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2015-07-21赵艳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中职语文意义

【摘要】构建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对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意义重大。时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改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切合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满足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共同体是为完成真实任务或问题,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强调学习者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学习者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伴开展包括协商、呈现自己的知识、相互依赖、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中职学校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是在班级教学制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构建中职语文学习的团体组织,由学习者学生及其助学者教师共同构成,他们经常在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共同探究、交流、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在当前形势下,我认为构建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对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意义重大。

一、时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知识经济的提前到来,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劳动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还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正式提交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

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快速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对中等职业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从政策上资金上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央财政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64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用,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2008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正式落户河南,河南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9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的50%以上。2008年10月17日,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在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上说:“5年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一方面新的形势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目前的职业教育现状堪忧,传统教育教学弊端正在继续危害着职业教育教学。传统教育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中职语文课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重智育轻德育,高耗费低效率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在一些公开教学活动上也有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发展,也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

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学生语文的实际程度和就业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中职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高耗低效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求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效率。构建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即是为此而进行的有益的尝试。中职学校构建语文学习共同体符合时代、社会、国家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二、改变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被应试教育淘汰的学生,也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牺牲品。在经历了一次次以淘汰为目的的考试之后,他们被证明:学习“无能”,前途“无亮”。无奈只能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承受着被打入另类的歧视。这种歧视让他们更加自卑,从而越发对学习自暴自弃。他们往往以放纵作恶对抗学习,对抗老师。对抗的结果便形成了今天各种各样的校园问题:抽烟、喝酒、打架、早恋、沉迷网吧,甚至还产生了辱师、伤师等事件。2007年 5月25日,北京海淀艺校数名学生在上课时侮辱年迈地理老师的视频让众多网民震惊。之后不久,重庆某职校年轻的语文教师又在制止课堂上玩牌的学生时,遭到了学生的辱骂,因心肌梗死而死亡。在这些孩子看来,他们通过学习发展自己的希望几乎已丧失殆尽,他们在学校几乎已没有自尊自信可言。他们就像感到危险来临的刺猬一样,炸开了他们的刺,仇视、对抗老师和学习。

一些中职教师把教育教学困难的原因简单归结为生源差,更有甚者以生源差为借口而放弃教师的职责。他们不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不深入分析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年来一直简单照搬传统的普高教育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课只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地把教学内容念完,根本不管教学效果如何。认为面对这么一群“差生”,反正怎么教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他们不针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实际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不注意和学生的交流、沟通,对学生持歧视态度,处理学生问题方法简单粗暴。这样一来,中职学校的师生对抗关系就更加突出,教育教学中的“两难”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学生破罐破摔,另一方面教师听之任之。教育教学效果只能是越来越差,根本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文化基础课的中职语文课更是这种现象的重灾区。

面对这些被传统教育淘汰的学生,依旧沿用传统的普通中学教育教学的老模式,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遭遇“两难”问题是必然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200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水平与心理特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困难,重视他们的学习需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以及专业课程的联系,创设与职业工作相近的情境,帮助他们认识语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以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一些弊端。在中职语文学习共同体中师生是平等对话关系,他们经常在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共同探究、交流、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他们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师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智慧碰撞,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认知更加完善、合理,产生1+1>2的效果。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的探究、讨论、答疑、解惑学生自主探求问题的学习潜能能够很好地被激发出来,这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极大发展,可以使他们有更积极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能够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经验意识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在真正地创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天地,这将使学生对于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亲切感,使学生拥有更强大的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切合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

2009年新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新大纲建议,中职学校教学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加强书本学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新大纲在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中都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较具体的要求。

基础模块要求:“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职业模块要求:“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拓展模块要求:“针对社会生活和相关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发现和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开展综合程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以上新大纲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议强调了中职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体现了倡导参与、合作、共享资源、发挥团体学习优势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主张。学习共同体理念同样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实践性、认知分布与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这是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相切合的。

四、满足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尊严感和归属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这是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的关系,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学习知识不仅可以使自己提高,还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使自己的尊严需要和社会归属需要得到满足。由于教师作为辅助学习的角色出现,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打击他们自信心的“权威”,而成为他们学习的朋友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改变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体会集体知识的价值,学会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要依靠自己和团队集体的力量探究问题的真谛,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在这种自主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自我总结出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比对他们教师传授的知识有价值的多。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未来就可以不断在实践中工作中进行学习和创造,这种能力将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其直接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比普高更注重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中职生毕业后要直接融入社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它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此提供服务。

总之,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为新世纪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应对方式。中职学校语文学习共同体的提出与构建,不仅是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新型社会成员而做出的尝试,也是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转换的回应,更是对新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有益实践,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应试教育的弊端继续危害学生,为解决困惑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难题提供思考的方向和可行的方法途径。

作者简介:赵艳华,女,汉族,河南鹤壁浚县人,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中职语文意义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