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与中国外贸竞争力分析

2015-05-30李洁

2015年2期
关键词:投资跨国公司外贸

作者简介:李洁(1994-),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金融专业。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跨国企业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逐渐在我国进行投资,且规模逐年增大。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注重长期性,积极开展对华技术转让,并且因其规范的经营运作、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在投资所在地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和优化升级,极大的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跨国公司;外贸;投资;竞争力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

根据国家商务部最新资料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投资我国内地,投资项目达2000多个。作为近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的江苏省,迄今为止,世界500强企业逾三分之一已落户在这里,有656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其中137个超过1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目前,落户江苏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选择在投资环境更为完善的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等国家级、省级开个发区内安家。目前,这些开发区正式成为进军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集合的重要基地。据分析,世界500强企业在江苏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化工、造纸、机械等制造业领域。从投资国别来看,日本、美国遥遥领先,其次为法国、英国、德国、芬兰、韩国、瑞士和香港地区。在投资方面,今年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独资经营。

二、跨国公司在华竞争优势

(一)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和政策优惠上的优势

当一个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时,区位优势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們选定中国作为投资地点,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最接近销售市场而节省的运输费用,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本国的环境污染。

其次,我国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缺少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十分棘手。因此,当跨国公司选择在华投资时,当地政府会给其在一定程度上的税收和政策优惠,以搞活当地资金,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因此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营在很大方面节省了原材料成本和税收支出。

(二)跨国公司在技术和资源配置上的明显优势

多数跨国公司在向我国投资设厂时,转移的都是中下游产业链,而将其核心技术与研发部门仍留在本国,我国承接的只是加工生产的部分。而与我国同类型企业相比,他们在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最直接和突出的结果就是产品价格低,而这也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最重要因素。因此,他们的产品凭借质优价廉很快占据我国市场,这无疑给我国生产水平较低的同类型企业造成了威胁。

跨国公司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调配,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提升流动性资源的使用和产出效率,而且对于市场的变动能够及时作出反应,生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率先占领市场。

(三)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方面的优势

跨国公司的经营立足于全球市场,并通过对全球市场的实时关注,有效的信息收集以及市场分析,其可以及时对全球市场的动向作出反馈,找出最能够发挥自身市场优势的机会,并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调动资源,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更有效的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率先占领世界市场。

与实施跨国本土化的企业不同,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跨国公司更强调的是统一协调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因此对于这类跨国企业而言,统一的形象非常重要。对于追求差别化经营的跨国的公司而言,对企业形象的统一,对企业文化独特性的培育,都是其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地方,因此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中国外贸竞争力分析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受益于对外贸易而发展。当前,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由于我国加入WTO充分利用世贸规则,积极推动了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从目前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外贸水平仍然较低,原因如下:

(一)资本量不足,并且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

因为我国外贸公司起步晚,发展慢,因此他们与跨国企业相比,不仅在规模上存在差距,更重要的是资本规模。我国进出口公司,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导致无法有多余的精力投身于技术创造和革新。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与外贸商品比,技术含量低,且不具备价格优势。正如当前苹果公司的产品几乎占领全世界市场,并且人气极高,严重打击了我国本土的手机制造企业。

(二)出口国外的商品结构不合理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进出口商品情况,明显品种单一,且档次不高。他们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玩具,纺织等轻工业品,鞋类制造等产业。这些位于产业链低端部分,耗费资源,耽误时间,但是我们从中获利却极低。这是在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不适用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积极影响

(一)加快了中国的企业重组,提升市场占有率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战略,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也促进了中国产业的重组,使市场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与品牌的竞争。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严重缺乏做大做强的经验,业务量零散,以各子公司或技术企业来计量,市场处于分割状态。通过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经过对其业务整合,将各子公司的业务整合在同一框架下,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加快了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速度,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纷纷在华投资设厂,并建立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有极大帮助。一方面,它能够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国内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国内配套企业进行技术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带动国内市场的良性竞争。此外,还可以促进人才流动,开拼新的研发领域和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缩短我国技术水平与世界的差距。

(三)促进中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

大多数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华设立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出远高于国内同类企业,是他们掌握最先进和实用的管理与经营方法。其次,跨国公司对华战略的调整使得大量外国人才回流,投身于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高。

五、中国外贸的前景展望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外贸行业凭借优越的人口红利,以低成本优势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而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出现了制造企业从我国沿海向内地,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和印度,这说明我们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其次,美国提出再工业政策,制造业重新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对我国作为制造大国的生存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在全球分工重新洗牌之际,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要注重外贸基础是否夯实,在产品质量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多下功夫,在贸易全球化浪潮中找准定位,通过不断积累行业经验,找到光明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投资跨国公司外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关于我国PPP模式应用的问题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浅谈对银行投资价值的研究
房地产泡沫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探讨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文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