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背景下提升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策略分析

2015-07-29谈英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提升策略高校

谈英

摘 要: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阅读环境的服务中心,也是为教科研工作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立足于高质量的服务,而馆员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新时期背景下,图书馆馆员更要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该文先分析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现状,接着提出基于建立竞争机制、树立主动服务读者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培训教育制度、重视培育职业精神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希望能对馆员素质提升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馆员 综合素质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209-01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浩如烟海。高校图书馆也逐渐迈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轨道。在新的发展机遇前,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服务理念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图书馆界,诸多学者都普遍认为,在图书馆服务发挥的作用里,馆舍占5%,文献资源占20%,馆员则占到75%,由此可见,图书馆馆员对图书馆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要想真正蜕变成现代图书馆,必须培养起一支与时俱进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馆员队伍,这是谋求进一步发展,赢得先机的必要路径。该文尝试分析在新时期背景下提升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策略,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1 高校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现状

从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工作态度有待改进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被界定为“学术性机构”和“文献信息中心”,它是“高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高校将图书馆看成是“教学辅助单位”,导致一些教师、学校领导对图书馆不够重视,使得图书馆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大为降低。如今在高校内部,不管是在经济地位上,还是在政治地位上,图书馆员与一线教师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差距,而图书馆的工作与学校其他部门相比,存在着管理较严、时间较紧、待遇却较低的状况。这种不和谐局面,使得馆员产生“己不如人”的心理,工作热情不够高涨,进而影响到对读者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1.2 竞争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都被当作安排教职工家属就业的“收容所”,馆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他们在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绝大部分馆员的竞争意识不够强烈,他们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使用旧方法、旧模式开展工作,这种现状直接影响高校图书馆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

1.3 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图书馆有些馆员的知识结构残缺落后,有的甚至尚未形成系统的“结构”;有的馆员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缺乏必要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情报学专业知识;有的馆员虽然是图书馆情报专业毕业,但缺乏其他必要的专业知识;有的馆员甚至不具备规定的学历。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又通外语的应用型人才,既通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又懂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图书馆员这种令人堪忧、不尽完善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化一流图书馆的桎梏。

2 新时期背景下提升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的策略

2.1 建立竞争机制

竞争是促使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一个人而言,竞争是终身的。在新时期背景下激发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彻底打破当下图书馆员安于现状的局面。具体而言,高校图书馆各个岗位的馆员要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还要根据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与特征,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针对馆员的工作表现建立业务档案,于年底进行统一评比,并实现奖优罚劣,在图书馆形成“比、赶、超”的竞争氛围。毫无疑问,竞争机制的建立,可以使馆员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有意识地提升自身能力,以满足现代图书馆的要求与标准。

2.2 树立主动服务读者的理念

读者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馆员的存在旨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使读者提升对图书馆的满意度。无疑,传统图书馆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及被动服务的工作局面已经严重地束缚了图书馆自身的活力和发展,读者服务工作难以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所以高校图书馆员要树立主动服务读者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为读者服务,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尊重读者、信任读者、理解读者,真挚服务,主动为读者排忧解难,能够让读者产生“图书馆就是家”的感觉。事实证明,高校图书馆员只有从满足读者的需要出发,才能在与社会和读者的联系中求生存,求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培训教育制度

为了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的培训制度必不可少。高校图书馆要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和个人专业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培训。首先,图书馆要积极鼓励馆员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国内外组织的图书馆情报领域的专题报告会、学术沙龙会等,还要组织馆员到一些优秀的图书馆进行短期学习,以此汲取经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其次,高校图书馆要大力支持馆员攻读脱产的或在职的硕士、博士学位,以此增加知識含量,提高业务能力,为图书馆诸如新鲜血液。再次,图书馆要定期邀请优秀专家学者来馆开设专题讲座,促使馆员及时掌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趋势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向。最后,加强馆内业务骨干的教育培训,组织他们多参加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带动其他馆员的快速发展。同时,馆员个人也要多学习、多积累,掌握计算机、外语等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2.4 重视培育职业精神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坚守“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职业精神”。高校图书馆员要想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必须重视培育职业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想培育职业精神,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馆员进行职业价值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促使馆员形成人文理想,愿意为图书馆事业不断奋斗。其次,图书馆要引导馆员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与价值观念,使其真正实现爱岗敬业。最后,图书馆还要规范馆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协调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以此增强图书馆工作的凝聚力。

总之,在新时期背景下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见到明显成效,关键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使馆员主动提高自身“含金量”,为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鑫刚.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54.

[2] 王秀娟.浅谈图书馆员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5):246.

[3] 逄丽东.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55.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提升策略高校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