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海洋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探索

2015-05-30韩震刘瑜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8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

韩震 刘瑜

摘 要:大学生创新活动是我国许多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举措。通过创新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自学、思维、观察、动手、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其创新实践能力。上海海洋大学是具有海洋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针对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科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和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目标,本研究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海洋学科专业 创新活动 组织方式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22-02

1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社会对海洋人才的需求和海洋学科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加强了海洋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新活动已成为上海海洋大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把创造性的思维、理念转化为有价值产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不但是知识传承的载体, 还是知识创新中活跃的群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针对课题进行探索,体现了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通过创新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自学、思维、观察、动手、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其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创新活动中,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上海海洋大学是具有海洋特色的理综合性大学,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本科生大学生创新活动为例,对海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进行了思考[1]。

2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其定位主要是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创新活动应有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挖掘其潜能、培养其全面发展。针对海洋类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和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目标,我们从大学生创新活动团队人员组成和课题组织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2.1 团队人员组成

海洋类专业学生是未来海洋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们鼓励专业交叉,因为科技创新更多在交叉学科、边缘科学中涌现。我们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学生负责人一般是海洋类专业本科生,例如海洋科学专业或海洋技术专业。通常三年级的学生担任项目主持人,负责创新团队的全面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学生是创新团队的参与者。团队成员也以海洋类专业学生为主,其它专业的学生为辅,这样才能和海洋类专业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形成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由于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所以要抓住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以点带面,在整个海洋类专业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

2.2 课题组织

(1)以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课题组织。

以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组织海洋类专业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科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明显。例如海洋技术专业有以“海洋遥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水下声学探测”和“空间测量”等为核心的专业实验室。相关的专业教师就会从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野外实践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报名的学生中,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择优选择,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寻找适合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人选。由于很多创新项目所需海洋仪器设备存在于不同的专业实验室的,因此我们把创新项目安排到不同专业实验室中,充分发挥学校各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作用,使学生的研究条件得到充分的满足,例如海岸带遥感实验室、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训练。在此期间,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进行文献检索,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对课题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等多种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

(2)以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课题组织。

大学里有很多的学生协会,这是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学生协会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对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学生会以学生协会的形式到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科研机构调研,收集在海洋领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协会的组成人员往往来自不同专业,我们会加强对学生多专业、多学科协同的引导,以海洋学科专业为主,培养同学们协同作业的意识。大学生协会骨干主要是大三、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一般只学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因此需要专业老师的帮助,对创新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例如否有充足的活动经费,题目难度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能完成,具体的任务如何落实到每一个人。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自我发展需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源泉和动力。这类学生也是老师最欢迎的学生,也往往动员他们在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2]。

3 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方法

3.1 以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指导方法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依托专业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能力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好的平台,大学生通过在这些基地的学习和锻炼,了解到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以及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研究现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情感和创新意识。我们主要注意以下几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满足同学们的不同需求;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固定时间和分散时间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实验;通过鼓励学生,以点带面,以强带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通过创新活动,将来也可以推动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甚至整个世界在海洋科学领域的发展[3]。

3.2 以学生自己提出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的指导方法

由于这部分课题主要来源于大学生协会。各个协会的科技活动,以学生自主管理和学习为主体,教师协调指导为辅。学校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各项创新活动尽可能以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来完成,从而实现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国家、省、市各类专业协会每年都定期开展各类各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所以我们的指导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要求展开,例如“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参加全国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争取好成绩来带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以竞赛带动创新,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热情,也推动大学生科技协会的发展,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因为该类课题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在大二、大三年级要修读很多课程,为了确保完成任务,所以要加强过程管理,教师要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给予及时指导。由于学生协会具有参与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的特点,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协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4]。

4 结语

大学生创新活动是动态的过程和开放的体系,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质量。通过大学生创新活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明显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和优劣,只有社会的认可才具有价值和公信力。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活动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类专门比赛, 和国内外同类、同层次作品质量进行较量,使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创新作品具有不断成长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蒋侃,韦兆文,邓柯.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7(4):129-131.

[2] 李泽,王巨丰,韦东梅,等.电气工程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2(31):108-110.

[3] 蒋海明,赵宏宇.大学生参与科研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讨[J].广州化工,2014,42(21):201-203.

[4] 范小兰,赵春锋,姚晨迪.大学生创新活动实践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7):87-88.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
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写景作文指导方法研究
基于学生日记写作指导的探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