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增强检查陀螺刀治疗肿瘤病灶的临床价值

2015-07-31郭美苑

当代医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陀螺符合率准确率

郭美苑

CT增强检查陀螺刀治疗肿瘤病灶的临床价值

郭美苑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在陀螺刀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0例行陀螺刀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治疗后分别采用CT增强扫描及CT平扫对患者病灶情况进行检查,分别标记为参照组和对照组。结果 参照组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后经CT增强扫描共显示病灶20个,符合率为95.0%,对照组CT平扫共发现病灶18个,符合率为75.0%,2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扫描图像评分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陀螺刀治疗晚期肝癌患者在行CT平扫的基础上行CT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率的发生。CT增强扫描作为无创诊查,能有效评价肝癌陀螺刀治疗后患者病灶情况。

肝癌;化学栓塞;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效果差,大多数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1]。陀螺刀是晚期肝癌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其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延长患者生命期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术后准确有效地评价陀螺刀治疗效果对提高肝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CT是评价肝癌患者术前病变情况及术后预后效果的主要技术,但CT常规平扫中只能对肝脏显性的病变及密度大的病变能准确诊断,对于一些低密度病变或微小病变则不能诊断[3]。随着CT技术的发展,CT三期动态扫描能在平扫的基础上对微小病变及低密度病变进一步诊断。为此,本研究将对晚期肝癌陀螺刀治疗后患者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 BS)观察患者术后栓塞情况,并对其在肝癌陀螺刀治疗后患者中的图像特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30例行陀螺刀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术前均经病理生理学诊断为肝癌,临床分期为III~IV期;(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无陀螺刀治疗禁忌证;(4)均为初发病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56.32±2.45)岁。

1.2 方法

1.2.1 陀螺刀治疗 应用GE ProSpeed Ⅱ型CT扫描机对病灶进行定位,陀螺刀系统为GMX-I陀螺旋转行钴60立体反射治疗系统,由美国伽玛集团提供,首次治疗时以40%~60%等剂量曲线对靶区进行包绕,肿瘤边缘剂量为2.5~5.0Gy/次,共治疗6~14次,肿瘤周边剂量为25~40Gy。

1.2.2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行CT检查,患者均在SIEMENS全身螺旋CT扫描机中行平扫,电流设为250~280mA,厚度为5~10mm,电压设置为120~140kV,床移速度为5~10mm/s,重建间隔为5mm。患者取平卧位,先行平扫,扫描范围从肝顶区至十二指肠水平下段。平扫完毕后对患者行CT增强扫描,患者扫描前静脉注射碘海醇90~100mL行静脉造影,注射速度为3mL/s,静脉注射25s后对其行全肝区平扫,第一期扫描与平扫方法一致,第二期全肝扫描在第一期平扫结束70s后,第二期扫描结束后对患者行全肝区第三期扫描,扫描时间为2~3min,并记录增强扫描下患者肝内情况。

1.3 图像评价方法 由2名以上经系统性培训的临床放射医师对图像行双盲法评分。评分标准采用5分制,5分:图像噪音控制良好,图像质量清晰,未发现伪影像;4分:图像质量好,伪影及噪音少;3分:图像有些噪音或伪影像,图像质量一般,但不影响诊断;2分:图像质量较差,有伪影或部分噪音,影响诊断效果;1分:图像伪影大,图像燥声大,影响诊断[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陀螺刀治疗效果分析 患者治疗前经病理组织学诊查共发现病灶39个,其中其中原发性肝癌20个、血管瘤10个、肝血管癌9个;病灶直径为0.5~8.5cm,平均(5.2±2.2)cm。患者治疗后经病理组织学共发现病灶20个,其中原发性肝癌10个、血管瘤6个、肝血管癌4个,病灶病灶直径为0.2~5.8cm,平均(2.2±1.8)cm,治疗后患者病灶个数少于治疗前(χ2=4.125,P=0.032),病灶直径显著缩小(t=5.121,P=0.029)。

2.2 陀螺刀治疗后肿瘤病灶增强CT扫描情况 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后经CT增强扫描共显示病灶20个,符合率为95.0%,CT平扫共发现病灶18个,符合率为75.0%,2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图1~3。

表1 陀螺刀治疗后肿瘤病灶增强CT扫描及平扫情况比较[n(%)]

图1 1例52岁原发性肝癌女性行陀螺刀治疗后CT平扫图

图2 为同1患者行CT增强扫描后动脉期

图3 为同1患者行CT平扫后动脉期

2.3 CT平扫结果与增强扫描图像评分比较 增强CT扫描图像评分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平扫结果与增强扫描图像评分对比(x±s)

3 讨论

综上所述,陀螺刀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立体定向精确放射治疗设备,与其他放疗相比,其照射精确度及辐射剂量较高,但放疗不良反应更低,因此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放疗效果。CT增强扫描是指对比剂经静脉注射后能对选定的层面进行全面的扫描,并获得该层面内每个图像的时间密度关系线(TDC)[5-6]。通过TDC能准确反映出器官内造影剂的浓度变化,从而间接地反映组织器官的密度,螺旋CT进行一次排气便能在门静脉期及动脉期中完成整肝的扫描,从而将肿瘤的供血特点充分显示出来,使得病灶被2次检测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大大提高了病变定性诊断的正确率[7-8]。本研究中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后经CT增强扫描共显示病灶20个,符合率为95.0%,CT平扫共发现病灶18个,符合率为75.0%,2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增强扫描能有效提高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后病灶预后情况,有助于临床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增强CT扫描图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增强CT可提高图像清晰度及诊断准确率。这是由于肝癌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肝动脉供血,经造影剂静脉注射后,肝动脉实质会表现为高密度状态,有助于病灶显影,因此提高诊断率。

[1] 张虎,秦东京,曹新山,等.弥散加权成像与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癌检测的比较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20-1723.

[2] 张丰晓,胡敬华.陀螺刀治疗原发性肝癌30例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4):4995-4996.

[3] 林敏,张卫平,金善恩,等.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小肝癌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52-1653.

[4] 司徒祖超,张广源,陈峥,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89例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60-61.

[5] 刘子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3(8):320-322.

[6] 王青怀.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2,24(3):12-13.

[7] 李有明,潘字轩,周兆海,等.68例肝癌的增强CT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5):159-172.

[8] 桑银保,焦勤书.肝癌CT三期扫描与DSA图像对比[J].当代医学,2011,17(5):47-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42

江西 343000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CT室 (郭美苑)

猜你喜欢

陀螺符合率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做个纸陀螺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我最喜欢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