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疗效的关系

2015-07-31张卫权张惠芬黎武军

当代医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肺源变化率肺心病

张卫权 张惠芬 黎武军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疗效的关系

张卫权 张惠芬 黎武军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住院≥1个疗程(14天)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6例于1个疗程前、后检测静脉血血小板计数,统计疗程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显效组26例、有效组63例、无效组17例;统计3组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分别为<10%、10%~25%、25%~40%、≥40%的患者例数。结果 血小板计数变化率:显效组最高、其次是有效组、无效组变化不大,血小板计数变化率越大,疗效就越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疗效呈正相关性,监测疗程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计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常反复急性发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在急性加重期往往偏低,甚至低于正常,治疗后,随着感染等因素的控制,缺氧的改善,病情逐渐好转,患者血小板计数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本研究对住院≥1个疗程(14天)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6例于1个疗程前、后检测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探讨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9月在双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超过14天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7.00±6.5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全国第8届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且处于急性加重期,并排除其它引起血小板变化的疾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治疗,包括: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2],治疗前1周内及疗程中均未输注血小板、未使用可影响血小板计数下降的药物[3]。14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每例患者于疗程前、后分别用一次性人体使用静脉采血针(湖南省刘阳市医用仪具厂,型号:CXZ-A)和一次性人体使用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湖南省刘阳市医用仪具厂,型号:EDTAK)采集静脉血2mL,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无菌操作。采集的静脉血样本于10分钟内,分别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国Horiba ABX诊断公司,型号:ABX-MICROS-60)检测血常规得到每例患者疗程前、后血小板计数;并统计每例患者疗程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PLT(%)=(疗程后PLT-疗程前PLT)/疗程前PLT×100%]。

1.4 疗效标准评定[4]及分组 显效:治疗后咳嗽症状显著减轻,紫绀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明显减轻,心率降至110次/min以下,早搏减少,心功能改善Ⅱ级,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好转,或病情加重。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组,分别统计3组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分别为<10%、10%~25%、25%~40%、≥40%的患者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血小板计数变化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与组之间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两两比较应用SNK-q检验;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分段比较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法)分析。血小板计数变化率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SPSS16.0软件对3组血小板计数变化率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见表1。

表1 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率比较(x±s,%)

2.2 各组两两比较结果(采用SNK-q检验)表明,显效组最高、其次是有效组、无效组变化不大,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SNK-q检验的结果

2.3 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Kruskal-Wallis法)对3组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分段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Hc=36.79,查χ2界值表得P<0.005)血小板计数变化率越大,疗效就越好,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分段比较[n(%)]

表4 非参数秩和检验方法的结果[n(%)]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可导致机体处于高度缺氧状态。缺氧可使醛固酮增加,使水、钠潴留;缺氧使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减少,也加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加重患者全身水肿。文献报道[5],慢性肺心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与全身水肿有关,严重右心衰引起的全身水肿,有骨髓水肿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微环境受损,血小板生成明显减少,导致生存期短的血小板计数急剧减少首先表现出来。这一情况如果得不到纠正,患者可死于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或其他并发症。肺心病引起的水肿比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更大,可能右心衰引起水肿的机制对骨髓造血环境影响更大所致。同时,由于慢性肺心病患者长期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慢,使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增加,急性加重期时,感染及酸中毒等因素,加重了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更易粘在内皮细胞的裂隙上;同时,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如血小板趋化因子TXA和PDE等均可导致血小板的粘附、聚焦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血小板血栓,以致血液循环淤滞,加重缺氧和器官功能的障碍,此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故急性期血小板数目明显减少[6]。因此,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血小板生成减少,消耗增加,导致外周循环血液血小板计数减少。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有效治疗后,随着感染等因素的控制,缺氧的改善,右心功能的改善,全身水肿的消退,病情的好转,骨髓的造血功能逐渐恢复,产生、释放入血的血小板增多。同时,血小板的功能恢复逐渐正常,消耗减少,血小板数量逐渐回升。进入缓解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可能与PO、PCO逐渐恢复正常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减少、功能恢复正常有关[7]。因此,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可作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8]。

本研究显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个疗程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越大,显效率就越高,血小板计数变化率较低组有少部分患者同样能达到显效级别,是与血小板产生、释放入血有关。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一个巨核细胞可产生2000~5000个血小板,从原始巨核细胞到释放血小板入血需要8~10天,进入血液的血小板,约2/3存在于外周循环血液中,其余贮存脾脏和肝脏,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其寿命约为7~14天,血小板除衰老破坏外,还可在其发挥生理功能时被消耗[9]。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与慢性肺心病病情相关,并且从原始巨核细胞到释放血小板入血需要8~10天,因此,1个疗程内,显效越快的患者,产生、释放入血的血小板数量增加就越多,同时,血小板消耗减少,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就越大。

综上所述,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越大,疗效就越好,提示血小板计数变化率与疗效呈正相关,监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率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1] 张弘,蔡柏盖.第八届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503-505.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97.

[3] 付义.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8,3(1):74-75.

[4] 袁东远.依那普利与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41-242.

[5] 汪自然,张蔚,林汉生.肺源性心脏病致血小板中重度减少10例[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7):608-609.

[6] 木尼热·吐尔逊,林艳.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小板检测及临床意义[J].新疆医学,2008,38(5):62-63.

[7] 罗春华,李国静,薛桂琴,等.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血气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10,3 9(17):2372-2374.

[8] 陈育,刘志平.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61-62.

[9] 朱大年,王庭槐,罗自强,等.生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7-7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rate of blood platelet count and curative effect in Cor pulmonal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Methods 106 Cor-pulmonal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who were hospitalized for at least a course of treatment (14 days) were selected. The platelet was counted and the change rate of platelet was calcul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ative effect,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group (n=26), valid group (n=63) and invalid group (n=17). Work ou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f different change rates,like less than 10%, 10%-25%, 25%-40%, no less than 40%. Results The change rate of platelet in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valid group, while the invalid group showed no obvious change. The higher the change rate of platelet was, the better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hange rate of platelet count in Cor pulmonale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exhibit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hange rate of platelet coun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can be taken as a reference to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 indexes.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Platelet count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02

广东 529153 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中心卫生院普通内科 (张卫权 张惠芬 黎武军)

张卫权 E-mail:zhwq111@126.com

猜你喜欢

肺源变化率肺心病
基于电流变化率的交流滤波器失谐元件在线辨识方法
例谈中考题中的变化率问题
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特点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利用基波相量变化率的快速选相方法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是巧合还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