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初探

2015-07-29何颖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社会热点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何颖

摘 要:九年级学生初学化学,我们作为学生迈入化学知识殿堂大门的引路者,势必要帮孩子们走好这一步。否则学生从开始就厌烦这一学科,觉得学习化学索然无味,在以后的学习中,就更提不起对它的兴趣,长期恶性循环,就相当于化学这门重要的科学对这样的孩子们关闭了大门。由此可见,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注意创设情境是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的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该文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 化学故事 社会热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52-02

1 教学情境的定义及重要性

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产生探究的动力和欲望,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长期以往,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这门学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逐步认识到化学科学的魅力,这样使化学更好的为社会和人类服务。

2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与实践

2.1 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很密切的学科,生活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讲授化学知识时,用生活中的情形作为引入或过渡,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例如:在学习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课中,就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你的皮肤上划过伤口吗?你去医院时医生用双氧水消毒时的情形你见过吗?(多媒体出示伤口被消毒的图片)为什么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会出现这么多气泡呢?这些气泡可能是什么成分呢?想知道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得到什么气体吗?这样就引入了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知识。在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时,现行的九年级化学上海教育出版社教材上就安排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碳酸饮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样安排既可以让学生看到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认识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并且溶于水的性质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又可以观察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并进一步掌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在复习课上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引入。比如在复习金属时,可以用“你身边都有哪些金属材料的制品?利用了它们的哪些用途和性质?”来引入。在复习溶液时,可以用“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质可以配制成溶液?怎样配制100 g0.9%的生理盐水?”来引入。在复习酸碱盐时,可以联系家庭中的纯碱、食醋、小苏打、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这样将生活中的化学物品拿到课堂上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2.2 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好化学知识离不开实验。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验,也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比如在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和转化”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配制一杯糖水,并且思考怎样配制的糖水最甜,在室温下,这杯水中能不能无限度的溶解白糖,使这杯水越来越甜?这样就引出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将学生配制的糖水拿到课堂上,让其他学生想办法判断这杯糖水是否饱和,学生们就会探究出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方法。再向已经饱和的糖水中加入一些糖,此时糖不会溶解,让学生想办法将糖溶解,变成不饱和溶液。学生就会想到可以加足够多的水或者将水加热,反之再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这样就轻而易举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相互转化的方法了。再比如探究氢氧化钠变质问题时,可以将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拿到课堂上,首先让学生对这瓶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猜想,再让学生回忆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即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用稀盐酸检验碳酸盐,从而探究出氢氧化钠发生了变质。此时,再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来让学生探究。学生会有很多方案,比如加酚酞、加氢氧化钙溶液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来进行实验,从而推翻不合理的设计。就在学生苦思冥想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进行提醒:加入酚酞的想法不合理,是因为氢氧化钠的碱性对碳酸钠产生了干扰,为了避免氢氧化钠的干扰,可以将它除去。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除氢氧化钠,一定会有学生选择氢氧化钙溶液,老师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指导学生选择足量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等),再加入酚酞试液。通过实验,总结出氢氧化钠变质程度的结论。最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怎样处理?从而探究出除去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方法。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钠变质”这样不易理解的抽象问题如果充分利用实验,就会迎刃而解了。

2.3 用“小魔术”创设情境

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可以引起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用趣味实验即“小魔术”来创设情境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为了让学生体会化学的神奇,可以做这样的趣味实验:用分别蘸取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玻璃棒接触酒精灯的灯芯,就可以将酒精灯点燃。学生会感到很惊奇:为什么没有见到火焰,就可以将酒精灯点燃?从而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情感。在学习“燃烧与灭火”一课时,课前可以做“烧不坏的手绢”趣味实验:事先用95%酒精和水以2∶1的比例配制“神奇的魔水”,再將手绢在里边浸湿后轻轻拧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学生会观察到“熊熊”火焰熄灭后,手绢却安然无恙。学生就会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手绢明明发生了燃烧,而火焰熄灭后手绢却没有烧坏呢?这时,老师就可以提出问题: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完燃烧的条件就能进行“魔术”揭秘了。在学习中和反应一课时,首先就可以通过“纸花变色”的趣味实验来引入:事先将一朵用碳酸钠溶液浸过的纸花晾干,在课堂上用盛有酚酞试液的喷壶喷纸花,白色纸花瞬间就会变红。怎么回事呢?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如上两个例子都是在课前用趣味实验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引入会使学生在整节课都有一种迫不及待揭秘“魔术”的欲望了。

2.4 用化学小故事或神奇的自然现象创设情境

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共同爱好,如果把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或神奇的自然现象引入到课堂上,会让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例如在“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不理解“物质只要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不需要点燃也可以发生燃烧”,因为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都是需要用火柴点燃或有火花才会发生燃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同学们死记硬背这句话,孩子们一方面对知识不理解;另一方面也不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所以就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夏天的晚上,在墓地经常会出现一些青色火焰,还能来回飘动,俗称“鬼火”,有封建思想的人就会以为是鬼魂出现了,其实这也是一种燃烧现象。人死后尸体腐烂,身体中的磷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化氢,这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它的着火点较低,在夏天温度比较高,这种气体冒出地面,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燃烧,这种现象也叫自燃。这种气体比较轻,有风的时候会飘动,所以还会看到“鬼火”随风飘荡。将学生置身在这种情境下,不仅会将难点知识轻易理解,而且还更被神奇的化学吸引。在“酸碱指示剂”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和发明的故事:一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他的助手将一盆开得正艳的紫罗兰花搬到了实验室。突然,他一不小心将稀盐酸弄到了花瓣上,助手刚想把花摘下扔掉,波义耳却细心的观察到紫罗兰花瓣变成了红色,他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和助手们做了大量实验,终于发明了遇酸性和碱性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的酸碱指示剂,后来还发明了使用非常简便的石蕊试纸。其实,在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花瓣和汁液中都存在能指示溶液酸碱性的色素,比如牵牛花瓣、紫卷心菜等,同学们可以试着自制一些酸碱指示剂。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让孩子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本节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精神的目的,并认识到学好化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2.5 联系社会聚焦的热点创设情境

化学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防治问题;燃烧与爆炸等安全问题;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材料问题;太阳能、风能和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问题;金属矿物等资源问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问题等都可以放到课堂上用来创设情境。比如在“灭火的原理和火灾自救常识”的教学中,可以先回放一下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起重大火灾事故:2014年12月15日,河南一KTV由暖气机烤爆空气清新剂造成火灾事故,造成35人受伤,其中有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11月16日,山东一食品厂发生火灾事故,事故致18人死亡,13人受伤,4人下落不明。2014年3月26日广东某内衣厂作坊中的孩子用打火机玩火,引燃楼梯口堆放的海绵内衣罩杯半成品堆垛,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5人受傷,过火面积208 m2,直接经济损失391万元。这些例子会让学生感到燃烧造福人类的同时,使用不当还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亡,这样就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预防火灾和火灾自救的知识。

美国著名教育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我们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更应该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刺激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的一种方法,可见在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1999(7):18-21.

[2]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化学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树俊,米宁宁.浅谈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09(6):38.

猜你喜欢

社会热点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引入社会热点丰富历史课堂的研究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