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2015-07-08杨秀玉黄景贵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改革建议实践教学高校

杨秀玉 黄景贵

摘 要 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高等教育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途径,但是高校当前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成了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15-03

1 前言

高校实践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在教育部的推动和高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近年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高校增加了实践课程的设置,在课程教学中也增加和强化了实践环节,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弃北大读技校”的“周浩式选择”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周浩式选择”,最初源于2014年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周浩在2008年以青海省理科前5名的成绩考取北大,2011年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周浩就读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理论课比较多,他从小喜欢操作机器,不喜欢理论课多的课程,由此,他开始谋划转校。转学到技校后的周浩喜欢上技能课和实践课。2014年4月,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从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成为一名技师。

“周浩式选择”启示人们,高校既要重视理论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社会发展既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因此,高校要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实践能力。

2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现状

高校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少高校教师本身是传统授课教育方式培育的产物,缺乏实践教学理念和对项目学习的掌握能力,习惯于给学生教授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和概念与实际工作缺乏实际关联;加上不少高校教师没有实践工作经历,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没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这让学生十分失望,并导致对学习缺乏兴趣。另一方面,不少高校教师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参加实习指导。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行为,由于高校现有教师考核重点向学术研究和专业基础课倾斜,在教师眼里,发几篇论文、上几节课要比带学生实习(训)合算得多。在这种情况下,院系只好把更多的实习(训)指导任务交给新参加工作、自身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或者外聘教师,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都进行了设计与安排,明确了认知实习、课程实训(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具备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形式结构,但是实践教学的内容结构是分散和孤立的,没有构建起相对立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教学时数的安排不合理,理论教学学时远多于实践教学学时,普遍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

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脱离生产实际。很多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佐证,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的相关内容而设计,且大部分实践教学安排在校内进行,忽略了教学内容和环境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实践教学的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训)为主,操作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方法,实践形式单一,实践教材滞后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大部分的实践教学程序都是学生按教学安排的规定时间进入实训室,按教师讲解的实训步骤操作,这样得出的实训结果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许多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或集中放在期末,使得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低。

校内实训(验)室管理和建设不到位 近些年各高校在校内实训(验)室建设上投入很大,特别是各高职院校,但实训(验)室在硬件设施上配备齐全后却不能够充分使用,很多硬件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不少校内实训(验)室建设配置很好,但实训(验)室建设模式与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培养方向不相适应,出现高配置低运行的局面。还有实训(验)室的硬件建设没有与专业建设、实践教学项目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在实训项目的设计形式和内容上简单、滞后,过多地重视验证性实训(验)和单一性基本操作训练,生产性训练项目开发不足,影响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 高校对实践教学普遍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践教学支持力度不够,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较松散。这就表现在教师指导不到位,实践教学准备不充分,实施过程不严格,考核标准简单,基本以每位学生交上来的实训资料进行评价,导致不少学生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抄袭别人的实训资料,实训效果并不理想。每一次的实践教学结果没得到有效总结、反馈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反复出现,实践教学还是出现走过场、流于形式。

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各高校应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举办能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

二是为激发教师指导实践的积极性。学校应对积极实施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奖、职称评定、教学和科研资助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同时,学校还需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评估,避免有些教师在实践课上有走过场的行为。

三是学校在实践方法方面要给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由,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政策上支持,发挥基层教师的创造性,鼓励自下而上的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实训(验)、实习、社会调查等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由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构成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认识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相应的实习单位和生产流程,全面地认识并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感性认识已学的课程及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专业生产实习是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后,参加校内和校外组织的实习,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作的初步技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因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数量不足,专业和通识课程占据了绝大多数教学时间,而这些课程也需要有实践维度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应探求在课程中开设实践教学模块来推进实践学习发展,注重实践项目和课程教学相融合。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要起引导、指导的作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毕业生产实习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采用集中或分散实习方式。通过近半年的实习,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独立的工作能力,接受社会真正的考验,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因此,高校应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构建一个相对独立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形式的转换 实践教学是多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训(验)教学、参观、社会调查、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旨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掌握技能、技艺,习得各种规范,获得职业身份认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实践教学形式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类型,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学徒制。学徒制是培养熟练劳动者的一种制度。现代学徒制是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学徒制中理论教学时间不多,它主要是从做中学,理论教学与未来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可考虑适当灵活延长学徒期,还有接受学生的实习单位和“师傅”应考虑让学生获得合法参与者的身份。

2)实验教学。科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高校的实验教学应减少验证性实验,侧重于为知识教学服务的创新性实验。大学的实验应是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教师从旁指导协助,使学生不仅积累了经验、验证了知识,还掌握了与科学实验相关的技能,可以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主要是指毕业生产实习,是高校专业教育活动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为了达到生产实习的效果,要做好实习前的培训和安排,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和要求;配备好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实习的指导力;实习过程应严格填写实习手册,学校应加强对实习的管理;实习结束应做好实习的考核和总结。

加强校内实验(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提高校内实验(训)基地的使用和利用效率,首先应建立、健全实验(训)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议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学校成立实验(训)室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做好实验(训)室内建设、规划和协调工作,制定实验(训)管理制度,统筹安排、指导全校的实践教学。院(系)应设实验(训)管理分中心,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配备懂技术、有工作责任心的实验(训)主任一名,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各学院(系)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出建设方案。

二是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效用,设置能满足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训、工程实践等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

三是学校应积极丰富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培训、资格鉴定、技术服务的服务功能。

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按照实践教学流程可分为前期准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监控。每一个监控的对象都包含院系、指导教师、学生三个方面。

1)前期准备监控。前期准备监控包含落实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学任务、教师前期教学准备等。实训前,教师应明确本门课程或实训项目的要求及在实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精心安排实践内容,提前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及场所等。在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后,教师应制订实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实训的要求和考核标准。

2)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是指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质量监控采用校、院、指导教师三级教学管理模式,即学校监控学院和指导教师的教学状态,学院监控指导教师的教学状态并形成对学校教学的反馈。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制定严格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以下内容。

一是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实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不得因个人的熟练程度随意修正;对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的不合理内容应提出修改意见,经实训工作小组或教研室共同研究后,方可进行调整。实训开始时,教师须将实训环节各项要求逐项、明确地列出,让学生在实训中心对照项目查找不足。

二是实践教学过程的内容原则上要求递进关系清晰,即按照教师示范—学生模拟—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实践—学生综合运用的程序进行,以教师指导、启发为主。教师主要注重对学生各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方面的意识培养,以实际岗位要求水平指导学生,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岗位适应性。

三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示范与学生动手实践编排要适当、合理。既不能随意压缩时间,影响学生与技能知识的掌握;又不能简单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态。在保障正常实践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不同方式、不同条件下的实训内容。

四是每次实训结束后,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填写实训记录及实训报告,着重记录本次实训过程、感觉。通过批改学生实习报告,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下次实训中给予现场纠正,并进行重点解释和指导。教师要对本次实训情况作出总结,对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强调,增加学生的分析能力。

3)教学效果监控。实践教学应细化成绩考核管理。实践课程成绩考核是检查学生实践课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可通过作业考核、小组考核、系统评分(实训软件)、现场测试等形式进行,具体分值比例应视不同的实训项目或课程而定。实训成绩考核应适当考虑学生的考勤、课堂操作记录等情况。

4 结束语

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挑战,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新标准。高等教育必须主动地做出调整和改革,把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才能更好地保证质量和服务社会。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李伟.实践范式转换与实践教学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5-97.

[3]宁国庆.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回顾与思考[M].新疆:喀什师范学院,2013.

[4]游柱然,胡英姿.体验与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0-142.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议实践教学高校
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