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聋生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6-02童丽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兴趣效果

童丽丽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聋生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结合课外活动和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兴趣 效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思想品德课一直被视为“副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人只是死记硬背,机械化学习,毫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来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在聋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因此,探索如何激发初中聋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很有必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际,以及借鉴他人的经验,就聋校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浅谈一二。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现代新的教育理论已经摈弃了传统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取而代之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因为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成功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又可促使学生学习取得成功。在聋校面对着一群特殊的学生,及时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会带来积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发散思维,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答案,只要回答的言之有理就给出肯定,即使没有也可引导他们后再给予一些肯定和表扬,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感受到学习的有趣之处。

其次,多给聋校孩子课堂表演的机会。这可以说是聋校孩子的长项,而且他们也愿意去表演。很多时候把情景设置好,把需要探讨的问题预留在表演中,通过他们生动的表演,就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例如,在教授《理解和宽容》时,我就事先安排学生将探究园中的“婆媳矛盾”——剩菜到底该不该倒进行表演,后开始分组设计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激化矛盾还是去理解他人,后分组汇报表演,解决矛盾。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都非常积极、主动。

最后,在聋校课堂的教育教学中,聋生可以很敏锐地通过观察老师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知道老师的内心状态。因而,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和蔼可亲的教态,热心地为每位学生解题、答疑,把对学生的爱带进课堂,让聋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教学热情,从而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比如,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自尊自爱中的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所涉及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初中学生年龄小,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自尊。然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例举出现代社会网络红人郭美美炫富事件。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言语或者面部表情有意识地给予学生一些暗示,认识到这种不是自尊而是一种虚荣。再举出通过自身努力改变逆境的例子,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

二、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来发展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但一直以来,思想品德课存在一个问题:聋校学生学了不一定会懂,即使懂了也不一定会信,而信了在实践中也未必会做,使该课程不能发挥塑造符合社会要求的健康人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的环境与机会,利用家庭、社会的一些活动,让学生多多参与,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感受思想品德课的功效,从而真正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内在兴趣。实际上,这要真正做起来确实有着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聋校。但是只要有这样的教学意识,还是可以做到一些的。比如,在教授《我和父母》这课时,我就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提问,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我就要求他们回家首先了解具体日期,再自己简单策划,要为父母补过一次那么多年未曾过过的生日。

三、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以其独特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采用。多媒体可以把图片、文字、录像等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示各个直观素材。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涉及范围广,因而在聋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不可或缺,起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作用,很多道理学生只要看一张图片便明白了,不需要老师在那吐沫横飞、手脚并用地“传授”。因此,教师应注意,尽量多使用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把现代化的教学和思想品德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讲授中国的繁荣发展时,把以往的旧中国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前的一片废墟的图片,同现代社会的交通、航天等图片做一比较,学生很快便“感同身受”了。

古语云“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这种规律又是灵活多变的。总之,对于聋校思想品德教学兴趣培养的探索,是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有效进行教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聋校品德课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法”,处理好教学规律中“变”与“不变”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敏.《教师教学基本功》(上),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兴趣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抓住“瞬间性”效果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