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相关性

2015-07-10孙建涛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感表达相关性

孙建涛

摘要:演唱是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演唱的最终目的是表达音乐中的情感。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是息息相关的,在掌握了一定演唱技巧的基础上融入充沛的感情、适宜的表情、眼神和形体动作,才能使音乐富有活力,动人心弦,才能让表演声情并茂、情真意切。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巧 情感表达 相关性

《礼记·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以动,故形于声。”意即,人之所以发声,是因为他的心为外物所触动,所发之声皆是心语,皆是感触。声从心而来,才能动人,才有共鸣。然而这个声音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而是乐音,是有规律可循且包含感情的。在音乐的世界里,发声与情感是辩证统一的。发声,即演唱的技巧,包括呼吸、姿势、起音、咬字、吐字、共鸣、节奏、音准、颤音、切分音等。技巧的掌握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掌握了一定演唱技巧的基础上融入充沛的感情,才能使音乐动人心弦。

一、演唱是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

音乐是一种最能即时打动人的、最具亲和力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以优美悦耳的旋律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很容易与听者产生共鸣。编曲、谱曲的完成并不意味着音乐的完成和成功,一首音乐的完成和成功需要通过演绎来实现。演绎让音乐为更多人所知甚至传唱,演绎让音乐饱含的情感得以释放和渲染,从而跨越时空找到共鸣。

演唱是演绎的一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因此其演唱方式和技巧也各有不同。以民歌为例,北方民歌粗犷豪迈,字多且节奏快而紧,演唱中咬字需清晰有力,且断处较多;而南方民歌则柔婉细腻,字少而慢速从容,演唱中咬字细巧柔和,润腔上以连为主。因此演唱中应根据歌曲不同的地域特色,运用不同的咬字、吐字、呼吸技巧来表达情感。如陕北民歌《走西口》,虽然它表达的是“妹妹”对“哥哥”的依依不舍之情,“妹妹”有苦有泪但却依然坚定地拉着“哥哥”的手送到大门口,因此演唱时咬字应清晰且紧凑,吐字要适当放慢,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妹妹”欲留难留,最终忍痛相送,千叮咛万嘱咐的神韵。而情感细腻、温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在演唱时就显得轻柔、缓慢,着力营造从容的喜悦和淡远的意兴,但又不能拖沓、呆板,要有一定的流动感和张力。可见,演唱技巧对音乐的审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演唱技巧把握恰当,则有助于表现音乐的情感。反之,不仅不能正确表达音乐的情感,还消解了音乐本身的美感。

演唱技巧中,咬字、吐字、呼吸等是基础技巧。一般而言,咬字准确、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呼吸平稳节制的演唱,更容易为听者所接受,更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对情感的诠释起到了创造条件和机会的作用。此外,共鸣能扩大和美化声音,在演唱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地使用共鸣技巧,能使音色变得丰富多样,更具张力,对情感的表达有辅助作用。总之,演唱是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演唱技巧的准确把握是演唱得以成功、情感得以展现的重要保障。

二、演唱的最终目的是表情达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直接、真实、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可以说,它之所有审美价值,是因为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倾诉着人们的悲欢离合。没有一首音乐是毫无情感诉说却能被传唱的,没有情感因素的音乐也称不上是音乐。因此可以说,演绎音乐,最根本的就是将音乐中或深沉、或细腻、或狂放、或悲怨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演唱中要将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真实可感地表现出来,除了要掌握上文提到的咬字、吐字等基本技巧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投入和个性的展现。演唱技巧是众多音乐演绎在长期的音乐创作、演绎道路上的经验总结,是智慧的结晶,但同时也是固定成型的,一般不容易实现创新,但演唱是音乐的再创作,是让音乐“活”起来的关键,因此,演唱中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以实现再创作。在演唱中,情感的表达除了要借助一定的演唱技巧,还需要表情、眼神和动作的配合。表情、眼神和动作是演唱者对音乐情感的反应,是随着音乐情感的流动、变化而变化的,同样具有增强音乐表现力、感染听者的作用。因此,演唱者应发挥想象力,融入角色,倾情演绎,使得演唱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另外,演唱者需要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形成独特的理解,在忠于音乐原作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最佳演唱方式,使得演唱带上鲜明的个人色彩和强烈的辨识度,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对音乐的再创作。

《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本意讲的是一个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关系,后来被引申为艺术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许多文艺理论家对形式与内容都有精彩论述,有的认为两者不可兼得,需“舍鱼而取熊掌”,以内容为重,但也有的认为内容和形式可兼具。在声乐演唱中,演唱技巧好比形式,而情感表达恰是内容,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演唱是表情达意的方法,演唱技巧的应用是演唱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音乐演唱的最终目的是将音乐所包含的情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得音乐富有生命力,让听众在聆听过程中得到审美的体验,并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声乐表演中,应注意演唱技巧的应用,促使演唱技巧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使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实的演唱当中,单纯依靠咬字、吐字、呼吸、共鸣、节奏、音准、颤音等技巧的熟练运用仍不能完成音乐情感的传达,演唱者还需融入角色,首先在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利用表情、眼神和形体动作等与听众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真意切。

参考文献:

[1]臧琳佳,王芳.声乐演唱的技巧及音色的处理[J].黄河之声,2008,(07).

[2]尤国通.民族声乐作品演绎的技巧分析[J].赤子(中旬),2014,(04).

猜你喜欢

情感表达相关性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