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2015-08-06易立瑛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文/易立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文/易立瑛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思想不但冲击着传统小学教育,使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有效教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学准备优化策略

( 1)确保备课与教材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本质目的是育人,即以教材媒介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这种思想为出发点,数学老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以教材为基础,合理利用教材,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作用,确保备课内容与教材内容具备统一性,进而使得教学备课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明确教材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与目标,根据教材难点与重点科学合理的备课,并通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出适合学生与教材的教案。

( 2)落实三维目标,确保备课的方向性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指引方向。三维目标是指对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备课中需要将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保证备课的方向性与有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实施的效果,而教学目标的设置又是备课的主要内容,因此为保证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必须确保备课的方向与三维目标相适应。

( 3)重视预设与生成,确保备课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并非只有课堂教学实施一个环节,而是由课堂教学前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后的评价三部分组成,因此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重视教学预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预设与生成是数学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只有进行合理的教学预设,才能确保课堂教学与教学评价能够依照计划顺利进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学预设需要建立在小学生认知规律、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要建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样才能使教学预设与生成实现完美统一。

2.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施优化策略

( 1)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永远是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实施的内动力,因此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与小学生学习规律,在课堂上巧妙的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营造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兴趣,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常来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实现情景创设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具体、形象、直观的情境展示能够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情感态度,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一种良好手段。

( 2)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应该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流关系,只有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关系,才有利于创建良好、有序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认知过程。师生间民主和谐关系的确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平等相处的关系有利于打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进而是小学数学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 3)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培养良好学习风气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所处的年龄及身心发展阶段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对事物的专注程度有限,容易被外界新鲜事物吸引,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在实际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学习专注度。学生的学习心理容易受到来自教学课堂环境、教师教学行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它从不同角度制约或发展的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因此要结合小学是学习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

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评价优化策略

( 1)评价目的强调发展性

小学生的学习是不但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稳定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在进行评价目的设定是,要求小学数学老师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培养为目标,评价的本质目的是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 2)评价主体倡导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评价的模式,使评价结果更全面。评价的主体可包括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人等,评价的方式可采用互评、自评、被评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不同的问题,以促进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 3)评价内容注重全面性

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该充分考虑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学习过程的评价。片面或不科学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以偏概全,要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并通过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进而获得创造性能力与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凌云县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张薇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

[2]何兆锋.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方式探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3.6

[3]李明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2

[4]黄秋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行为案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009-0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有效教学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