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5-30杨洪彭海鸥陈治勇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索兴趣

杨洪 彭海鸥 陈治勇

摘 要:物理理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因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又由于实验本身的特点,它又成为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主渠道。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先进;兴趣;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把握以下四点:

一、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实验教学观念

“应试教育”是“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把演示实验甚至学生实验课作为讲读课来上,根本就谈不上探索性、开放性,也从根本上有悖于新课标的精神和新教材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创新观念,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实验潜能,保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与创新精神,让学生由教的对象变为学的主体,真正体现课改要求。不是先由教师介绍实验方法,然后教师演示或学生实验,最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而是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必要,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讲“电容器的充电与放电”这一节时,可以先通过多个演示实验的比较,再进行分析。演示(1):把一个电容器(未充电)与灯泡串联后接到直流电源两端,开关合上后,灯亮一下就马上熄灭。演示(2):把一个电容器(未充电)与灯泡串联后接到交流电源两端,开关闭合后灯一直亮着。演示(3):将充完电的充电器两端短接,这时将会看到强烈的电火花以及听到“啪”一声响。通过这些现象的观察比较,学生脑海中就会产生疑问,电容器到底有什么特异功能?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听教师揭密。

二、新颖有趣的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创新动力最重要的源泉。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和探究的先导,求知的动力,成功的关键。

例如,在讲授压强时,我们可以用一只漏斗、一只乒乓球给学生演示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先把漏斗的尖部含在嘴里,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去,在向漏斗里吹气的同时把手松开,奇妙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手离开了乒乓球但乒乓球并不落下来,却在漏斗口附近跳动着,你吹得越厉害,它跳动得越快,学生会被这一现象惊呆。为什么乒乓球不落下来呢?这会激发每个学生都去思考,这一堂课的效果当然非常好。

三、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中学阶段,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一些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充分发挥學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开展一些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探索来主动获得结论。

例如,在学完“伏安法测电阻”内容后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电学知识讨论、设计测电阻的其他方法,学生会想出“双伏发、双安法、伏阻法、安阻法”等多种富有新意的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适时地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著名学者善于质疑的故事。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可以讲述伽利略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思索,推翻了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错误观点,从而揭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功能。作为物理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探索,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探索兴趣
“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