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喷涌在准葛尔盆地上的油文化

2015-06-25唐春兰

企业文明 2015年6期
关键词:百口泉克拉玛依市艺术团

唐春兰

企业群众性文体活动展示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它能够有效地发挥教育、引导、激励促进作用,陶冶员工情操和提高员工品位,对构建和谐企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精神呼唤

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沿的戈壁腹地,距克拉玛依市东北70 km,1979年6月10日建厂,现有员工1 600余人,是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21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厂 36年来,相继开发管理了百口泉、乌尔禾等5个油田。截至2014年年底,累计产油3 048.8万吨,累计产气20.85亿立方米。

从建厂初期到2003年这段时间,采油厂上千户居民住宅主要集中在远距克拉玛依市70公里外的百口泉地区。2004年,采油厂居民住宅整体搬迁至克拉玛依市区,员工上班采取送班制,每天各族员工分别从北斗小区、南泉小区、汇福家园、泽福家园等五个乘车点乘坐近20辆大巴车赶赴生产基地。

员工住房、生活、就医、孩子入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员工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面临着举办大型活动场地缺乏,员工集中学习、培训、娱乐较困难等新问题。员工对此反映较为强烈。

因地制宜改善文化贫瘠

新疆油田百口泉采油厂在油田开发的同时,采取各项措施,坚决不让员工精神领域变成一片“荒漠”,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油味十足的“百泉”特色文化。其中,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建设是该厂活跃员工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之一。

艺术团应运而生。2000年,在新发现的稠油油田——百重七油田开发之年,采油厂成立了百口泉艺术团。成员由一线各民族青年60余人组成。艺术团多次深入百重七井区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后逐渐发展成在新疆油田乃至克拉玛依市都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团体。

球类协会走进企业。2003年,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该厂采纳员工的建议,先后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牌协会。2011年进一步规范了协会的组织制度及活动方式,促进了球类、棋类等运动的广泛开展。

艺术协会纷纷登场。2011年2月,厂党委调研组在下基层调研时,各基层单位纷纷提出了拓展活动方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厂工会、厂团委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组建起了摄影、徒步、舞蹈健身协会,广泛吸纳各族员工参与。为此,该厂完善了文体协会章程。2011年3月7日,厂党委书记为摄影、棋牌、徒步、篮球等7大协会授旗,各协会活动开始启动。此举,受到各族员工的普遍欢迎。

“三个服务”建家园。融入“百泉”油文化的各类协会成为教育员工、传播企业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实际运行中,各协会重点做好“三个服务”:一是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服务;二是为企业文化建设和树立企业形象服务;三是为构建和谐企业服务。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积极把协会办成摄影、舞蹈、球类知识培训和训练基地,成为会员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家园。

文体活动扮靓百口泉

通过努力,协会组织已成为各族员工参与企业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和精神家园。

——百泉艺术团有口皆碑

通过15年的发展,百泉艺术团已经成为百口泉采油厂的一张名片。截至2015年,艺术团共培养了10余批文艺骨干,先后赴乌鲁木齐、新疆彩南油田、准东油田、陆梁油田、石西油田、钻井公司等兄弟单位进行了上百场慰问演出,观众上万人次。同时,艺术团连续13年成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和文化艺术节,一批优秀文艺节目,如:《望西》《油田欢歌》《我的青春,百泉作证》等精品脱颖而出。尤其是2011年艺术团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爱国歌曲大家唱、中石油集团公司举办的“三控一规范”欢迎晚会、新疆国际旅游节开幕晚会、克拉玛依市建党90周年和水节开闭幕式、自治区总工会、新疆电视台、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联合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新疆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员工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的大型演出。艺术团以其高频次的亮相,在新疆油田公司及克拉玛依市创下了很高的知名度。

——协会活动方兴未艾

在厂工会及各协会的运作下,根据季节不同每月制订一个活动项目或比赛项目,不定期举办全厂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音乐舞蹈、摄影采风等七大协会活动轮番上阵。据统计,该厂每年组织各球类活动300余次,日常参加人数近100人。各族员工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大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体育运动佳绩频传

百口泉采油厂女子篮球队在原厂女子篮球队的基础上调整组建,2003年篮球协会成立后,日常训练纳入正常轨道,八年来连续参加了油田公司员工篮球赛、克拉玛依市篮球赛,获得了“八连冠”的佳绩。

在克拉玛依市第十届青年体能挑战赛上,百口泉采油厂以绝对的优势第十次蝉联体能挑战赛团体“桂冠”,创造了十年不败的“神话”。

——艺术活动异军突起

当今,普通员工喜欢摄影的越来越多,摄影协会吸引了众多一线员工。他们围绕油田生产拍摄了大量“上产”及油田人物和油田风光的优美图片,成为企业宣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已有10余名会员近20余幅作品在自治区及克拉玛依市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50余幅作品在克拉玛依电视台进行了展播。在克拉玛依市举行的“油城印象”摄影展上,厂 6名会员的8幅作品获优秀奖,这是协会成立至今获奖人数和获奖作品最多的一次。

“痛并快乐着”是徒步协会会员的真实写照,协会每周设定一次徒步路线,带领会员用最简单的方式体验走进大自然带来的快乐。

舞蹈健身协会会员在舞动中感受韵律之美,在文艺演出中展现百泉人青春靓丽的风采,广大会员不但是厂文艺活动的忠实参与者,还是推广和普及舞蹈健身的实践者。

油文化引得油气滚滚来

“油文化”喷出“精神力”。特色油文化为企业创造了精神财富,并形成了油味十足的“百泉”文化品牌,即“五油”精神(一心想油、奉献为油、敬岗爱油、自我加油、力争上油)、“五油”理念(科学找油、高效采油、安全保油、技术兴油、人才盛油)。采油厂创造了连续14年实现安全生产,连续7年保持了油气产量在百万吨以上的佳绩,并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水稳油典型油田”,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

“油文化”淌出“文化力”。采油厂将快乐工作的理念融入油田建设的各方面,营造了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员工之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先进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于2010年收获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为新疆油田公司原油产量突破一千万吨并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作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百口泉克拉玛依市艺术团
车拐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相对湖平面升降规律研究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低渗砂砾岩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
新疆克拉玛依市绵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