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方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5-06-28王志军

影像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线片检出率图像

王志军

(福建省三明市台江医院放射科,三明365001)

数字方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王志军

(福建省三明市台江医院放射科,三明365001)

目的:探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年间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X线的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数字X线摄影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完成后的图像质量以及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后的准确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图片清晰程度以及对比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质量分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6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漏诊率,同时数字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克服一些非直接转换技术探测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光线散射造成的图片清晰度不高的情况,同时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的环节相对较为简单,能够显著的降低影像信息的丢失情况,提升在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数字成像技术;DR摄影;临床应用;放射诊疗

一种及时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而言极为重要,也是患者能够得到正确治疗方法的前提条件。目前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X线成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诊断形式,但目前普遍使用的X线成像方式效果往往不佳,而目前数字方式成像的全新成像技术得到了较多医务人员的青睐,在实际的对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1]。数字方式成像技术是一种针对于X线技术而开发的一种全新的X线成像技术,通过和计算机进行相应的结合,就能够将传统的X线信息转化成为数字化的信息,因此能够得到数字化的图像,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2]。我院在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11月-2014.11月间收治的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65.56± 5.32岁。在准入标准方面,所有患者经过病理确诊为相关的疾病患者,同时所有患者均有着完整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2-73岁,平均为65.06±5.36岁。观察组患者中3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患者为25-75岁,平均年龄65.98±6.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常规的X线诊断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需要使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FCB1100的X线胸片机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对患者进行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诊断,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型号为DR-2000G的直接数字化X射线胸片的摄影系统以及美国柯达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ry View TM8700的激光成像仪。两组患者在经过摄像完成后,均需要注意到使用日本柯尼卡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onica SRX-201的洗片机对患者的摄影图片进行相应的检查。

1.3 质量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对于两组患者的实际X射线图像的质量进行相应的评价,在实际的对患者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由我院放射科的3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对于图片进行相应的质量评价,对于图片的实际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3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成像质量,若患者的图像高于III级图像,则认为是合格图像。同时需要注意到对于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患者经过病理确诊的实际病情进行相应的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图片清晰程度以及对比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质量分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6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图像治疗以及诊断效果对比[n,(%)]

3 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在临床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是能够在日后采用正确方法进行治疗的前提条件,也是患者能够得到较好治疗的主要目标。目前在临床上对于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往往是使用X线影像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同时通过X线影像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后,能够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患者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3]。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是,在临床上对患者使用X线影像诊断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模拟技术对于患者实施摄像的,在此过程中的曝光时间极短,同时同乡的信息量较大,图像一旦被生成后,就难以对于患者的X线图像进行相应的改善,图像质量可以说就已经无法得到改变同时在此过程中,X线的影像属于一种模拟的影像,在此过程中无法使用计算机对于图像进行处理[4]。而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前提之下,目前数字方式的成像技术,即DR成像技术得到了较多的医务人员的青睐。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图片清晰程度以及对比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质量分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60%,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通过使用数字方式成像的检测技术,诊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诊断技术。

在整个放射科当中X线片应该算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结合临床资料来看,它的工作原理为使用X线机对既定区域进行放射成像,最后经过专业的胶片处理和药液处理就能够作为医生判断疾病类型的科学依据。一般情况下,一张质量上乘的X线片必须要具备对比度明显、锐利度适中、密度适宜、层次感强、结构表达清晰和清晰度高等几个要素,换句话说,只有这样的X线片才能成为最科学的诊断依据,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5]。据临床资料显示,有超过50%的X线片误诊都是由于图片质量未达到要求所导致的,照片质量优良率应大于等于95%,甲级片率应大于等于40%,废片率应小于2%,在无特殊情况下,所谓的甲片指的是:达到解剖位置正确,摄影条件良好及体位正确三个指标中的两个,且没有对诊断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的X线片;优片指的是:上述所说的三个指标全部达到,完全符合诊断的基本需要。反过来看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废片或次片的便是不满足上述要求的X线片,结合实践来看,废片和次片的危害性在于,它能对病情的诊断起到直接的干扰,是造成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不仅会对医院的公信力造成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时机甚至直接引发医疗事故[6]。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目前在对患者实际的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无法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而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使用数字方式成像技术能够显著的提升图像的质量,并提升对患者进行诊断后的检出率,在临床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1]孙涛,姜勇,李大鹏等.X射线数字成像在全脊柱摄影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31-32,33.

[2]甘新平,伍学明,陈伟健等.基于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的超声影像传输系统设计和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7):36-38.

[3]董艳秋,杨军.数字成像结肠双对比造影对回盲部疾病的诊断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195.

[4]奚永强.数字成像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16-218.

[5]朱东望,李世芬,李冀云等.利用下颌数字成像曲面断层X线片进行下颌管形态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1,7(1):14-15.

[6]李国菊.利用数字成像曲面体层摄影对颌骨后部解剖标志显现情况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6.

R44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5.05.20

2015-04-07

猜你喜欢

线片检出率图像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两种方式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股骨干假体周围骨折翻修术后再发骨折1例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口腔X线片辐射对人体有害吗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