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旅游英语实践性教学模式探讨

2015-05-30潘贵渝贺菁

校园英语·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旅游业人才培养

潘贵渝 贺菁

【摘要】本文就当前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根据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对旅游英语教学法进行初步探讨,总结了培养外语旅游人才的几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英语 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国旅游资源的魅力和旅游业发展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据WTO统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将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目前由于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既精通英语而又深谙中西文化和熟练掌握旅游知识的专业人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高职高专旅游专业正是培养这种实用人才的苗圃,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对外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旅游英语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真正构建起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的新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使旅游英语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高职教育以培养服务于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够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这就决定了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必须具有实用性,即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语言环境在语言教学中十分重要,著名语言学家S.P.Cord 说过:“我们实际上不能给学生教会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外语学习的环境。”英语在我国是作为一门外语来教,因此并不具备英语学习的宏观环境,只能依靠教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微观教学环境,以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寓于语言教育活动之中,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交际能力。

1.高职学生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的教学对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二是从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三是来自于社会在职或无职的,为了提高学历的学生。生源复杂,入学成绩以及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家庭背景、生活、学习经历不同,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热情。针对2014年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系学生的调查显示,286名高职生中,仅83人表示对英语感兴趣,占总数的29%;其中,包括旅游专业在内的高职生中,曾出国旅游的只有4人,占总数的1.3%;这286名学生中,有近100人表示,由于家境贫寒、居住偏远等原因,从未有旅游经历,占到总数的35%。从此看出,高职学生从前所受的教育、环境、经历等也造成英语,特别是口语教育推行困难,导致“哑巴英语”现象较为显著,因此加重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困难。

2.激发兴趣,创设口语表达的环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說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即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或说,教学中缺乏互动的情景,普遍运用“问答式”教学法,要改变学生这种“哑巴英语”的现状,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想说、敢说的环境,例如,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5分钟课前英语值日报告或英语演讲,内容可以是介绍景点的导游词、简短幽默的笑话、难忘的旅游经历等等,既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也避免老师在课堂上唱“ 独角戏,使学生更容易进入这种语言环境中,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后还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学唱英语歌、编排英语话剧、举办英语晚会等形式,多鼓励学生开口,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恐惧的心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消化、吸收和巩固,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课堂教学,创设情景交际。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表达,学生仅通过机械记忆单词、句子并不能实现语言表达的最终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富有真实性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听、看、说和表演,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提高运用语言知识和获得语感的能力。情景式教学在旅游英语教学中非常有效,因为旅游英语口语训练很多都是在特定场合下发生的,如入住宾馆,饭店进餐,景点讲解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发挥想象力以达到学习的目的。甚至,教师可以利用职业教育平台的优势,将课堂“搬”进实训室,在3D旅游模拟室、酒店前台、餐厅、客房等地方教学,通过身临其境的模拟,与学生一同探讨和练习,这样的情景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能有效加深教学印象,提高学习效率,转变学习动机,由表层的应付考试转变为深层次的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学习态度也会由被动式的“ 要我学 ” 转变为主动式的“ 我要学 ”。

以南凡主编的《旅游英语》Unit 10 Seeing off The Tour Group 为例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著名的风景图片,并插入Auld Langsyne(友谊地久天长) 这首优美动听的曲子,以视听为前奏,暗示学生此次导游服务即将结束,风景优美的图片则是回顾了这几天的行程,而动听的乐曲则表达了友谊和惜别之情。播放时间5-10分钟为宜,取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引出当天的新课——如何致英语欢送辞?从而使学生对欢送词中应包括景点回顾、表达惜别之情、征询意见、道歉以及表达美好祝愿等有了生动直观的印象,为进一步学习进行铺垫。

