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时血液应急保障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5-06-14张立波潘淑敏张富裕于笑难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血库血站界面

郭 颖,张立波,潘淑敏,张富裕,于笑难

1.沈阳军区总医院输血科,辽宁沈阳 110016;2.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辽宁沈阳 110016

战时或突发事件时的血液保障急需建立一个功能完备、安全性高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有效保障紧急状态下的血液库存量控制和血液安全质量控制,血液调配,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1-2]。本文自主研发的战时血液应急保障信息系统主要基于C#技术,采用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设计完成血库、血站和一线救助机构血液管理、信息统计、输血反应、远程医疗5个模块,实现库存血液管理与质量控制,血液调配,远程医疗会诊,用户间的信息连接及统计信息等功能,提高应急情况下血液保障效率。

1 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战时及突发事件血液管理机构开始引进计算机系统作为管理工具。美军已实现全国200多家医院和军队医院的血液信息共享,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血液信息库,将最为复杂的“战场血液保障信息系统”建在美军陆军医院[3]。在波黑战争中,美军充分使用了“战场血液信息保障系统”,极大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及救治成功率。

近年来,随着军事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卫勤保障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提升战斗力。但由于受软硬件的限制,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构建血液应急保障信息系统网络结构,开发并实现血液信息保障体系与网络机构中各单元血液保障的无缝同步连接、快速传输,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是目前及未来血液保障的紧迫任务[4-9]。

2 血液保障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本文设计的系统采用C/S架构,对不同的血库每天产生的大量数据更新操作,根据要求自动产生血库储量信息的各种报表。

该系统提供音视频通讯功能,保障血库与血库之间实时、流畅的信息交流,为紧急情况下的血液调拨提供信息保障,保证远程医疗会诊顺利、有效地进行。

该系统拥有友好的界面,界面设计遵循:(1)一致性原则,即应用程序与现实的一致性、界面格式的一致性;(2)纠错性原则,对于用户错误的操作,能够识别并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3)美观性原则,增强视觉效果;(4)直接性原则,界面提供给用户最直观的方法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2.1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 系统组织结构设计包括一线救治机构、区域血站和血液中心3个组织,分别实现血液管理及血液调拨等功能[10-11]。见图1。

图1 系统组织结构

一线救治机构主要功能包括血液调拨请求、等待请求结果、联系血站、完成调拨、调拨血液入库、血液检验、不合格血液退库等功能。

区域血站主要功能包括血液出库、血液入库、血液退回、血液销毁、血液核查等功能。此外,用户还能通过搜索、过滤寻找目标血液,通过历史查看以往存放血液以及通过刷新及时更新血液信息。

血液中心主要功能包括:审核一线救助机构的调血请求、查看各个下属血站血液库存、给下属血站发送调血预案。

2.2 系统功能描述 分析各组织结构的功能需求,划分存储管理、血站管理、信息统计、输血反应和远程医疗5个主要子系统。5个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见图2。

3 系统详细描述

3.1 表现层实现 系统的实现主要通过C#中winform技术进行可视化开发,简单的页面生成技术使得表现层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能够直接从winform中的各个控件上直接获取数据,以完成之后的操作。下面分别介绍部分主要功能的实现过程。见图3。

图2 系统的功能结构

图3 血液入库程序流程图

在入库操作的winform界面中包含多个数据控件,用于填写血液的相关信息,填入空间内的信息可以在后台获取并加入数据库。利用winform进行可视化开发创建入库界面时,可以手动拖拽控件,自动生成简单代码。

3.2 管理员用户功能需求

3.2.1 登陆,不同类型的用户拥有同一种登陆界面,根据账号的不同,经过验证后,最终进入不同的操作界面,管理员进入管理界面。

3.2.2 创建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用户信息包括账号密码和权限。

3.2.3 查看和修改所有用户的信息,管理员对普通用户有修改的权限。

3.2.4 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维护、初始数据的录入、系统数据备份,对数据库账号、视图、帐号操作权限及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记录操作信息、操作时间等进行跟踪以及系统日志文件的管理。

3.3 血液中心用户功能需求

3.3.1 决策中心用户登陆,不同类型的用户拥有同一种登陆界面。

3.3.2 对用户的个人信息操作,包括查看和修改。

3.3.3 查看各级血库的相应血液储量信息以及血库信息。

3.3.4 处理血库用血请求,获取血库的紧急用血请求,确定血液的总需求以及各种血液制品的需求,可以在配套数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分析产生应急方案,对应急方案进行筛选,产生对应的预案,同时自动生成血液需求分析报告。

3.3.5 处理各级血库对调血方案的执行反馈,查看各级血库对应急预案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应的信息进行备案,作为后期总结分析与评估。

3.3.6 查看以往的应急预案的相应记录信息,包括请求对方信息、处理对方信息、请求日期、决策中心处理日期、请求紧急程度、应急预案、最终处理结果等基本信息。

3.3.7 与各级血库用户之间即时的交流以及资料的传输,用户可以一对一地交流信息、传输资料,也可以多对多地交流信息、共享资料。

3.4 血站用户功能需求

3.4.1 用户登陆系统,不同类型的用户拥有同一种登陆界面,根据账号的不同,经过验证后最终进入不同的操作界面,血站用户进入血站系统界面。

3.4.2 对用户的个人操作,包括查看与修改,如果是第一次登陆,则需要对个人信息进行完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姓名、所属单位、工作岗位、权限、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同时用户可以查看各级血库和决策中心人员的信息,方便及时沟通,但此时没有修改的权限。

