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2015-07-31林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信息技术

林沛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中职学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47-02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都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然而,如何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上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却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笔者在主持汕头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智能教室与创新教学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基于智能教室环境的中职教育研究”过程中,联合了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汕头市经贸职业技术学校三所学校的教师,对汕头市16所中职学校(含粤东高级技校)的教师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提高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指的就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不是目前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它强调的是信息时代的“3T 素养”,即技术应用(Technology)、团队协作(Teaming)、迁移能力(Transference)。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

二、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情况

汕头市目前有中职学校共25所(含粤东高级技校),这些学校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三种类型。在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重点学校的教师与非重点学校教师虽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一些不同,但基本情况却很相似。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普及情况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施是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如果没有设备,或者设备不能方便教师使用,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于汕头市属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所以本市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条件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虽然重点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施明显要优于非重点学校,但在所有的学校中,除了专业实训室、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场所具有信息化教学设施以外,其他形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如:智能教室)几乎没有。除此之外,学校所配备的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等信息化设施也是比较落后,这些教学设施只能满足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却无法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情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已经被广大的教师所接受。调查发现,有98.3%的教师应用了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其中有65.5%的教师完全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教学的。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部分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时依然还停留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上,多媒体教学又往往停留在PPT的演示中。虽然多媒体教学确有其明显的优点,但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多媒体教学虽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却忽视了教师上课的创新性,这种教学方式是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

(三)可供教师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情况

教师可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自制课件、网络下载课件、校园网资源库,购买商业软件等。调查显示,本市中职学校教师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中,主要以网络下载课件和自制课件为主,分别是36.8%和42.5%,使用学校提供软件和购买商业软件分别是12.6%和2.8%。还有5.3%的教师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信息化教学资源。目前本市中职学校教师可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很少学校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源还是来自于互联网。互联网时代为教师带来便利的信息化资源的同时,也遏制了教师自制教学资源的能力。

三、提高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规范教师管理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内容、方法、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形式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进行全面更新。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应该规范教师管理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使得教师能够自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教师全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使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优化学科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只有具备了信息技术意识,才能主动、积极地投身于信息化教学,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优化教学。

(二)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处理能力

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实际能力。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求老师能够熟练计算机操作,使用常用软件,还要求教师应该掌握专业性软件。教学中,除了能够进行PPT演示以外,还应该多找教学资源,自己制件课件,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对某些教学资源进行提炼和加工,制作出精品课件,同时把这些精品课件分享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学校和老师更应该注重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教学资源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并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教案,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把收集到的素材和教学软件上传到信息资源库中。经过教师的改进和补充之后,信息资源库的教学内容才能不断地得到更新,变得更加精确和科学,以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提供信息支持。

(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为教学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已经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是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顺利实现的关键,建立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能够将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师的思想中,这将有利于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进一步融合,优化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以多样化的方式将知识和技能展现出来,并通过信息技术传送资源,分享给更多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更有力地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不同,不仅有文化课、专业课与实习课之分,而且同一学校中又开设多种专业,每个专业有多门专业课程,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大不同, 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需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所以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各中职学校应该分析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对这些需求进行科学分类, 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职业教育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要在学科知识上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前沿的知识,关心市场动态,能迅速捕捉到专业发展的有创意的、鲜活的、有用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系统和专业操作技能系统。所以,中职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必须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各学校的特点,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适时进行教学反思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的实施起着重要的监督和导向作用,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的设计,比如评价的形式、内容、反馈、校正等,通过教学评价来掌握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博客、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型信息媒体平台的出现,为中职学校教师的教学反思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教师可以像写教学日记一样,利用博客或贴吧写日志来积累经验,完成反思过程,这样有利于在长期的积累中总结出更有价值的经验。也可以利用微博或微信,发布相关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等,引起同行、同事或学生的关注,在评论中找出自己的教学缺陷并给予修正。无论是哪一种形式,进行教学反思都是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的一项必需的行为。

四、结束语

教育改革对中职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加注新的活力。因此,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应更加重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让自己成为一名既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科教育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中职学校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