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及其管理对策

2015-05-30刘超

2015年2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食品安全

刘超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农产品逐渐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诸多的风险。深入了解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并制定可持续性的管理对策,才是科学对待转基因农产品的态度,我们的生活也才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便利而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安全;战略安全;管理对策

一、转基因技术简介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的构成,使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发生改变的技术。人们常说的“基因工程”、“遗传转化”都是转基因技术的同义词。

二、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的争议

科学家们发明转基因技术的初衷是想利用它造福人类,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例如,抗虫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从而提高了产量;将能够产生人体疫苗的基因转入农产品,人们就可以在食用农产品的同时增加自身对疾病的抵抗力。但是,许多科学家们开始担心转基因农产品及其为原料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也作了大量研究,如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副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引起世界震惊。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4天之后,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较小,且没有精神。相比,另一组幼虫啃食带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则未出现高死亡率或发育不良等现象。据此论文推断,BT转基因玉米花粉中含有毒素。另有报道称,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记录,和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成分异黄酮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2%~14%。

三、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一)食品安全性问题

1994年,美国将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食品延迟成熟的转基因番茄推向市场,转基因食品从此走进老百姓的餐桌。但是,只有10多年历史的转基因农产品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对其研究和发展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安全性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序列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若所表的达蛋白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例如,为增加大豆含硫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人员曾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

2、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毒性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基因的人工修饰,可能在达到某些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此外,抗虫作物残留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和毒素可能对人畜健康有害,因为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和毒素的叶片、果实、种子等,既然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就有对人畜产生类似伤害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蓄积效应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其风险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战略安全性问题

美国著名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当前,基因农作物就是“绿色黄金”,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些发达国家不断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基因资源并申请基因专利,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从中获利,而且使用这些基因资源还要支付高额的专利使用费。从长期来看,新的农业生物技术将会引起发展中國家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的转变,使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背负更多的债务和更加依赖发达国家。这样,基因专利进一步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危害中小公司和农民的利益,导致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是世界大豆起源地,1995年前我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而入世后美国高财政补贴的廉价大豆如同洪水一般冲进国门,国内几千年形成的大豆生产体系全面崩溃,此后仅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大豆已经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非转基因大豆制造的豆油了。而这些转基因大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美国转基因巨头孟山都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不但是美国转基因大豆的最大买家,同时中国每年进口的玉米和棉花也大部分来自美国。此外,近期又有诸多关于美国转基因大米非法流入中国的报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美国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的转基因技术政策层面以及舆论的动态变化。而对于转基因作物的非法种植和转基因作物倾销成为美国的战略武器等问题,则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对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提出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发展战略

1.目前对转基因食品的问题应采取抓大放小的战略,既大规模限制为主,区域性使用为辅。应将泛滥于我国主要粮食产区的转基因作物进行限制种植,重新种植普通作物。

2.强化风险预防,由于转基因食品所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活动很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或者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危害。并且,这种危害很可能进行长时间潜伏,一旦爆发将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害后果。因此,加大对转基因食品长期的观察与实验的投入,用大量的时间与相应的资金对其安全性进行有效的评估,让老百姓能吃上放心的转基因食品,必须是经过长期、稳定、有效的科学实验进行评估过的转基因食品,最大程度减少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害。

3.严格强制标识制度

对现阶段流通市面的转基因食品,应采取强制标识,在包装上必须有明显的转基因提醒并且在醒目的位置占有一定大小的面积,充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没有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应清理出市场。

(二)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

转基因作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目前粮食的主导,就是因为其产量高,病虫害少,并能够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生物科技公司孟山都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的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孟山都掌握着各项转基因的核心技术,以低价销售给农民种子,当我国农业依靠这种科技产品再无法摆脱的时候,然后慢慢抬高价格,达到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控制,我们应该以印度为鉴,提前防止这类悲剧的产生。因此,为了能够让广大的农村不再种植或减少种植转基因作物,我国政府应对农民有优惠的政策,给予种植普通作物的农民一定的农业补贴,才能引导农民贯彻国家的方针。

(三)将转基因问题提升到国家间战略的高度

应适时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把解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提高到国家意识的最后手段。首先应该从立法的角度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原料提供、食品生产、食品运输和销售、食品产生危害的解决办法等环节的规定。并应以卫生部、农业部等各部委牵头,组建转基因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管理我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哲学与伦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恩道尔(Engdahl.W.)《粮食危机》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2]《百名专家谈转基因》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Q789-53/4030

[3]顾秀林《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F326.11/7124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食品安全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刍议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