3.4.3 查看血库信息可以及时掌握血库的实时存量、血型分布、血液天龄等基本信息,同时也包括血库的紧急信息,包括血液天龄快到的血液信息的提示,库存告急时的提示等信息。

3.4.4 更新血库信息,定时向中心服务器反馈每日的采供血情况,保证数据及时更新。

3.4.5 向决策中心提交用血请求,包括请求方信息、请求内容、请求日期、请求的紧急程度等基本信息。

3.4.6 接收决策中心对用血请求的反馈、应急方案内容以及用血请求处理结果。

3.4.7 以往应急记录的查看,包括血库的紧急请求、决策中心的应急方案以及最终处理结果。

3.4.8 与决策中心和与各级血库用户之间即时的交流以及资料的传输,用户可以一对一的信息交流、资料传输,可以多对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3.5 远程会诊需求

3.5.1 简单短信通信功能,即支持一对一短信通信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功能与其他用户进行一对一的即时信息讨论,即时、快捷地了解对方动态。

3.5.2 简单资料传输功能,即支持一对一医疗资料传输功能,方便电子文档的快速传输。

3.5.3 聊天室短信功能,即支持两个以上用户间的短信群组讨论功能。

3.6 系统具体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主要的业务流程描述如下:

(1)用户登录流程(图4);(2)处理血库紧急用血请求的流程(图5):

图4 用户登录流程图

图5 血库紧急调血流程图

紧急情况下,请求方血库将请求信息发送至决策中心,决策中心接收到应急请求之后,根据相应请求,确定血液的总需求以及各种血液制品的需求,在配套数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分析产生应急方案,对应急方案进行筛选,产生对应的预案,同时自动生成血液需求分析报告。另外,决策中心可以自定义的通过查询和筛选来产生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发送给各级血库。系统会提示决策中心对实时存量大或者是血液天龄即将到期的血库优先考虑;同时决策中心和各级血库均可以查看以往的应急记录,在应急方案产生并实施后,进行详细的记录备案,并将数据库相应库存信息进行更新。

3.7 系统非功能性分析

3.7.1 可用性 主要是保证系统操作方便快速和界面直观、友好。界面直观、友好主要体现在功能按钮或菜单的摆放设置直观合理,此项需求的获取主要采用了快速原型与用户交流的方式进行,以保证软件的实现按照用户的操作习惯完成,提高软件的可用性。

3.7.2 可靠性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采取严格测试的方法,以保证软件长时间正常、稳定地运行。

3.7.3 性能需求 对时间特性的要求:普遍情况下,搜索时间最大不超过5 s,平均时间1~3 s以内。对系统容量的要求:能够充分满足静态用户(注册用户)、动态用户(在线用户)的最大数量。系统在新增、修改、删除时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主流的操作习惯、操作层次。

3.7.4 安全性需求 做好服务器本身的防护工作,不同的用户实行严格的权限机制以此避免系统数据的泄露和篡改,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操作,对于系统数据也实行安全访问控制。对数据库账号、数据库视图、账号操作权限及数据库的并发控制、触发器记录操作信息、操作时间等进行跟踪。此外,还启用数据自动备份机制,从数据层面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系统的安全。

4 结语

总之,本系统的设计主要立足于战场及突发灾难时血液中心服从于决策机构指挥一体化战略平台,通过建立血液保障信息系统与血站血液库存量、当地一线救治机构一体化模式,收集信息制定最佳保障方案,解决血液信息管理、血液调配、血液输送、血液质量监控、预案实施、远程会诊、辅助指挥决策等问题,从而实现在紧急状态下血液中心为决策机构提供多功能的信息平台,在战场或应对突发事件时,确保其统筹血液计划、协调血液供应、实现血液的科学保障职能的发挥,保障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提高战场伤员救治率。

[1]黎成,宋斌,吴卫星,等.紧急状态下血液保障体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8,51(3):135-136.

[2]严京梅,叶东,朱培元,等.灾难情况下血液应急保障的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2):182-183.

[3]张策,冯晓庆.浅谈血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思考[EB/OL].http://www.labweb.cn/articleview/2008-6-14/article_view_5078.htm

[4]宋乃国,花宝春.野战条件下阵地输血24例体会[J].人民军医,1992,35(9):13-14.

[5]宋斌,朱晓辉,李蕾,等.联合作战血液应急保障方式探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3):194-195.

[6]郑长青,冯帅,李露嘉,等.射频识别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在海军医院船上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7):658-660.

[7]任红,张立福,徐学芳,等.军队血站应对突发事件血液征集长效机制的建设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953-954.

[8]董刚,赵晓君,王兴,等.依托地方卫生资源建立野战血站[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20-27.

[9]鲁云敏,林村河,徐卫平,等.野战血站试点建设的研究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7):485-488.

[10]林村河,徐卫平,鲁云敏,等.我军野战血站基本模式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6):418-419.

[11]李永革,张岩.基于“北斗”的战场血液保障信息系统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2):92-93.

猜你喜欢

血库血站界面
对脐血库“双重身份”的法律探析*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一种可用于潮湿界面碳纤维加固配套用底胶的研究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电子显微打开材料界面世界之门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前移血库规划与未来发展探讨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