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

2015-05-30侯芮

2015年25期
关键词:反贫困贫困

作者简介:侯芮(1992-),女,汉族,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社会保障,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摘要:贫困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反贫困战略的新动向。因此,对于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代际传递;反贫困

一、贫困的代际传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且存在逐渐扩大趋势。如今,“富二代”、“穷二代”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贫困成因之一的代际传递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由“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而来,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和基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①

一直以来,贫困代际传递都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具有任务的长期性、成因的复杂性、后果的消极性等特点。贫困的代际传递不但对个人和家庭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贫困代际传递成因分析

(一)健康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这里的健康指父母的健康水平和子女的健康水平,如果父母或者子女患病,那么治疗费用会成为家庭的重担,同时影响劳动能力,使得家庭陷入贫困不能摆脱出来。还有就是遗传病和生育过程中的孕妇及婴幼儿的保健和营养问题,这也会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受教育程度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一大部分家庭因为贫困,没有能力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也有一些家庭认为子女受到教育的价值很小,反而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较低的教育程度,更加局限了子女发展的机会,加剧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生活态度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生活态度是一种主观的因素,主要是指对待贫困生活的态度和与之指导的行为,不同的生活态度可能会传递给自己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贫困家庭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会努力的改变现状,同时乐观的心态也会影响子女,从而加大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如果贫困家庭采取消极的生活态度,对待不满的现状只是每天抱怨,不付出实际行动甚至自甘堕落,这种态度限制了改变贫困的能力。

长久下去,子女会受到父母生活态度的影响,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四)政治和社会因素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这些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客观因素。例如好多贫困地区处于中西部山区,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繁,同时医疗等卫生设施落后。

另外国家的机制发展不到位,比如扶贫策略、九年义务教育贯彻不到贫困偏远地区,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低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贫困代际传递对策分析

(一)重视健康问题,加强对医疗设施的投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家庭应该重视健康问题,比如经常做身体检查、加强婴幼儿和妇女的健康营养投入等。同时国家也应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完善社会医疗卫生体系,另外政府应该合理控制药物价格,防止医药价格的飞涨,减少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

(二)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是强国之根本,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能够有效减少因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要更加全面的普及初等教育。②就现在来说,目前贫困农村的文盲率仍然很高,父母的教育程度低不仅会限制对子女的教育的投入,同时也会造成“文盲”的代际传递。扩大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普遍覆盖义务教育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三)转变贫困家庭消极的生活态度。贫困家庭自身应该改变消极面对生活的态度,采取积极乐观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处境,减少抱怨,通过辛勤劳动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同时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生活条件。另外,政府应该通过不同渠道的宣传教育来引导贫困家庭,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观念,使他们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解放思想,不能甘于现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出台多项民生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贫困家庭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在自己努力改变主观条件的基础上,政府应该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走向致富的道路。强化政府的责任,努力致力于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阴影,还要给穷人平等的机会,甚至是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障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例如,给贫困家庭子女免息助学贷款和完善农村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等。(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75.

[2]吴莹莹.基于人力资本的代际贫困研究[J].消费导刊,2009(12).

猜你喜欢

反贫困贫困
阿玛蒂亚?森能力思想启示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优化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反贫困的三大新趋势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
当前农村反贫困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