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的特点及诊治研究

2015-06-02韩枫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

韩枫

摘 要:为了分析研究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抽取某医院收治的80例相关病例,同时抽取80例单一慢性肺心病的病例,前者作为实验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期进一步改善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合并冠心病 临床特点 诊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239-01

1 相关的资料分析

抽取2010年5月—2013年9月在某医院接受治疗的,被诊断出患有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80例病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患有单一慢性肺心病的80例病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实验组的80例病例中男性54例、女性26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7.2岁,具有1~20年的肺心病病程,平均病程10.3年;对照组的80例病例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病人的平均年龄63.6岁,分别具有2~18年的肺心病病程,平均病程9.6年。

2 临床指标观察

对于两组病例的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对比,主要包括病因、心电图和临床表现等。两组病例均具有比较长的肺气肿病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其中的临床表现分别为:心慌胸闷的45例、心前区痛的22例、紫绀56例、晚上阵发性呼吸困难的38例、双肺湿性罗音的72例、心界向左显著扩大的50例、双下肢呈现浮肿状态的54例。通过X线检查胸部,结果显示:16例左心室扩大、10例全心均扩大,15例主动脉迂曲延长,11例呈现钙化状态。

3 相关的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通过SPSS12.0软件包,对于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c2对两样本率进行检验。

4 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

4.1 对比两组病人容易患病的原因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所有的病例因长时间吸烟、血脂高、血压高、肥胖和糖尿病等原因的发病率明显要高很多,两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

实验组病人有过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呼吸困难、心绞痛、叩诊心界向左、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A2高于P2的病人比例,明显地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病人右心房重度衰竭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3 对比两组病人的心电图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所有病例的心电图持续缺血ST-T改变、电轴左偏、急性AMI、左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电轴不偏、心房持续性颤动,具有明显的高发生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例中的发生电轴右偏的比率明显偏低,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发生肺型P波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4 对比两组漏诊、误诊率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病人的漏诊、误诊率明显偏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相关的分析与讨论

临床的相关研究表明,患有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其同时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约为25.6%上下。当今时代,伴随着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齡化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慢性肺心病伴有冠心病,同时也导致致残致死率逐年呈上升态势。慢性肺心病伴有冠心病,能够诱发充血水肿、呼吸道阻塞痉挛等疾病,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诱发滞留二氧化碳等问题,从而导致病人的所有毛细血管出现痉挛、血管内壁被损害、通透性增强、血液的黏滞度增加、流动的血液受阻或淤积,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阻塞,心肌急性梗塞以及心室纤颤等症状,从而可能导致病人死亡。因为患有此种疾病的病人,其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特征不明显,所以可能会导致临床医生误诊、漏诊,进而严重影响临床诊断和后续的治疗。同时,目前国内在诊断判定这种疾病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临床标准。临床的相关实践与研究证明,这一病症因为在临床具有繁多的症状和复杂的病情,另外在在临床上这两种病症容易产生混淆,因此,存在很高的误诊和漏诊率。本研究选取的患有这两种疾病的80例病人中,曾经漏诊16例,漏诊比例达到20%;12例发生误诊,比例为15%。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存在非常高的漏诊、误诊率。该研究因为研究例数不多,难免存在偏差,所则数据和比例仅供参考。在漫长的发病过程中,肺心病患者通常会存在一系列的容易罹患冠心病的因素,可能导致并发冠心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对于症状的分析观察来诊断两种疾病,同时辅以有关的检查,如上文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和心电检查结果。此外,因这种病病情均较重,无法完成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心动图和超声检查结果经常显示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右心腔都会发生改变,这有助于这种病的诊断,参考和提示作用显著,然而目前国内对这种病的超声影像改变达成或者,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标作准,还正处于进一步研究中。

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冠心病的患者要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强力进行抗感染,通过氧气治疗,促进能量的代谢,祛痰平喘,平衡水和电解质等,如有出于治疗的需要,还可以采取机械通气的办法,以达到尽快改善全身供氧状况的目的,从而使冠心病与冠脉痉挛的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在运用这一办法进行治疗时,必须注意到其对左心功能和血容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有效避免对左心功能的医源性损害。同时,使用卡托普利、酚妥拉明、硝酸酯类充分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左右心功能。此外,还可以选择速尿、低分子肝素、洋地黄,以及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医药,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输液治疗时一定要把握住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每天保持在1000 mL以内,这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菊月,朱立峰.浅谈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3):123-124.

[2] 翁心植.肺心病伴发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华内科杂志,2012,21(4):239.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探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