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降低麻醉药品管理差错率工作实践

2015-05-31雷利群肖顺林袁浩宇

中国药业 2015年15期
关键词: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圈员

雷利群 ,肖顺林 ,叶 云 ,张 峥,袁浩宇 ,俞 瑜

(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药剂科,四川 成都 610051)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新兴药学服务方法和品质管理模式。近几年被国内多家医院引入[1-2],但目前尚未见在医院利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差错率的相关报道。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作为特殊管理的药品,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临床用药风险也在增大,若管理不善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3]。针对近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药学组于2010年3月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理论及方法对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差错率显著下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组于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开展的品管圈活动,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的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处方调配工作中的差错检查结果,活动前后各圈员统计出的有形、无形成果以及评价项目方面的评价结果。

1.2 方法

成立品管圈:秉着“自愿参加、实事求是、灵活多样”的品管圈组建原则,临床药学组9名优秀年轻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8岁)于2013年3月成立“合力圈”组织,主要负责统计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情况。投票评选圈长1名,负责对品管圈的活动统筹安排;圈辅导员1名,负责对品管圈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合力圈”寓意手拉手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齐心合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确定本圈主题:通过召开圈会,运用脑力激荡法,圈成员针对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共提出8个建议主题。根据建议主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可行性3项指标,分别评价(见表1),利用排序法和优先次序矩阵法评分,综合分数最高者即为本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降低管理差错率。选题依据包括,对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科学而规范的管理,落实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差错,增强团队凝聚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患者用药更安全,进一步完善患者诊疗过程,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极大地体现个人价值。

表1 现状问题及评价

拟订活动计划:本次活动计划3年完成,每1~2周召开圈会并有相关的活动记录,每次活动1 h左右。根据主题选订、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品质管理圈活动步骤。以甘特图的形式,拟订活动计划表,预估各步骤所需时间,讨论确定各步骤负责人。

现况把握与目标设定:利用“麻醉药品管理调查分析表”对2009年全年麻醉药品管理数据进行收集,于2010年1月按累计百分比由低到高及百分比由高到低次序进行排序(见表2),并用柏拉图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鱼骨图,从人、物、法、环境4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导致麻醉药品管理不合理的原理,结果发现表2中的问题均处于鱼骨分支末端(见图1)。运用80/20原则进行验证,确定本期改善重点为处方书写(开具)错误、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未专册登记。

表2 2009年1至12月份麻醉药品检查结果

图1 麻醉药品管理不合理原因鱼骨图

目标设定:圈成员遵循目标激励的原则,经过讨论且综合各种因素,把握好明确度与难度,进行目标设定。按照选题过程之圈能力得分,本题之圈能力应为100%,但因考虑本圈为第一圈,如目标能力太高,难以达到,会打击圈员积极性;考虑实际情况,将圈能力均设定为80%。按品管圈方法给出的公式计算出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及百分比×圈员能力),设定圈员能力为80.00%。目标1,降低处方书写错误目标值(73);目标2,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目标值(4);目标3,降低没有专册登记的目标值(2)。

对策拟订与评价:针对差错的主要原因,全体圈员运用“六何”法(5W1H法)对相应的重点问题进行对策拟订,且从可行性、效果性、自主性3个方面进行符合性评价,经过多次“头脑风暴”讨论,对满足某一性质的对策相应打上“√”,将其同时满足这3个性质的决策定为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决策,由此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对策实施与检讨:采用戴明循环(PDCA)管理方法进行对实施和检查。针对处方书写(开具)错误的具体实施内容有,定期针对临床医师开展麻醉药品处方管理与处方开具相关培训;严格药房工作人员调配药品程序,如“四查十对,双人复核”制度,处方开具不合格者不予调配,返回开具医师处,重新开具;药房工作人员逐日审核处方;严格差错处罚制度(医师50元/张,审核药师20元/张)并通报全院,同时每月进行不合理处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全院通报。针对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的具体实施内容有,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宣讲麻醉药品管理的重要性与严格性;严格双人复核,逐日消耗登记;每月进行专项检查;严格差错处罚制度(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的科室每月罚款200元),每月进行麻醉药品使用数量与登记数量专项检查。针对未专册登记的具体实施内容有,定期向临床科室宣讲麻醉药品管理的重要性与严格性;向涉及使用麻醉药品各科室发放麻醉药品使用专用记录;严格差错处罚制度(未用专册的科室每月罚款200元),同时进行麻醉药品使用专项检查。

2 效果确认与分析

2.1 有形成果

自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实施11项对策,期间进行麻醉药品不合理处方抽查、使用数量与登记数量专项检查、使用专项检查,汇总3项目检查数据,利用柏拉图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目标达成率=(|改进后-改进前|)/(|目标值-改进前|)×100%;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100%。结果见表3。

表3 品管圈活动有形成果统计

2.2 无形成果

通过长达3年零3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全体员工在品管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协调性、积极性、思维开拓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3 讨论

近年来,国家对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为了更好地保证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杜绝麻醉药品非法流入社会,确保麻醉科麻醉用药的安全,医院严格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对麻醉药品的管理采取五专制度。如何在临床应用中真正做到“五专”,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等问题引发了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该院药剂科临床药学组2010年3月成立品管圈以来,自发地参与到国家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专项治理活动中。圈员通过分析讨论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使管理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处方书写(开具)错误、专册登记数量与使用数量不符、未专册登记]得以改善,让临床药师从专业上对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进行把关,保证其安全使用。此外,通过这次活动开发、锻炼和展示了圈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药师参与麻醉药品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发挥出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促进了药事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高冬虹.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2,21(14):77-79.

[2]范 艳,邢 敏,杨晓媛,等.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卫生环境整洁度实践及效果[J].中国药业,2014,23(21):57-58.

[3]文友模.我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透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51.

猜你喜欢

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圈员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某医院门诊2018-2019年第二类口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针对新时期麻醉药品管理的探究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某医院门诊第二种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精神药品与抗精神病药物有区别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