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践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2015-07-24宋欣欣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音乐教学课程标准

宋欣欣

摘要: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自《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音乐教师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结合本地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音乐教学 课程标准 实践方法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由之前的可有可无,到现在成为了常规课程;音乐教学由之前的教师随意讲授,到现在制定了详细、科学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音乐教学越来越正规化。有了这个《标准》,如何实践它就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

根据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结合音乐课程的特点,教育部门制定了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标准》,它的制定实施为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广大音乐教师既有了教学的指导,又有了考核、评价的方式。概括讲,该《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该《标准》对音乐课程的设计非常全面,包含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材编写等,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二是设计中具有学段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按照一定的时间段设置较为具体的每一学段的目标,把音乐教学标准进行量化和具体化,有利于教师教学中的实际操作。三是“教学建议”和“实施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参考,在难易程度上容易把握。四是“教材编写”为教师选用教材,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依据,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潜能。

二、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途径

(一)提高对音乐教学的思想认识

音乐教学要实践《标准》,提高教学的实效,音乐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理念;学生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给予音乐更多的关注。音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美学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学生的品质内涵。此外,具有一定的音乐美学欣赏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音乐课程的地位,它不是所谓的“副科”,不是可有可无的带着孩子玩的“放松”的课程。相反,它恰恰是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内涵提升所亟需的课程,它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灵魂”的神圣殿堂。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课堂上你的每一个优雅的舞蹈动作,每一句优美的嗓音都可能影响着某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能影响着学生对人生的选择。

(二)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

要传授学生音乐知识,指导学生音乐学习,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要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很多教师认为教授中小学生,凭着大学时奠定的音乐功底“应付”他们绰绰有余,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岂不知,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音乐内容、音乐课程同样如此,且在科学技术时代,学生获取音乐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求。二是学校等教育部门要多给教师提供一些培训提高的机会。教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仅仅靠自己的努力“闭门造车”效果不明显,他们的成长还需要水平更高的专业人士来帮助。比如,可以聘请音乐专家来校授课,也可以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只要经过“大师”的指点,教师音乐能力就能够得到快速提高。

(三)让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

《标准》中对学生音乐教育的培养方式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生的音乐水平要想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鼓励学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是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学校也应在资金、设备上给予保障。借助现有的资源,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师生音乐会或者话剧表演等,增加学生登台表演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其音乐水平。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音乐学术讲座,邀请一些音乐专业人才来校讲学,让学生感受大师级的音乐魅力,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及理论水平。

(四)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为音乐的传播和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大大拓宽了音乐的容量,使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得到了丰富。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把视听相结合、声像一体化,使音乐更具立体感,大大增加音乐的信息含量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手段,如在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时,可以播放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我国在历史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的画面,让学生不但学会歌曲,同时还可以培养其爱国之情。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音乐教学的评价是《标准》中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它既有评价的原则,又有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既有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对教师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指引音乐教学,能够考核学生和教师取得的成绩,能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有利于工作的改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看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情感程度,又要看到学生对音乐的实践能力;既要参与音乐活动的程度及态度,还要看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这样立体式的评价机制才是科学的,才有利于学生音乐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音乐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使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但有了依据,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它的实践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认真研读,在其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妮妮.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转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02).

[2]李洪玲.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3]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音乐教学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