唐僧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光环的普通和尚,到了《西游记》就演变为背负大唐佛学兴衰使命的“悲剧式英雄”。通过对比其中唐僧的形象变化,就可以发现母版和发展版产生了诸多差异,这也是反映不同时代的必然结果。

文学作品若不能反映时代,就没有生命力。因此,这些差异也是合情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11则《入王母池之处》

[2][明].吴承恩.《西游記》第24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3]田华.浅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在“西游”题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

[4]陈弦章.宗教情怀的形象倾诉《西游记》作者笔下的唐僧形象新论[J].龙岩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唐三藏西游记
动机比能力重要
动机比能力重要
小小考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大唐三藏聖敎序并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