二、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的和手段。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通过课堂教学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即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边学边用。例如课前预习时,让学生根据教学主题收集大量真实的语言材料,注重获取背景知识。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小组长并分派不同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就如何理解课文题目的意义、课文的篇章结构、作者观点、短语与单词的用法以及难句的理解等方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分工合作,互帮互学,达到共同进步。在学生对课文获取足够的语言知识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进一步挖掘主题意义,将讨论的主题延伸,与社会现实、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对于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浓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安排一些更前卫、活泼的任务,例如,教师选取一首活泼简短、适合学生难度的英文歌曲,让学生课后查找并抄写歌词,注解生词并学会旋律,再由教师在课堂上教唱和翻译歌词。甚至,教师可以视学生的热情程度,变学生为施教者,放手让程度稍好的学生自己安排要学习的英文歌。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这样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突破了传统式教学的程式化和枯燥感,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也提高了积极性。

2.交流是实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實的交流,通过任务型练习为学生创造真正交流的机会。以《旅游英语》Unit 2 On the Way to the Hotel 为例,课文中讲述了导游在机场迎客之后,在送游客到酒店途中致欢迎辞的过程。通过细致的讲授,学生基本理解了英语欢迎辞应包括的要点后,在操练巩固环节,我就向学生布置以下任务:模拟机场迎客并致欢迎辞。学生结合实际,分派角色,很快就进入了情景对话。

Tour guide: 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China! Im Wang Fang,your local guide,please call me Kate.My mobile phone number is 1359033267.And this is our driver,Tom.During the following two days,well show you to many beautiful places.Tom,please say a few words to us,OK?

Tom: Hello,everyone! Im Tom,your driver.Nice to meet you! You see Im strong and helpful.I have more than 10 years of driving experience,so youre in very safe hands.My mobile number is 1234567.If you need any help,please do tell me!

Tourists: Of course,we will.

Tour guide: During the next few days,well take the same blue bus,so please remember the number on the license tag,its 0055.Once again,its 0055.Have you got it? If you have any special requests,please tell me.Im at your service.Now were driving straight to the hotel,Blue Sky Hotel…

通过分角色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自主、自发、自觉的投入到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

1.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更多的外语导游人才,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和加强教学手段的更新。加强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团队合作,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各展所长、互相探讨、取长补短,以提高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和对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的认识;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英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包括跨专业深造;加快引进旅游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将有利于改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促进复合型专业的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可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旅游部门或酒店等相关行业聘请一些具有良好的英语素养,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客座教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举办各类学术交流会;加强与各类院校、企业的合作与联系,通过多种方式,组建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校企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实际,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因材施教。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专业培养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另一方面,也可选择国际上认可的通用教材,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确定一些外文期刊、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学习并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钻研教材,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学校和地方实情,有针对性地组织并编写校本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学会合作,互教互学,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3.关爱每一个学生,运用赏识教学,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心。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害羞、胆小等情感障碍,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学困生要一视同仁,积极鼓励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树立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纠正学生错误过程中,教师要克制情绪,注意用语,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教师的眼光不应局限在教好某个单词、某一课上,而应看到英语教学的全局任务,要帮助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充分利用网络,创设交互式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声光配套、音形结合中再现真实世界、直观生动地学习语言与文化,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并给予讲解和练习,对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运用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正确引导学生安全通过Internet与英语国家的人和英语学习者进行交流学习,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语言学习环境,围绕未来人才发展需要和就业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专业知识的训练力度,通过真实的情景交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英语交际技能。通过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学会新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5.合理布置和制定考核方案。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反馈信息,激发学习动机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改革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多种反馈方法,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時作业、提问、情景表演、单元考试、出勤等,对学生的平时表现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结合英语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特点,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层次把握题型、题量、难度和广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坚持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四、结语

中国要实现在2020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目标,而高职院校又是专门培养服务社会的各种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进取,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走一条以能力和素质为目标的新路,把旅游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涉外旅游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旅游人才,以推进地方区域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德尔,刘润清.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英汉对照)[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贺玲.实用旅游英语[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6.

[3]南凡.旅游英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4]余慧,王力坚.情景教学的应用与延伸[N].英语学习辅导报. 2005.10.

[5]杨敏.情景教学—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6]梁悦.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7]罗小玲,杨小凤.高职旅游英语职场化的教学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区域经济发展中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3GH014。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旅游业人才培养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